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類
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97.06.25 北市法一字第09731618800號函
臺北市法規
- 臺北市攤販管理規則(民國 86 年 01 月 07 日)
-
第 2 條本規則所稱之攤販,係指市場以外之攤販而言。
-
第 4 條攤販管理,以本府為主管機關,其權責劃分如左: 一 攤販之登記、發證、規劃及管理,由本府建設局 (以下簡稱建設局) 負責,並指揮監督台北市市場管理處 (以下簡稱市場處) 執行。 二 無證或妨害交通、安寧秩序攤販之取締,由本府警察局 (以下簡稱警 察局) 負責。 三 攤販就業轉導,由本府社會局負責,並指揮監督台北市國民就業輔導 處執行。 四 食品衛生之查驗及取締,由本府衛生局 (以下簡稱衛生局) 負責。 五 營業場所有礙環境衛生及噪音之取締,由本府環境保護局 (以下簡稱 環保局) 負責。 六 營業稅之課徵事項,由本府財政局負責,並指揮監督台北市稅捐稽徵 處執行。
-
第 5 條申請攤販營業許可證者,應填具申請書,送建設局審查,經核發攤販營業 許可證,始得營業,並得加入攤販協會為會員。 前項攤販營業許可證一戶僅得申請一證。但婚前取得攤販證者不在此限。 申請設置攤販,如涉及私人土地,而不違反現行法令規定者,應檢具所有 權人同意書。 攤販營業許可證,有效期間為三年,如欲繼續營業,應於期滿前三個月重 新提出申請。 攤販申請人收到經主管機關核准之攤販營業許可通知後,應於一個月內向 戶政事務所申請變更國民身分證職業為攤販,違者,不發攤販許可證。
中央法規
- 地方制度法(民國 96 年 07 月 11 日)
-
第 25 條直轄市、縣 (市) 、鄉 (鎮、市) 得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之 授權,制定自治法規。自治法規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並由各該行政機關 公布者,稱自治條例;自治法規由地方行政機關訂定,並發布或下達者, 稱自治規則。
-
第 26 條自治條例應分別冠以各該地方自治團體之名稱,在直轄市稱直轄市法規, 在縣 (市) 稱縣 (市) 規章,在鄉 (鎮、市) 稱鄉 (鎮、市) 規約。 直轄市法規、縣 (市) 規章就違反地方自治事項之行政業務者,得規定處 以罰鍰或其他種類之行政罰。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其為罰鍰之 處罰,逾期不繳納者,得依相關法律移送強制執行。 前項罰鍰之處罰,最高以新臺幣十萬元為限;並得規定連續處罰之。其他 行政罰之種類限於勒令停工、停止營業、吊扣執照或其他一定期限內限制 或禁止為一定行為之不利處分。 自治條例經各該地方立法機關議決後,如規定有罰則時,應分別報經行政 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核定後發布;其餘除法律或縣規章另有規定外,直 轄市法規發布後,應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轉行政院備查;縣 (市) 規章發 布後,應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備查;鄉 (鎮、市) 規約發布後,應報縣政 府備查。
- 行政罰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
-
第 2 條本法所稱其他種類行政罰,指下列裁罰性之不利處分: 一、限制或禁止行為之處分:限制或停止營業、吊扣證照、命令停工或停 止使用、禁止行駛、禁止出入港口、機場或特定場所、禁止製造、販 賣、輸出入、禁止申請或其他限制或禁止為一定行為之處分。 二、剝奪或消滅資格、權利之處分:命令歇業、命令解散、撤銷或廢止許 可或登記、吊銷證照、強制拆除或其他剝奪或消滅一定資格或權利之 處分。 三、影響名譽之處分:公布姓名或名稱、公布照片或其他相類似之處分。 四、警告性處分:警告、告誡、記點、記次、講習、輔導教育或其他相類 似之處分。
-
第 4 條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或自治條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