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三 章 選舉及罷免
- 第 三 節 候選人
- 第 24 條選舉人年滿二十三歲,得於其行使選舉權之選舉區登記為公職人員候選人 。但直轄市長、縣(市)長候選人須年滿三十歲;鄉(鎮、市)長、原住 民區長候選人須年滿二十六歲。 選舉人年滿二十三歲,得由依法設立之政黨登記為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 國民立法委員選舉之全國不分區候選人。 僑居國外之中華民國國民年滿二十三歲,在國內未曾設有戶籍或已將戶籍 遷出國外連續八年以上者,得由依法設立之政黨登記為全國不分區及僑居 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之僑居國外國民候選人。 前二項政黨應符合下列規定之一: 一、於最近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其所推薦候選人得票數之和,達該次 選舉有效票總和百分之二以上。二個以上政黨共同推薦一組總統、副 總統候選人者,各該政黨推薦候選人之得票數,以推薦政黨數除其推 薦候選人得票數計算之。 二、於最近三次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得票率,曾達百 分之二以上。 三、現有立法委員五人以上,並於申請候選人登記時,備具名冊及立法委 員出具之切結書。 四、該次區域及原住民立法委員選舉推薦候選人達十人以上,且經中央選 舉委員會審查合格。 第三項所稱八年以上之計算,以算至投票日前一日為準,並自戶籍遷出登 記之日起算。 政黨登記之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應為該政黨 黨員,並經各該候選人書面同意;其候選人名單應以書面為之,並排列順 位。 回復中華民國國籍滿三年或因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滿十年者,始得依第 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登記為候選人。 前項所稱滿三年或滿十年之計算,均以算至投票日前一日為準。
- 第 25 條二種以上公職人員選舉同日舉行投票時,其申請登記之候選人,以登記一 種為限。為二種以上候選人登記時,其登記均無效。 同種公職人員選舉具有二個以上之候選人資格者,以登記一個為限。為二 個以上候選人登記時,其登記均無效。
- 第 26 條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登記為候選人: 一、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曾犯內亂、外患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二、曾犯貪污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三、曾犯第九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九十八條、第九十九條第一項、 第一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六項、第七項、 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一百零三條、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八十 四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八十五條、第八十六條第一項、第八十七條 第一項、第八十八條、第八十九條第一項、第六項、第七項、刑法第 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之罪,或為直轄市、縣(市)議會議 長、副議長、鄉(鎮、市)民代表會、原住民區民代表會主席、副主 席選舉之有投票權人犯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四、曾犯國家安全法第七條第一項至第四項、第八條第一項至第三項、第 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國家機密保護法第三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 、第四項、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三十四條第一項 至第四項、國家情報工作法第三十條第一項至第四項、第三十條之一 、第三十一條、反滲透法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第三項、第六條或 第七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五、曾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六、曾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四條至第九條、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 該二項之未遂犯、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十五條、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七條、第八條第一項至第五項、第十二條、 第十三條、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刑法第三百零二條之一 或第三百三十九條之四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但原住民單純僅犯未 經許可,製造、轉讓、運輸、出借或持有自製獵槍、其主要組成零件 或彈藥之罪,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之槍砲彈藥刀 械管制條例施行日前,經有罪判決確定者,不在此限。 七、曾犯前六款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並受緩刑之宣告者,亦同。 八、曾犯第一款至第六款以外之罪,其最輕本刑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之刑 ,並經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刑確定。 九、犯第一款至第六款以外之罪,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尚未執行 、執行未畢、於緩刑期間或行刑權因罹於時效消滅。 十、受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判決尚未確定。 十一、受保安處分之裁判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 十二、受破產宣告或經裁定開始清算程序確定,尚未復權。 十三、曾受免除職務之懲戒處分。 十四、依法停止任用或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 十五、褫奪公權,尚未復權。 十六、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
