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歷史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通用類
強制執行法 非現行版本
民國 34 年 05 月 16 日
中華民國34年5月16日國民政府修正公布第128、129條條文
  • 第六章 關於行為及不行為請求權之執行
  • 第 127 條
    依執行名義,債務人應為一定行為而不為者,執行法院得以債務人之費用,命第三人代為 履行。 前項費用,由執行法院酌定數額,命債務人預行支付,必要時,並得命鑑定人鑑定其數額 。
  • 第 128 條
    依執行名義,債務人應為一定之行為,而其行為非他人所能代為履行者,債務人不為履行 時,執行法院得定債務履行之期間及逾期不履行應賠償損害之數額,向債務人宣示或處或 併處債務人以一千元以下之過怠金。 前項規定,於夫妻同居之判決不適用之。 執行名義,係命債務人交出子女或被誘人者,除適用第一項規定外,得用直接強制方法, 將該子女或誘人取交債權人。
  • 第 129 條
    執行名義,係命債務人容忍他人之行為,或禁止債務人為一定之行為者,債務人不履行時 ,執行法院得拘提管收之,或處以一萬元以下之過怠金,處過怠金時,並得因債權人聲請 命債務人提出相當之擔保。 前項管收,準用第二十四條至第二十六條之規定。
  • 第 130 條
    為執行名義之判決,係命債務人為一定之意思表示而不表示者,視為自判決確定時,已為 其意思表示。但意思表示有待於對待給付者,自法院就已為對待給付或提出相當擔保,給 予證明書時,視為已為其意思表示。
  • 第 131 條
    關於繼承財產或共有物分割之執行,執行法院應將財產總額核算分配,並給與分得部分之 權利移轉證書。 前項分配,於必要時得命鑑定人鑑定之。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