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字號:
法務部 100.07.05 法律字第1000014401號函
發文日期:
民國 100 年 07 月 05 日
要 旨:
參照國家賠償法第 8 條第 1 項後段、民法第 197 條第 1 項後段規 定及相關實務見解,國家賠償法施行前國家賠償事件,請求權時效起算點 ,應類推適用民法第 197 條第 1 項後段規定,自侵權行為發生時起算
主 旨:為○○法律事務所代理○○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向新北市新店地政事務所提 起國家賠償之請求,有關損害時點之認定疑義乙案,復如說明二至五。請 查照參考。 說 明:一、復 貴部 100 年 5 月 25 日台內地字第 1000106175 號函。 二、按國家賠償法(下稱本法)第 6 條規定:「國家損害賠償,本法及 民法以外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另按土地法第 68 條第 1 項規定:「因登記錯誤遺漏或虛偽致受損害者,由該地 政機關負損害賠償責任。但該地政機關證明其原因應歸責於受害人時 ,不在此限。」,乃就職司土地登記事務之公務員因故意或過失不法 侵害人民權利,而該公務員所屬地政機關負損害賠償責任之規定(本 法第 2 條第 2 項、第 9 條第 1 項參照),屬本法之特別規定 (最高法院 98 年度第 6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合先敘明。 三、惟土地法就該賠償請求權既未規定其消滅時效期間,即應依本法第 8 條第 1 項:「賠償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損害時起,因 2 年間 不行使而消滅;自損害發生時起,逾 5 年者亦同。」之規定,據以 判斷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否已罹於時效而消滅(同上開最高法院民事庭 會議決議)。至於本法 70 年 7 月 1 日施行前即有土地法第 68 條第 1 項情形而得請求損害賠償者,基於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請 求權時效期間雖不適用本法規定,但該項請求權既具國家賠償性質, 自應類推適用民法第 197 條第 1 項「因侵權行為所生之損害賠償 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2 年間不行使而消 滅。自有侵權行為時起,逾 10 年者亦同。」規定(最高法院 98 年 度台上字第 1190 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四、關於侵權行為請求權時效起算點,國家賠償事件依本法第 8 條第 1 項後段規定,係自損害發生時起 5 年,所稱「損害發生時」,係指 無論請求權人之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與否均在所不問,純以客觀上 發生損害之時為起算點(本部 84 年 6 月 13 日法律字第 13649 號函、87 年 11 月 17 日法律字第 040890 號函參照);一般侵權 行為事件,依民法第 197 條第 1 項後段規定,自「侵權行為發生 時」起 10 年,二者規定不同。本法施行前之國家賠償事件,其請求 權時效起算點,參酌上開說明,應類推適用民法第 197 條第 1 項 後段規定,自侵權行為發生時起算。至於侵權行為案件之請求權時效 起算點及損害時點為何,仍應視個案具體事實認定,惟如法院就具體 案件已有判決,自應以法院判決為準。 五、末按本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自知有損害發生時起 2 年及損害發 生時起 5 年請求權時效期間,係以國家所負損害賠償責任,不宜久 延不決,俾法律關係可早日確定(立法院公報第 69 卷第 56 期委員 會會議紀錄,頁 42 至頁 43 ;立法院公報第 69 卷第 47 期院會紀 錄,頁 24 參照)。至於 貴部如認依土地法第 68 條第 1 項規定 請求國家賠償,屬特殊國賠事件,且因考量土地測量專業及土地登記 業務性質,而有另為請求權時效之特別規定必要者,參酌本法第 6 條規定, 貴部自得於主管土地法中另為規範,因事屬政策決定權責 ,請 貴部本於職權審酌。 正 本:內政部 副 本:本部資訊處(第 1 類)、本部法律事務司(4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