- 第 28 條依法設立之政黨,得推薦候選人參加公職人員選舉,經政黨推薦之候選人 ,應為該政黨黨員,並檢附加蓋中央主管機關發給該政黨圖記之政黨推薦 書,於候選人申請登記期間內,向選舉委員會辦理登記。 前項推薦書,一名候選人以一個政黨推薦為限,應於申請登記候選人時繳 送受理登記之選舉委員會,同時或先後繳送二個以上政黨推薦書,視同放 棄政黨推薦。登記期間截止後補送者,不予受理。
- 第 29 條候選人名單公告後,經發現候選人在公告前或投票前有下列情事之一者, 投票前由選舉委員會撤銷其候選人登記;當選後依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提 起當選無效之訴: 一、候選人資格不合第二十四條第一項至第三項、第七項規定。 二、有第二十六條或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三項之情事。 三、依第九十二條第一項規定不得登記為候選人。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名單公告後,經發現登記 政黨之資格在公告前或投票前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投票前由中央選舉委員 會撤銷其政黨候選人名單登記;當選後依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提起當選無 效之訴: 一、不合第二十四條第四項規定。 二、經解散或廢止備案。但因合併而解散者,不在此限。
- 第 30 條區域立法委員、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候選人於登記截止後至選舉投 票日前死亡者,選舉委員會應即公告該選舉區停止該項選舉,並定期重行 選舉。 其他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登記截止後至選舉投票日前,因候選人死亡,致 該選舉區之候選人數未超過或不足該選舉區應選出之名額時,應即公告停 止選舉,並定期重行選舉。
- 第 31 條經登記為候選人者,不得撤回其候選人登記。 經政黨推薦之區域、原住民立法委員及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政黨得 於登記期間截止前,備具加蓋中央主管機關發給該政黨圖記之政黨撤回推 薦書,向原受理登記之選舉委員會撤回推薦,逾期不予受理。 經政黨登記之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名單,政黨 得於登記期間截止前,備具加蓋中央主管機關發給該政黨圖記之政黨撤回 或更換登記申請書,向原受理登記之選舉委員會撤回或更換,逾期不予受 理。其候選人名單之更換,包括人數變更、人員異動、順位調整,其有新 增之候選人者,政黨應依規定繳交表件及保證金。 經登記為候選人者,於登記後將戶籍遷出其選舉區者,不影響其候選人資 格,並仍應在原戶籍地之投票所投票。
- 第 32 條登記為候選人時,應繳納保證金;其數額由選舉委員會先期公告。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之保證金,依公告數額, 由登記之政黨按登記人數繳納。 保證金之繳納,以現金、金融機構簽發之本票、保付支票或郵局之業務專 用劃撥支票為限;繳納現金不得以硬幣為之。 保證金應於當選人名單公告日後三十日內發還。但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 予發還: 一、依第二十五條規定為無效登記之候選人。 二、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未當選。 三、前款以外選舉未當選之候選人,得票不足各該選舉區應選出名額除該 選舉區選舉人總數所得商數百分之十。 前項第三款所稱該選舉區選舉人總數,應先扣除依戶籍法第五十條第一項 規定戶籍暫遷至該戶政事務所之選舉人人數。 第四項保證金發還前,依第一百三十條第二項規定應逕予扣除者,應先予 以扣除,有餘額時,發還其餘額。
- 第 33 條登記為候選人時,應備具選舉委員會規定之表件及保證金,於規定時間內 ,向受理登記之選舉委員會辦理。表件或保證金不合規定,或未於規定時 間內辦理者,不予受理。
- 第 34 條各種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資格,應由主管選舉委員會審定公告。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政黨所提名單中之候選人,經 中央選舉委員會審查有不合規定者,不准予登記,其名單所排列之順位由 後依序遞補。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申請登記之政黨,不符合第二 十四條第四項之規定者,不准予登記。 區域、原住民立法委員及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經審定之候選人名單,其姓 名號次,由選舉委員會通知各候選人於候選人名單公告三日前公開抽籤決 定之。但鄉(鎮、市)民代表、原住民區民代表、鄉(鎮、市)長、原住 民區長、村(里)長候選人姓名號次之抽籤得指定鄉(鎮、市、區)公所 辦理之。 前項候選人姓名號次之抽籤,應由監察人員在場監察。候選人未克親自到 場參加抽籤者,得委託他人持候選人本人之委託書代為抽籤,候選人未親 自參加或未委託他人代抽,或雖到場經唱名三次後仍不抽籤者,由辦理機 關代為抽定。 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名單公告之政黨號次,由 中央選舉委員會於候選人名單公告三日前公開抽籤決定其號次。 前項政黨號次之抽籤,由政黨指定之人員一人親自到場抽籤,政黨未指定 或指定之人未親自到場參加抽籤或雖到場經唱名三次後仍不抽籤者,由中 央選舉委員會代為抽定。
中央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民政類
民國 114 年 02 月 18 日
中華民國114年2月18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400015361號令修正公布第76、79、80、83條條文;並增訂第98-2條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