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眉欄: (一) 土地、建築改良物所有權人、承租人或使用人姓名及住址:按土地 登記簿、建築改良物登記簿或調查所得資料填寫。 (二) 年:以該收益實例辦理估計之年度公告土地現值作業之年份填寫。 (三) 編號: 以區為單位分年辦理,先暫依調查日期先後順序編列,各自依「段 」、「小段」、「地號」之順序編列。 (四) 地價區段號:填寫調查對象土地所屬之地價區段編號。
- 二、土地標示: 按實際出租之土地填寫,如有數筆土地均出租與同一人且作同一使用 時,各欄不敷使用時,可在各格中畫一橫線,使每格分成二行,以供 填寫;其最後一行則作為各欄合計數之用。 (一) 段、小段、地號、使用分區 (或編定用地) 、地目、等則、面積及 計算收之面積:按土地登記簿或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地號如遇有子 號者,則分上、下二行,上行填寫母號,下行左側劃一橫線,右側 填寫子號) 。 (二) 使用分區或編定用地:按本府都市發展局套繪之都市計畫圖或調查 所得資料查填。 (三) 計算收益之面積:按收益實例實際收益之平方公尺數填寫,如未滿 一平方公尺者,原則寫至小數點第二位,第三位以下四捨五入。 (四) 位置略圖: 1.以調查之宗地為中心,並以紅色筆標示,繪製本宗土地與其鄰近 街道及主要地標之相關位置略圖,有街道 (或巷道) 時應註明其 名稱,如附近有顯明之公共設施或建築改良物時,並查註其位置 及名稱。 2.左上角標明實例地所屬地籍圖幅號。
- 三、建築改良物資料: (一) 建築改良物門牌:按建築改良物登記簿記載或調查所得資料查填街 路名稱及門牌號數。 (二) 建號:按建築改良物或調查所得資料查填,未辦理建築改良物所有 權登記者免填。 (三) 建築改良物登記面積:依建築改良物登記簿或調查所得資料填寫建 築改良物之登記面積。 (四) 總樓層數:分別查填該建築改良物之地上層總樓層數及地下層總樓 層數,無地下層者,地下層總樓層數免填。 (五) 主要構造種類:依建築改良物登記簿登載或調查所得之建材於所屬 種類別之適當欄 (□) 內劃「ˇ」,如屬「其他」者,除以「ˇ」 表示外,並於其後加註其建材種類。 (六) 用途:依建築改良物實際使用情形於所屬用途之適當欄 (□) 內劃 「ˇ」,如屬「其他」者,除以「ˇ」表示外,並於其後加註其使 用情形。 (七) 建築改良物設備:依建築改良物所具之設備於適當類別之欄 (□) 內劃「ˇ」,可劃多個「ˇ」。如劃「其他」者,除以「ˇ」表示 外,並於其後加註其設備類別。 (八) 收益樓層: 1.按建築改良物登記簿或調查所得資料查填該建築改良物收益之樓 層別及權利範圍。 2.其為收益之標的為建築改良物之全部或部分樓層時,於適當欄 ( □) 內劃「ˇ」。 (九) 收益樓層建築改良物面積、標準單價等 1.「 (1) 移轉樓層建築改良物面積」:按該建築改良物實際收益 之面積填寫。 2.「 (2) 建築改良物標準單價」:依「臺北市地價調查用建築改 良物造價標準表」填寫。 3.「 (3) 建築改良物標準單價減修正百分比及修正理由」:建築 改良物之樓層高度、層數、材料、用途及建築改良物設備等特殊 者,估價人員應按建築改良物標準單價,視實際情況酌予增減修 正之,並填載增加或減少百分比及修正後之建築改良物每平方公 尺單價並註記修正理由。 4.「 (4) 收益樓層建築改良物重建總價格」,指以相同材料重新 建築相同構造種類之建築改良物所需費用之標準單價,乘以收益 樓層建築改良物面積所得之總額,其計算式如下:收益樓層建築 改良物重建價格=重新建築之建築改良物標準單價 (或修正之單 價) ×收益樓層之建築改良物面積 5.建築完成日期:按建築改良物登記簿或調查所得資料查填建築改 良物建築完成之日期。 6.耐用年數:依下列本市不動產價格評價委員會評定之房屋耐用年 數查填。 7.「 (5) 經歷年數」:按實際使用年數填寫,如已超過耐用年數 ,則按最高耐用年數填寫。 8.