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法規歷史異動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北市13-11-4011
自治規則
民國 108 年 10 月 18 日
中華民國108年10月18日臺北市政府府法綜字第1086038582號令修正發布第3、4、7~9、13、15~17、20條條文
  • 第 3 條
    本辦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審查機構:指於臺北市轄區內設有樓地板面積逾二百平方公尺之固定 辦公處所,且置有二十名以上符合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結構安全性 能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評估辦法)所稱評估人員規定之審查人員,並 經都發局認可公告之評估機構。 二、金融機構:指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在中華民國境內登記營 業,得辦理本票、支票或定期存款單業務之銀行、信用合作社、農會 信用部、漁會信用部及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 第 4 條
    依本條例第五條第一項規定申請重建,新建建築物之起造人(以下簡稱起 造人)應檢附下列文件,向都發局提出申請: 一、申請書。 二、符合本條例第三條第一項所定合法建築物之證明文件,或第三項所定 尚未完成重建之危險建築物證明文件。 三、重建計畫範圍內全體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名冊及同意書。 四、重建計畫。 重建計畫涉及本條例建蔽率放寬、依建築基地一點一五倍之原建築容積為 獎勵後建築容積上限或獎勵辦法第三條之容積獎勵者,除前項文件外,並 應檢附下列原建築容積及原建蔽率之證明文件: 一、原使用執照存根及圖說。 二、由開業建築師按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檢 討之簽證圖說。 初步評估報告書所載初步評估結果未達最低等級,或詳細評估報告書所載 評估結果屬改善不具效益者,除第一項文件外,並應檢附審查機構審查通 過之證明文件。
  • 第 7 條
    已核准之重建計畫,有下列任一項目變更者,應重新申請核准。 但依臺北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規定合併畸零地使用所致,且符合本條例 第三條第二項但書規定者,不在此限: 一、擴大重建計畫之建築基地範圍。 二、增加容積獎勵總額度。
  • 第 8 條
    申請補助結構安全性能評估費用者,建築物所有權人應檢具下列文件,向 都發局提出申請: 一、申請書。 二、初步評估報告書或詳細評估報告書。 三、符合第四條第三項規定者,應檢附審查機構審查通過之證明文件。 四、評估機構及審查機構開立予申請人之統一發票或收據正本。
  • 第 9 條
    結構安全性能評估費用之補助,包含初步評估費用、詳細評估費用及審查 機構審查費用。 前項補助額度規定如下: 一、耐震能力初步評估: (一)總樓地板面積未達三千平方公尺者:依評估費用補助,每棟補助上 限為新臺幣(以下同)一萬二千元。 (二)總樓地板面積三千平方公尺以上者:依評估費用補助,每棟補助上 限為一萬五千元。 (三)評估機構審查費:每棟一千元。 二、耐震能力詳細評估:每棟不超過評估費用之百分之三十或四十萬元。 三、審查機構審查費用: (一)耐震能力初步評估報告書所載初步評估結果未達最低等級,經檢附 審查機構審查通過之證明文件者,每棟六千元。 (二)耐震能力詳細評估,以每棟評估費用百分之十五估算,但不得超過 二十萬元。
  • 第 13 條
    起造人應於申請使用執照前繳納保證金。保證金繳納後,由都發局存入專 戶存款。 起造人得選擇下列任一方式繳納保證金,但繳納後不得轉換: 一、現金。 二、金融機構簽發之本票、支票、保付支票或郵政匯票。 三、設定質權之金融機構定期存款單。 四、金融機構書面連帶保證。但以該金融機構營業執照登記有保證業務者 為限。 保證金以前項第二款方式繳納者,應為即期,並以都發局為受款人。未填 寫受款人者,以執票之都發局為受款人。 保證金以第二項第三款或第四款方式繳納者,應依其性質記載都發局為質 權人或被保證人,並加註拋棄行使抵銷權及先訴抗辯權。 保證金以第二項第四款方式繳納者,其保證期限應至使用執照核發日起加 計二年六個月以上。
  • 第 15 條
    審查機構應依下列規定執行業務: 一、建置結構安全性能評估業務管理網路平臺,提供申請案件相關資訊查 詢服務。 二、不得審查由其擔任評估機構之結構安全性能評估報告書。 並應注意審查人員利害關係之迴避。 三、審查結構安全性能評估報告書時,除應審核本條例及評估辦法規定之 相關事項外,並應查核評估人員須符合評估辦法第八條規定及於相關 文件簽署負責。
  • 第 16 條
    審查機構執行業務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因應異議鑑定小組個案審查之需要,指派審查人員列席。 二、應定期將受理案件之統計報表造冊送請都發局備查,並配合都發局之 查察。 三、審查之結構安全性能評估報告書、相關文件及圖說資料應保存五年以 上。 四、對結構安全性能評估結果,非經申請人同意,審查機構與審查人員均 不得對外公開。 五、不得有不正當行為或廢弛其業務等情事,並對所屬審查人員負監督管 理之責。 六、不得洩漏因業務知悉之他人秘密。
  • 第 17 條
    審查人員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審查人員之迴避,準用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二條及第三十三條規定辦理 。 二、不得有不正當之行為或廢弛其業務等情事。 三、不得洩漏因業務知悉之他人秘密。
  • 第 20 條
    異議鑑定小組置委員十五人,召集人由都發局局長或其指派之人員兼任, 其餘委員由都發局就下列人員聘(派)之: 一、都發局代表一人。 二、臺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以下簡稱建管處)代表三人。 三、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代表一人。 四、臺北市建築師公會代表二人。 五、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代表二人。 六、台北市結構工程工業技師公會代表二人。 七、具土木、結構及建築專門學識之專家學者代表三人。 異議鑑定小組置秘書及幹事各一人,由建管處指派專人兼任。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