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本創新育成補助申請期限及次數如下: (一)計畫執行前一日至前六個月期間內。 (二)申請人自申請日起一年內以申請二次為限。
- 八、本創新育成補助申請撥付補助款程序如下: (一)第一期請款作業:受補助者應依本局核定通知,於三十日內向本局 請領第一期款並檢附下列文件,經本局審核通過後撥付百分之五十 。(但修正計畫內容繁複者,最長得延長三十日) 1.請領申請書。 2.領據。 3.經費需求總表一份。 4.受補助單位存摺封面一份。 5.膠裝版修正後計畫書一式三份。 (二)第二期請款作業:受補助者應依計畫經費動支情形覈實報銷,並於 本計畫結案報告經本局審查通過後,依審查結果檢具修正後總結報 告、經會計師簽證之查核報告及下列文件申請撥款。 1.請領申請書。 2.領據。 3.受補助單位存摺封面一份。 4.會計師簽證之查核報告正本一份;公立學校得以經主計機構檢核 之相關憑證代之。 5.膠裝版修正後總結報告書一式二份。 前項膠裝版修正後計畫書及修正後總結報告於核准用印後退還一份 。 第一項文件如為影本,需加蓋申請人(公司、商業或其他公民營機 構)及負責人印鑑章(外國公司請加蓋訴訟及非訴訟代理人印鑑章 ),並註明「與正本相符」。
- 十三、本創新育成補助其他應注意(配合)事項如下: (一)本計畫成果及所產生之智慧財產權,歸屬於申請人所有,惟本府 基於國家利益與社會公益,取得該成果之無償、不可轉讓及非專 屬之實施權利。 (二)申請人所提供及填報之各項資料,皆應與事實相符,且保證無侵 害他人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或營業秘密等相關智慧財產權, 否則應自負一切法律責任。若本局因此受有損害者,應賠償本局 所受之一切損害。 (三)不得以相同或類似創新育成計畫重複請領其他獎勵及補助。 (四)申請人自遞件日起不得就申請行為、本計畫、補助金額與申請人 之其他商業行為作不當連結、進行不當宣傳或為其他使人誤導或 混淆之行為。 (五)外國投資人依規定申請獎勵補助,除申請書外,其餘書表得以英 文書寫。 (六)在計畫申請及執行期間,申請人不得與審議委員以各種直接或間 接方式接觸及聯絡。 (七)本局確保審議作業之公平與保密性,所有審議結果均由本局正式 函知申請人。 (八)申請人不得因申請補助,誇大成果效益,致第三人或相關大眾誤 認本局保證本計畫成果或所製造產品之品質、安全與功能。 (九)申請人所執行之計畫應符合清潔生產概念,不得有危害人體、污 染環境或危害公共危險之虞者。 (十)受獎勵及補助者於計畫期間及計畫結束後三年內應配合事項: 1.受獎勵及補助計畫成果效益追蹤。 2.參與本局相關成果發表會、展示會及記者會。 3.因應本局要求,於計畫文宣加註本府形象廣宣標誌。 4.擔任本局創業業師及產業輔導顧問。 (十一)依本自治條例,獲獎勵及補助者,若於第二期款撥付日起未滿 一年遷出本市,自遷回本市之日起五年內,停止受理其獎勵及 補助申請。獲獎勵或補助者,自第二期款撥付日起未滿一年, 如發生停止營業、解散、撤銷或廢止登記事實,則註記其負責 人,以作為後續審案之參考。 (十二)申請人申請本自治條例之獎勵或補助項目,於獎勵補助計畫執 行期間內,以申請一計畫為原則,並包含執行中政府相關補助 型計畫。 (十三)申請人申請獎勵及補助準用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關係人交易 之迴避原則。 (十四)若申請人因糾紛或其他事由而有訴訟,致使法院或行政執行處 有強制執行命令之情事,本局得停止補助款撥付等相關事宜。 (十五)申請人之負責人或計畫主持人如為視障、聽障或其他身心障礙 人士,得併同申請文件提出可行之建議審查方式,並檢附身心 障礙手冊或相關證明文件,經本局初審同意後進行審議。
臺北市法規歷史異動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北市04-04-3027
臺北市產業發展創新育成補助申請須知
非現行版本
行政規則:屬行政程序法第159條第2項第2款
民國 111 年 03 月 30 日
中華民國111年3月30日臺北市政府(111)府產業工字第11130129907號令修正第3、8、13點條文;並自即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