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工務類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發文字號:
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96.05.10 北市法二字第09630834100號函
發文日期:
民國 96 年 05 月 10 日
要  旨:
有關建築施工損鄰事件,如雙方當事人經一定程序協調後仍無法達成協議
,則建方提存賠償金額保障受損戶權益後,主管機關得撤銷列管,當事人
雙方循民事途徑解決爭議
主旨:有關依「臺北市建築施工損鄰事件爭議處理規則」辦理鄰損鑑定疑義乙案,復如說明
      ,請  查照。
說明:
  一、復  貴處96年4月24日北市都建施字第09663168800號函。
  二、查有關依「臺北市建築施工損鄰事件爭議處理規則」辦理鄰損鑑定,其鑑定機構之指
      定權,依該規則第 5條第 1項第 2款之規定,應係由承造人通知受損戶於十四日內指
      定,受損戶不在限期內指定者,方由承造人逕行選定;上開條文已明確規定鑑定機構
      之指定權在受損戶,似並未特別規定受損戶僅有第 1次鑑定之鑑定機構指定權。故倘
      若實務上受損房屋經過鑑定,其鑑定結果不夠周延,抑或損害事實在鑑定後發生變化
      ,致原鑑定結果不足以作為協調或理賠之依據,經雙方認為有再更換鑑定機構重作鑑
      定之必要,其鑑定機構之指定權誰屬,似仍可依上開規則第 5條第 1項第 2款之規定
      辦理。
  三、次查,實務上更換鑑定機構之原因繁多,倘建損雙方均不願繼續委任原鑑定機構辦理
      鑑定,主管機關似無禁止其更換鑑定機構之必要,上開處理規則似亦未明文規定不得
      更換鑑定機構;惟倘若僅當事人單方因鑑定結果對其不利,而欲更換鑑定機構,則似
      可透過解釋,認為當事人既已依上開規則第 5條第 1項第 2款之規定選定鑑定機構,
      則在當事人間已有拘束力,不得依單方面之意思再任意更換。
  四、末查,依本市建築施工損鄰事件爭議處理規則之規定,建損雙方當事人經一定程序協
      調後,如仍無法達成協議,則在建方依一定條件提存賠償金額保障受損戶權益後,主
      管機關得撤銷列管,請雙方另循民事途徑解決爭議。故在鄰損事件第一次鑑定後,倘
      若雙方對於是否應再次鑑定、第一次鑑定結果是否足以作為協調或理賠之依據等等,
      仍然爭執不休而無法達成共識時,似亦得視為無法達成上開規則第 5條第 1項第 2款
      之協議,而得繼續進行上開規則第 5條第 1項第 3款以下之程序。
  五、本案據悉建損雙方之爭議,尚涉及承造人是否已依上開規則通知受損戶指定鑑定機構
      、14日如何起算、受損戶指定鑑定機構後又撤回之效力如何、承造人片面指定鑑定機
      構受損戶未表達異議之效力如何等等問題,惟  貴局來函並未敘明全部事實及疑義,
      建請  貴局如查明事實並參考上開意見辦理後,如認仍有疑義,可再函請本會協助解
      釋。
  六、以上意見,敬請卓參。
正本:臺北市建築管理處
副本:

備註:本件所引用之臺北市建築施工損鄰事件爭議處理原則,業於 102年 7月 8日修正全文
      ;第 5條第 3項以後之項次內容,亦與本件作成時不同,併請注意。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