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字號:
法務部 105.02.02 法制字第10502502160號函
發文日期:
民國 105 年 02 月 02 日
要 旨:
法務部就「連江縣消費者保護自治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之意見
主 旨:關於「連江縣消費者保護自治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乙案,本部意見如 說明二,請查照。 說 明:一、復鈞院 105 年 1 月 7 日院臺消保字第 1050000636 號函。 二、本部意見如下: (一)草案第 1 條第 2 項規定:「本縣消費者保護,除消費者保護法 或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外,依本自治條例之規定。」,該其他 「法律」是否僅指狹義之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之法律,或包括法 律授權之「法規」?因地方制度法第 30 條第 1 項規定,自治條 例與法律或法律授權之法規牴觸者無效,故草案第 1 條第 2 項 應指除法律或法律授權之法規另有規定外,方依本自治條例之規定 。又有關消費者保護事項,若消費者保護法、其他法律或法律授權 之法規有規定者,依其規定;若消費者保護法、其他法律或法律授 權之法規未規定者,則依本自治條例之規定,乃屬當然之理,亦毋 庸定明,建議得刪除本項規定;惟若仍認有規定之必要,為免產生 適用上之疑義,建請將草案第 1 條第 2 項之「法律」修正為「 中央法規」(臺北市消費者保護自治條例第 1 條第 2 項參照) 。 (二)草案第 4 條第 1 項規定企業經營者訂立「郵購買賣」或「訪問 買賣」契約,應告知消費者買賣之條件、出賣人之姓名等相關資料 及消費者得於收受商品或服務後 7 日內退回商品或服務,或以書 面通知解除契約。惟查,前開規定所參照之消費者保護法相關條文 業於 104 年 6 月 17 日修正公布,並由行政院定自 105 年 1 月 1 日施行,依據修正後之消費者保護法第 18 條至第 19 條之 2 ,已將「郵購買賣」及「訪問買賣」分別修正為「通訊交易」及 「訪問交易」,並增訂企業經營者之應告知事項及通訊交易之合理 例外情事;故草案第 4 條第 1 項建請參照新修正之消費者保護 法修正。 (三)草案第 5 條、第 27 條之 1、第 27 條之 3: 1.草案第 27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企業經營者違反第 5 條第 2 項,「經通知限期改正」而逾期不改正者,處以罰鍰;惟查第 5 條第 2 項亦具「應命限期改正」之規定,則第 5 條第 2 項 與本條規定似屬重複,故第 5 條第 2 項有無訂定之必要?建 請再酌。 2.草案第 27 條之 1 第 1 項就違反第 5 條之 1 第 3 項規 定,即企業經營者使用之定型化契約條款,未依中央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公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之事項辦理者,處新臺 幣(下同)1 萬元以上 10 萬元以下罰鍰,惟查 104 年 6 月 17 日修正公布之消費者保護法第 56 條之 1 亦規定企業經營 者使用定型化契約,違反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應記載或不得記載 事項者,處 3 萬元以上 30 萬元以下罰鍰;草案第 27 條之 1 第 1 項及消費者保護法第 56 條之 1 似均係對企業經營者使 用定型化契約,違反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 者之處罰,惟草案第 27 條之 1 第 1 項之罰鍰下限已低於消 費者保護法第 56 條之 1 之罰鍰下限,是否牴觸消費者保護法 ?建請再酌。 3.草案第 27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企業經營者」違反「第 5 條之 2」規定者,處以罰鍰;惟第 5 條之 2 定有 4 項規定 ,第 1 項係一定規模消費場所之建築物所有人、使用人應投保 公共意外責任險,第 2 項係消費場所之定義規定,第 3 項係 工務局應查核建築物所有人、使用人有無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 第 4 項係有關一定規模之範圍及最低投保金額之規定,故本條 規定之「違反第 5 條之 2」,究係處罰違反第 5 條之 2 何 項或何種行為?建請釐清定明,以免產生適用疑義。 4.草案第 27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之「新『台』幣」建請修正為 「新『臺』幣」。 5.草案第 27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之「連續處罰」,建請依法制 通例,修正為「按次處罰」。草案第 27 條之 3 亦具相同情形 ,建請一併修正。 (四)草案第 28 條第 2 項增訂「本自治條例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惟同條第 1 項原即係規定「本自治條例自公布日施行」,應已 可包含本自治條例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故草案第 28 條第 2 項似毋須增訂,建請刪除。 正 本:行政院秘書長 副 本:本部法制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