「 (6) 每年折舊率」:依下列本市不動產價格評價委員會評定 之房屋折舊率填寫。 (八) 計算建築改良物現值之程序原則如下: 1.「 (7) 總折舊率」其計算式如下: 總折舊率=建築改良物每年折舊率×經歷年數 2.「 (8) 收益樓層建築改良物折舊額」其計算式如下: 收益樓層建築改良物折舊額=收益樓層建築改良物重建價格×總 折舊率 3.「 (9) 收益樓層建築改良物現值」其計算式如下: 收益樓層建築改良物現值=收益樓層建築改良物重建價格-收益 樓層建築改良物折舊額 4.「 (10) 全棟建築改良物現值」:房地併同出租者,計算全棟建 築改良物現值時,收益實例分為 A 或 (部分層數) 及 B 式 (全 部層數) 兩種計算之:A 式:收益實例為部分層數者,其計算式 如下: 全棟建築改良物現值=(9) 收益樓層建築改良物現值×總樓層數 B 式:收益實例為全部層數者,其計算式如下: 全棟建築改良物現值=(9) 收益樓層建築改良物現值
- 四、「 (三) 農地」各欄: (一) 土地每年通常總收益:包括主產物收益與副產物收期,定義及填寫 方法如下: 1.主產物:指調查對象土地上之主要農產品或畜產品之主產物名稱 ,其「 (11) 市場躉售單價」、「 (12) 生產量」等資料分別按 收穫時之市價 (交易價格) 或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2.副產物:指調查對象土地上之主要農產品或畜產品之副產物名稱 ,其「 (13) 市場躉售單價」、「 (14) 生產量」等資料分別按 收穫時之市價 (交易價格) 或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3.「 (15) 合計」指主產物收益及副產物收益之合計值,計算式如 下:土地每年通常總收益=主產物市場躉售單價×生產量+副產 物市場躉售單價×生產量 4.土地每年通常總收益:依上開計算式之每年通常總收益,如有其 他情形,除於「調查員意見欄」敘明外,並參考依「臺北市辦理 徵收土地農林作物補償 (遷移) 基準」訂定之「臺北市地價調查 用農作改良物單位面積標準及單價表」,估定每年通常總收益。 (二) 土地每年通常總費用: 1.「 (16) 生產資材費」;指農作改良物生產所需之各種資材費, 分為下列: (1) 種苗費:指栽培農作物、飼養牲畜禽所需之種子、種苗或幼禽 等費用,又可分為自給或他購一種,均按市價估算。 (2) 飼料費:指飼養畜禽所需飼料費,按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3) 肥料費:分為有機肥料、無機肥料 (化學肥料) 及其他等,按 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4) 農藥費:指載培農作物所需之農業費或飼養家畜禽所耗之醫藥 費及保險費等,按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5) 材料費:指農作物或畜禽生產或生長期中購入消耗品費用,按 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6) 農舍費 (畜舍費) :包括在生產上直接或間接使用之建築改良 物,含住宅、倉庫、農具舍、水泥晒場、堆肥舍等之折舊及修 理費;畜舍費則包含飼養牲畜之建築改良物及設備等之折舊及 修理費。 (7) 農具費:指器具費,以生產上使用農器具之費用為限,分為折 舊費 (大農具、大器具) 與修理購置費 (包括大農具修理、小 農具或小器具購置) ,均按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2.「(17) 雇工勞動費」:包括自種植至出售期間之一切人工費、 畜工費、機工費等,分述如下: (1) 雇工費:指人工費,包括自種植至出售期間之一切人工,含苗 圃、整地、作畦、施肥、播種、定植、中耕除草、灌溉排水、 病蟲防治、收穫、乾晒調製、搬運銷售及管理等,按調查所得 資料填載。 (2) 畜工費:指牛犛工、牛車工等費用 (不含人工費) ,按調查所 得資料填載。 (3) 肥料費:分為有機肥料、無機肥料 (化學肥料) 及其他等,按 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4) 農藥費:指載培農作物所需之農業費或飼養家畜禽所耗之醫藥 費及保險費等,按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5) 材料費:指農作物或畜禽生產或生長期中購人消耗品費用,按 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6) 農舍費 (畜舍費) :包括在生產上直接或間接使用之建築改良 物,含住它、倉庫、農具舍、水泥晒場、堆肥舍等之折舊及修 理費;畜舍費則包含飼養牲畜之建築改良物及設備等之折舊及 修理費。 (7) 農具費:指器具費,以生產上使用農器具之費用為限,分為折 舊費 (大農具、大器具) 與修理購置費 (包括大農具修理、小 農具或小器具購置) ,均按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2.「 (17) 雇工勞動費」:包括自種植至出售期間之一切人工費、 畜工費、機工費等,分述如下: (1) 雇工費:指人工費,包括自種植至出售期間之一切人工,含苗 圃、整地、作畦、施肥、播種、定植、中耕除草、權概排水、 病蟲防治、收穫、乾晒調製、搬運銷售及管理等,按調查匠得 資料填載。 (2) 畜工費:指牛犛工、牛車工等費用 (不含人工費) ,按調查所 得資料填載。 (3) 機工費:指一切動力機械之代耕費,如耕耘機、動力噴霧器之 代耕費 (不含人工費) 費,按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3.「 (18) 稅捐」:指田賦及水利會費等,按調查所得資料填寫。 4.「 (19) 利息」:指生產資料費、雇工勞動費及稅捐三者之和的 利息,其利息計算按統一農貸月利率計算,再乘以調查農作物生 長期間(月數)之半數所得之積填載,計算式如下: 利息= (生產資材費+雇工勞動費+稅捐) ×農貸月利率×農作 物生長期間 (月數) ÷2 5.「(20)合計」:指土地每年通常總費用,包括生產資材費、雇工 勞動費、稅捐及利息等,計算式如下: 土地每年通常總費用=生產資材費+雇工勞動費+稅捐+利息 (三) 「 (21) 土地每年純收益」:以土地每年通常總收益減去土地每年 通常總費用所得之數額填寫,計算式如下: 土地每年純收益=土地每年通常總收益-土地每年通常總費用 (四) 「 (22) 土地收益資本化率」:指同一地價分區內土地用途、面積 相同或相似之數宗土地的通常投資報酬率,得以土地每年純收益除 以土地市場行情價格所得之商數為基準;或以中央銀行公布之最近 一年期儲蓄存款利率為基準,並均得敘明理由酌予增減之。同時將 其決定理由填載於「土地收益資本化率之決定理由」欄內。 (五) 「 (23) 土地合理收益總價格」:以土地每年純收益除以土地收益 資本化率所得之數額填寫,計算式如下: 土地合理收益總價格=土地每年純收益÷土地收益資本化率 (六) 「 (24) 土地合理收益單價」:以土地合理收益總價格除以計算收 益之面積所得之數額填寫,計算式如下: 土地合理收益單價=土地合理收益總價格÷計算收益之面積
- 五、「 (四) 農地以外之土地」各欄: (一) 地上無建築改良物者: 1.「 (25) 土地每年通常總收益」:按調查所得該土地每年通常總 收益填載。 2.「 (26) 土地每年通常總費用」:按調查所得該土地每年通常總 費用填載。 3.「 (27) 土地每年純收益」:以土地每年通常總收益減去土地每 年通常總費用所得之數額填寫。 4.「 (28) 土地收益資本化率」:詳見本填寫須知四 (四) 。 5.「 (29) 土地合理收益總價格」:以土地每年純收益除以土地收 益資本化率所得之數額填寫。 6.「 (30) 土地合理收益單價」:以土地合理收益總價格除以計算 收益之面積所得之數額填寫。 (二) 地上有建築改良物者: 1. (31) 全棟房地通常總收益: (1) 年租金:以實際支付年租金額或調查所得資料填載,如屬月租 ,應換算為年租金。 (2) 押租金 (保證金) 利息:如支付押租金 (保證金) 者,應填載 押租金 (保證金) 年息,其利率以調查當時中央銀行公布之最 近一年期儲蓄存款利率計算。 (3) 其他收益:除年租金及押租金 (保證金) 利息收益外,如尚有 其他收益者,以實際之收益數額填載。 (4)「(31) 合計」:以年租金、押租金 (保證金) 利息、其他收益 等三項金額加總填載,計算式如下: 合計=年租金+押租金(保證金)利息+其他收益 2.全棟房地每年通常總費用: (1) 稅賦:以該土地及建築改良物全年支付之地價稅及房屋稅金額 (不包括所得稅) 填載。 (2) 維護費用:包括修繕費、保險費及管理費等費用,參考下列原 則計算之,必要時得以調查、蒐集所得之費用計算。 a.修繕費:查填修繕 (維護) 該建築改良物每年需支付之費用 (合計約為收益樓層建築改良物現值百分之一點五至百分二 ) 。 b.保險費:查填該建築改良物按一般情形所支付之年保險費 ( 通常以該收益) 樓層建築改良物現值千分之三估計) 。 c.管理費:查填管理人之薪資及有關費用 (通常依年租金額百 分之三至百分之五估計) 。 (3) 其他費用:指稅賦及維護費以外之費用,如租金損失額 (租金 損失額,租金損失額,指承租人拒付租金或無人承租時所遭受 租金短收之損失,按調查所得資料填載) 等。 (4) 「 (32) 合計」:以稅賦、維護費用及其他費用等三項金額加 總填載,計算式如 下: 合計=稅賦+維護費用+其他費用 (三) 「 (33) 全棟房地每年純收益」:以全棟房地每年通常總收益減去 全棟房地每年通常總費用之數額填載,計算式如下: 全棟房地每年純收益=全棟房地每年通常總收益–全棟房地每年通 常總費用 (四) 「 (34) 全棟建築改良物現值」:收益樓層為部分層數者,以收益 樓層建築改良物現值乘以總樓層數填載;收益實例為全部層數者, 則以收益樓層建築改良物現值填載。 (五) 「 (35) 建築改良物收益資本化率」:指同一地價分區內建築改良 物構造種類、用途、面積相同或相似之數宗建築改良物的通常投資 報酬率,得以建築改良物當年市場行情純收益除以建築改良物重建 價格 (或分離出之建築改良物交易價格) 所得之商數為基準,並得 敘明理由酌予增減之。同時將其決定理由填載於「建築改良物收益 資本化率之決定理由」欄內。 (六) 「 (36) 全棟建築改良物每年純收益」:以全棟建築改良物現值乘 以建築改良物收益資本化率填載,計算式如下: 全棟建築改良物每年純收益=以全棟建築改良物現值×建築改良物 收益資本化率 (七) 「 (37) 土地每年純收益」:以全棟房地每年純收益減去全棟建築 改良物每年純收益所得之數額填寫,計算式如下: 土地每年純收益=全棟房地每年純收益-全棟建築改良物每年純收 益 (八) 「 (38) 土地收益資本化率」:詳見本填寫須知四 (四) 。 (九) 「 (23) 土地合理收益總價格」:以土地每年純收益除以土地收益 資本化率所得之數額填寫,計算式如下: 土地合理收益總價格=土地每年純收益÷土地收益資本化率 (十) 「 (24) 土地合理政益單價」:以土地合理收益總價格除以計算收 益之面積所得之數額填寫,計算式如下: 土地合理收益單價=土地合理收益總價格
- 六、本表應填寫調查日期,並由承辦員、複查人員及股長分別核章,以示 負責,並由科長核定之。
臺北市法規歷史異動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北市17-04-3002
收益實例調查估價表填寫須知
非現行版本
行政規則:屬行政程序法第159條第2項第2款
民國 85 年 05 月 09 日
中華民國85年5月9日奉市長核可修正名稱及全文6點
(原名稱:臺北市地價調查表填寫須知;新名稱:收益實例調查估價表填寫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