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相關法條

法務部 101.03.01 法律字第10100015290號函
中央法規
  • 第 4 條
    行政行為應受法律及一般法律原則之拘束。
  • 第 7 條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 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 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 第 5 條
    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或利用,應尊重當事人之權益,依誠實及信用方法 為之,不得逾越特定目的之必要範圍,並應與蒐集之目的具有正當合理之 關聯。
  • 第 15 條
    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蒐集或處理,除第六條第一項所規定資料外,應有 特定目的,並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執行法定職務必要範圍內。 二、經當事人書面同意。 三、對當事人權益無侵害。
  • 第 6 條
    個人資料之蒐集或利用,應尊重當事人之權益,依誠實及信用方法為之, 不得逾越特定目的之必要範圍。
  • 第 7 條
    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蒐集或電腦處理,非有特定目的,並符合左列情形 之一者,不得為之: 一、於法令規定職掌必要範圍內者。 二、經當事人書面同意者。 三、對當事人權益無侵害之虞者。
  • 第 19 條
    機關、公營事業機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百分之 五十之財團法人,應於每年一月三十一日以前訂定環境教育計畫,推展環 境教育,所有員工、教師、學生均應於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參加四小 時以上環境教育,並於翌年一月三十一日以前,以網路申報方式向中央主 管機關提報當年度環境教育執行成果。 前項環境教育,得以環境保護相關之課程、演講、討論、網路學習、體驗 、實驗(習)、戶外學習、參訪、影片觀賞、實作及其他活動為之。 前項戶外學習應選擇環境教育設施或場所辦理。 各級主管機關及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鼓勵、協助民營事業對其員工、 社區居民、參訪者及消費者等進行環境教育。
  • 第 6 條
    本法第六條第二項及第七條第二項所定執行成果報告之內容如下: 一、年度工作項目摘要。 二、執行現況及績效。 三、分析檢討。 四、未來策進事項。 前項執行成果報告應於每年六月三十日以前,公開於各級主管機關之網站 。
  • 第 10 條
    本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二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所稱員工、教師,指由各 機關、公營事業機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百分之 五十之財團法人為其投保勞工保險、軍人保險或公教人員保險者。 前項員工、教師,因退休(伍)、資遣或離職、當年度工作未滿三個月、 因公派駐國外或其他特殊原因經中央主管機關同意者,於提報當年度環境 教育執行成果時,得不計入員工、教師總數。 本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二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所稱之學生,因退學、休 學、轉學、在學未滿三個月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同意者,於提報當年度 環境教育執行成果時,得不計入學生總數。
  • 第 11 條
    本法第十九條第一項所定環境教育計畫之內容如下: 一、計畫目標。 二、實施對象。 三、期程及方法。 四、內容概要。 五、預期效益。 六、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項。 前項環境教育計畫及其當年度環境教育執行成果應依中央主管機關所定格 式,以網路申報方式向中央主管機關提報。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