發文字號:
臺北市政府 94.03.02 北市法二字第09430338500號函
發文日期:
民國 94 年 03 月 02 日
要 旨:
強制執行法第 27 條規定,債務人無財產可供強制執行,或雖有財產經強 制執行後所得之數額仍不足清償債務時,執行法院應命債權人於一個月內 查報債務人財產,又債權人聲請執行,債務人現無財產,得逕行發給憑證
主旨:有關 貴所與債權人顧○○君間返還不當得利乙案,請 查照。 說明: 一、依 貴處79年 8月10日(79)北市松地三字第9332號函辦理。 二、查強制執行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債務人無財產可供強制執行,或雖有財產經強制執 行後所得之數額仍不足清償債務時,執行法院應命債權人於一個月內查報債務人財產 。債權人到期不為報告或查報無財產者,應發給憑證,交債權人收執,載明俟發見有 財產時,再予強制執行。債權人聲請執行,而陳明債務人現無財產可供執行者,執行 法院得逕行發給憑證。」卷查71年間因顧○○君出售房地未據實告知已設定抵押之情 事,致 貴所於承買人張○○申領登記謄本時,未將抵押權登記部分併予印發,造成 張○○之損失,案經法院判決 貴所給付張○○新台幣 131萬 7,943元整,經 貴所 給付後遂向顧○○君提起返還不當得利之訴。案經法院判決勝訴,惟因債務人顧○○ 君無財產可供強制執行, 貴所並依前揭規定取得債權憑證在案。 三、查民法第 125條規定:「請求權,因十五年間不行使而消滅。但法律所定期間較短者 ,依其規定。」及辦理強制執行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第十四點之(二)規定:「關於第 二十七條部分:……(二)執行法院依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發給俟發見財產再予執 行之憑證者,其因開始執行而中斷之時效,應由此重行起算。」有關債權人顧○○君 間返還不當得利案,爰檢還臺灣臺北地方法院79年 7月30日北院79民執地4347字第 1 5317號債權憑證原本,請 貴所再清查顧○○君之財產,如有發見有財產,應再予強 制執行。又如未發見有財產可供執行者,應向執行法院聲請換發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