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字號:
內政部 105.02.15 內授營建管字第1050801863號函
發文日期:
民國 105 年 02 月 15 日
要 旨:
旅館業者違法擴大營業範圍之行為,如係違反旅館業管理規則第 24 條及 建築法第 73 條第 2 項前段「變更使用類組」規定者,應從一重處斷; 若係違反旅館業管理規則第 24 條及建築法第 73 條第 2 項後段有關建 造行為以外與原核定使用不合之變更者,則應分別處罰
主 旨:有關旅館業擅自擴大營業場所,涉及違反發展觀光條例及建築法之裁罰認 定 1 案,請查照並轉知所屬。 說 明:一、依據監察院 105 年 1 月 13 日院台交字第 1052530004 號函辦理 。 二、按旅館業管理規則第 24 條規定「旅館業不得擅自擴大營業場所」, 違反者應依發展觀光條例第 55 條第 5 項規定:「未依本條例領取 登記證而經營旅館業務者,處新臺幣 18 萬元以上 90 萬元以下罰鍰 ,並命其立即停業。經命停業仍繼續營業者,得按次處罰,主管機關 並得移送建築主管機關,採取停止供水、供電、封閉、強制拆除或其 他必要可立即結束營業之措施,且其費用由該違反本條例之經營者負 擔。」處罰。 三、次按「建築物應依核定之使用類組使用,其有變更使用類組或有第 9 條建造行為以外主要構造、防火區劃、防火避難設施、消防設備、停 車空間及其他與原核定使用不合之變更者,應申請變更使用執照。但 建築物在一定規模以下之使用變更,不在此限。」建築法第 73 條第 2 項定有明文。另建築物供旅社、旅館、賓館等類似場所,歸屬 B-4 組;供集合住宅,則歸屬 H-2 組,為建築物使用類組及變更使用辦 法第 2 條第 1 項及第 2 項附表 1 及附表 2 所明定。故集合 住宅供作旅館使用,要非符合直轄市、縣(市)主管建築機關所訂一 定規模以下免辦理變更使用執照相關規定,應申請變更使用執照,如 有未經核准變更使用擅自使用時,依建築法第 91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處罰。 四、有關旅館業者違法擴大營業範圍等情 1 案,前經本部 104 年 1 月 21 日內授營建管字第 1040400016 號函示:「本案究屬一行為同 時違反數個行政法或屬數行為分別處罰之情形,應視實際違法行為, 由直轄市、縣(市)政府就個案事實審認之。」次按法務部 104 年 1 月 30 日法律字第 10403500550 號函(如附件)說明三所示:「 本件所詢地上 12 層建物,除第 1 層外餘登記為集合住宅,嗣業者 將第 2 至第 4 層及第 12 層變更登記為旅館,經主管機關稽查發 現,業者違法擴大營業範圍,將同建物第 5 至第 11 層亦納為旅館 營業場所,如係違反旅館業管理規則第 24 條及建築法第 73 條第 2 項前段『變更使用類組』規定者,參照最高行政法院 94 年 6 月份 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意旨,屬一行為同時違反數個行政法規定義務 ,應依行政罰法第 24 條第 1 項規定擇一(發展觀光條例第 55 條 第 2 項第 3 款《現已修正為第 55 條第 5 項》與建築法第 91 條第 1 項第 1 款)從重處斷;如係違反旅館業管理規則第 24 條 及建築法第 73 條第 2 項後段『建造行為以外主要構造、防火區劃 、防火避難設施、消防設備、停車空間及其他與原核定使用不合之變 更』規定者,則為數行為而非一行為,自應依行政罰法第 25 條規定 分別處罰,從而於依發展觀光條例第 55 條第 2 項第 3 款(現已 修正為第 55 條第 5 項)處罰後,仍得再依建築法第 91 條第 1 項第 1 款裁處之(惟仍有裁處權時效規定之適用)。至所詢個案究 屬『一行為不二罰』(行政罰法第 24 條第 1 項)或『數行為分別 處罰』(行政罰法第 25 條),仍應視個案具體事實與構成要件分別 判斷之。」是以,旅館業擅自擴大營業場所,涉及違反發展觀光條例 及建築法之裁罰認定事宜,請參酌法務部前揭函,視個案具體事實與 構成要件分別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