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法規歷史異動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勞動類
勞動檢查法施行細則 非現行版本
民國 109 年 09 月 26 日
中華民國109年9月26日勞動部勞職授字第1090203938號令修正發布第4、7、18、24、34、39條條文及第29條條文之附表二 中華民國111年7月27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110182320號公告第4條所列屬「科技部」所屬各園區管理局之權責事項,自111年7月27日起改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所屬各園區管理局管轄 中華民國112年9月13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121031987號公告第4條所列屬「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之權責事項,自112年9月26日起改由「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管轄
  • 第 4 條
    本法第五條第一項所稱有關機關,指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科技部科 學園區管理局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授權辦理勞動檢查之機關。
  • 第 7 條
    勞動檢查機構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得向有關團體請求提供之勞動檢 查資料,包括事業單位、雇主之名稱(姓名)、地址、電話、勞工人數及 其他相關資料。 中央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應於每年第三季,公布前一年之 勞動檢查年報。
  • 第 18 條
    依本法第十七條受指定之代行檢查機構為行政機關者,其代行檢查範圍以 所屬事業所有之具有危險性之機械或設備為限。
  • 第 24 條
    本法第二十六條至第二十八條所稱工作場所,指於勞動契約存續中,勞工 履行契約提供勞務時,由雇主或代理雇主指示處理有關勞工事務之人所能 支配、管理之場所。
  • 第 29 條
    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項第五款所稱危險物、有害物之數量,依附表一及附 表二之規定。
  • 第 34 條
    本法第二十七條至第二十九條之停工通知書,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受停工處分事業單位、雇主名稱(姓名)及地址。 二、法令依據。 三、停工理由。 四、停工日期。 五、停工範圍。 六、申請復工之條件及程序。 七、執行停工處分之機構。 前項第五款停工範圍,必要時得以圖說或照片註明。
  • 第 39 條
    本法第三十二條所稱顯明而易見之場所,指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之場所 。 事業單位於前項場所張貼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定公告書時,應依下列規定辦 理: 一、字體大小、張貼高度及位置應適於勞工能清晰閱讀為原則。 二、為永久張貼,污損時應即更換。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