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字號:
法務部 104.09.07 法律字第10403511290號函
發文日期:
民國 104 年 09 月 07 日
要 旨:
里長依地方制度法第 59 條第 1 項規定屬廣義自治團體職員,非為行政 程序法第 16 條第 1 項規定民間團體或個人,如該公權力非屬里公務及 鄉(鎮、市、區)職掌者或性質上不宜交辦予里長,不得交由里長辦理
主 旨:有關得否委託里長行使公權力疑義案,復如說明二,請查照參考。 說 明:一、復貴府 104 年 5 月 1 日府授民治字第 10411987000 號函。 二、按行政程序法(下稱本法)第 16 條第 1 項規定:「行政機關得依 法規將其權限之一部分,委託民間團體或個人辦理。」係指行政機關 依法規之授權,將特定行政職務之執行,委託私法上團體或個人,並 將相關權限移轉予該團體或個人,使彼等得對外行使公權力(林錫堯 著,行政法要義,2006 年 9 月等三版,第 89 頁、本部 99 年 11 月 25 日法律字第 0999049781 號函參照)。次按地方制度法第 59 條第 1 項規定:「村(里)置村(里)長一人,受鄉(鎮、市 、區)長之指揮監督,辦理村(里)公務及交辦事項。由村(里)民 依法選舉之,任期 4 年,連選得連任。」準此,里長為最基層之地 方民選公職人員,屬於廣義「自治團體之職員」,辦理里公務及鄉( 鎮、市、區)長交辦事項(本部 92 年 2 月 7 日法律字第 09200 03633 號函、內政部 104 年 4 月 27 日內授中民字第 104041362 4 號函參照)。貴府各機關擬將非屬里長職掌範圍內之公權力移轉予 里長行使,因里長並非民間團體或個人,自與本法第 16 條第 1 項 規定不合。又如該公權力並非屬里公務及鄉(鎮、市、區)之職掌者 ;或性質上不宜交辦予里長者,亦不得交由里長辦理。至若未涉及公 權力行使,例如勸導停止違法行為,協助調解私權爭執等,則屬里長 服務事項,應無不可。 正 本:臺北市政府 副 本:本部資訊處(第 1 類)、本部法律事務司(4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