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字號:
法務部 97.10.31 法律字第0970036776號函
發文日期:
民國 97 年 10 月 31 日
要 旨:
工程受益費請求權時效始於行政程序法施行之前,其請求權消滅時效適用 規定疑義,至稅捐稽徵法相關規定,係規範租稅課徵事項,故有性質上不 同,應不宜類推適用
主 旨:有關行政程序法第 131 條第 1 項請求權消滅時效相關疑義,本部意見 如說明二、三。請查照參考。 說 明:一、復 貴部 97 年 10 月 2 日內授營工程字第 0970807932 號函。 二、按行政程序法(下稱本法)第 131 條規定:「公法上之請求權,除 法律有特別規定外,因 5 年間不行使而消滅。公法上請求權,因時 效完成而當然消滅。…」又於本法施行前已發生之公法上之請求權, 其消滅時效期間如何適用及計算乙節,本部前於 90 年 3 月 22 日 以法令字第 008617 號令略以:「行政程序法施行前已發生公法上請 求權之消滅時效期間,不適用行政程序法第 131 條第 1 項規定, 應依行政程序法施行前有關法規之規定,無相關法規規定者,得類推 適用民法消滅時效之規定(即縱使殘餘期間,自行政程序法施行日起 算較 5 年長者,仍依其期間)。…」其真意係指於本法施行前已發 生之公法上請求權,關於消滅時效期間各該法律未規定者,且性質相 近領域之行政法規亦未有得據以為類推適用基礎之類似規定時,得類 推適用民法消滅時效之規定。(本部 97 年 7 月 3 日法律決字第 0970021502 號函參照)。查有關本法施行前已發生之工程受益費請 求權時效疑義,本部先後以 93 年 3 月 3 日法律字第 093000762 2 號函及 94 年 3 月 14 日法律字第 0970007572 號函復略以:「 工程受益費徵收之性質屬行政機關對人民依法行使之公法上請求權, 是工程受益費請求權時效始於行政程序法施行之前者,相關法令如無 請求權時效明文規定,依前本部令釋,符類推適用民法第 125 條 1 5 年時效期間之規定。」在案,合先敘明。 三、本件函詢工程受益費請求權時效始於本法施行前者,其消滅時效期間 得否參照本部 95 年 10 月 14 日法律字第 0950038156 號函之意旨 ,類推適用稅捐稽徵法第 23 條第 1 項微收期間之規定乙節,查工 程受益費請求權時效始於本法施行前者,其消滅時效期間究應如何認 定,工程受益費徵收條例並無明文,至有無性質相近領域之行政法規 得據以類推適用,即稅捐稽徵法第 23 條第 1 項是否屬性質相近之 行政法規,目前司法實務多數見解似採否定,認為仍應類推適用民法 第 125 條規定之 15 年時效期間(最高行政法院 96 年度判字第 1 007 號判決、最高行政法院 94 年度判字第 1393 號判決、最高行政 法院 93 年度判字第 1449 號判決、最高行政法院 93 年度判字第 8 43 號判決、最高行政法院 92 年度判字第 507 號判決);惟亦有 認為應類推適用稅捐稽徵法第 23 條第 1 項規定之 5 年徵收期間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89 年度訴字第 45 號判決、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90 年度簡字第 3524 號判決)。至 貴部 90 年 6 月 21 日台 9 0 內營字第 9084146 號函之見解是否妥適乙節,考量工程受益費之 徵收與租稅之課微,性質上仍所有不同,似不宜類推適用稅捐稍微法 第 23 條第 1 項之規定。 正 本:內政部 副 本:本部法律事務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