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三 章 選舉及罷免
- 第 三 節 候選人
- 第 20 條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繼續居住六個月以上且曾設籍十五年以上之選舉人, 年滿四十歲,得申請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 回復中華民國國籍、因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大陸地區人民或香港、澳 門居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不得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
- 第 21 條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應備具中央選舉委員會規定之表件及保證金,於規 定時間內,向該會聯名申請登記。未聯名申請登記、表件或保證金不合規 定,或未於規定時間內辦理者,不予受理。 前項候選人,應經由政黨推薦或連署人連署。 同一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如經審定一人或二人資格不符規定,則該組 候選人,應不准予登記。
- 第 22 條依政黨推薦方式向中央選舉委員會申請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者,應 檢附加蓋內政部發給該政黨圖記之政黨推薦書;二個以上政黨共同推薦一 組候選人時,應檢附一份政黨推薦書,排列推薦政黨之順序,並分別蓋用 圖記。同一政黨,不得推薦二組以上候選人,推薦二組以上候選人者,其 後登記者,不予受理。 前項之政黨應符合下列規定之一: 一、最近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其所推薦候選人得票數之和,達該次選 舉有效票總和百分之五以上。二個以上政黨共同推薦一組總統、副總 統候選人者,各該政黨推薦候選人之得票數,以推薦政黨數除其推薦 候選人得票數計算之。 二、選舉公告發布前最近一次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或 區域及原住民立法委員選舉得票率,達百分之五以上。
- 第 23 條依連署方式申請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者,應於選舉公告發布後五日 內,向中央選舉委員會申請為被連署人,申領連署人名冊格式,並繳交連 署保證金新臺幣一百萬元。 中央選舉委員會受理前項申請後,應定期公告申請人為被連署人,通知被 連署人應於公告之次日起四十五日內完成連署,並函請直轄市、縣(市) 選舉委員會於連署期間內,受理被連署人或其代理人提出連署書件。但補 選或重行選舉時,應於公告之次日起二十五日內為之。 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於選舉公告日,年滿二十歲者,得為前項之連署 人。 連署人數,於第二項規定期間內,已達最近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選舉人 總數百分之一點五者,中央選舉委員會應定期為完成連署之公告,發給被 連署人完成連署證明書,並發還保證金。連署人數不足規定人數二分之一 者,保證金不予發還。 被連署人或其代理人應依中央選舉委員會規定之連署人名冊及切結書格式 ,於連署期間內依式印製,徵求連署。連署人連署時,並應附本人之國民 身分證影本。同一連署人,以連署一組被連署人為限,同時為二組以上之 連署時,其連署均無效。 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受理前項連署書件後,應予抽查,並應於抽 查後,將受理及抽查結果層報中央選舉委員會。連署人之連署有下列情事 之一者,應予刪除: 一、連署人不合第三項或第五項規定者。 二、連署人之國民身分證影本記載資料不明或影印不清晰,致不能辨認連 署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或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者。 三、連署人名冊未經連署人簽名或蓋章者。 四、連署人連署,有偽造情事者。 前項連署書件,應保管至開票後三個月。但保管期間,如有選舉訴訟者, 應延長保管至裁判確定後三個月。 連署及查核辦法,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定之。
- 第 23-1 條總統被連署人於連署期間內死亡,中央選舉委員會應公告該組總統、副總 統被連署人停止連署;副總統被連署人於連署期間內死亡,其連署書件仍 為有效,該組總統被連署人應於事實發生三日內,向中央選舉委員會申請 更換副總統被連署人,繼續徵求連署。 總統被連署人於完成連署後,申請登記為候選人前死亡,該組總統、副總 統被連署人,不得申請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副總統被連署人於完 成連署後,申請登記為候選人前死亡,該組總統被連署人,應另提出副總 統候選人,申請聯名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
- 第 24 條依連署方式向中央選舉委員會申請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者,應檢附 完成連署證明書。
- 第 25 條總統、副總統選舉與他種公職人員選舉同日舉行投票時,同時為二種以上 候選人登記者,他種公職候選人之登記無效,其保證金不予發還。
- 第 26 條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 一、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曾犯內亂、外患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二、曾犯貪污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三、曾犯第八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八十五條、第八十六條第一項、 第八十七條第一項、第八十八條、第八十九條第一項、第六項、第七 項、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九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九十八條、 第九十九條第一項、第一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 、第六項、第七項、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一百零三條、刑法第一 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之罪,或為直轄市、縣(市)議會議長 、副議長、鄉(鎮、市)民代表會、原住民區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 選舉之有投票權人犯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四、曾犯國家安全法第七條第一項至第四項、第八條第一項至第三項、第 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國家機密保護法第三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 、第四項、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三十四條第一項 至第四項、國家情報工作法第三十條第一項至第四項、第三十條之一 、第三十一條、反滲透法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第三項、第六條或 第七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五、曾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六、曾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四條至第九條、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 該二項之未遂犯、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十五條、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七條、第八條第一項至第五項、第十二條、 第十三條、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刑法第三百零二條之一 或第三百三十九條之四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但原住民單純僅犯未 經許可,製造、轉讓、運輸、出借或持有自製獵槍、其主要組成零件 或彈藥之罪,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之槍砲彈藥刀 械管制條例施行日前,經有罪判決確定者,不在此限。 七、曾犯前六款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並受緩刑之宣告者,亦同。 八、曾犯第一款至第六款以外之罪,其最輕本刑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之刑 ,並經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刑確定。 九、犯第一款至第六款以外之罪,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尚未執行 、執行未畢、於緩刑期間或行刑權因罹於時效消滅。 十、受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判決尚未確定。 十一、受保安處分之裁判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 十二、受破產宣告或經裁定開始清算程序確定,尚未復權。 十三、曾受免除職務之懲戒處分。 十四、依法停止任用或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 十五、褫奪公權,尚未復權。 十六、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
- 第 27 條下列人員不得申請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 一、現役軍人。 二、辦理選舉事務人員。 三、具有外國國籍者。 四、依其他法律規定不得登記為候選人者。 前項第一款之現役軍人,屬於後備軍人應召者,在應召未入營前,或係受 教育、勤務及點閱召集,均不受限制。 同一組當選人因第一百零四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三款所定情事之一,經法 院同時判決當選無效確定者,不得申請登記為該次總統、副總統補選候選 人。
- 第 28 條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名單公告後,經發現候選人在公告前或投票前有下列 情事之一者,投票前由中央選舉委員會撤銷其候選人登記;當選後依第一 百零五條規定提起當選無效之訴: 一、候選人資格不合第二十條規定者。 二、有第二十六條各款情事之一者。 三、依前條第一項、第三項規定不得登記為候選人者。 四、依第七十八條第一項規定不得登記為候選人者。
- 第 29 條總統候選人之一於登記截止後至選舉投票日前死亡,中央選舉委員會應即 公告停止選舉,並定期重行選舉。 依前項規定辦理之重行選舉,於公告停止選舉前取得之總統、副總統候選 人完成連署證明書,於重行選舉仍適用之。
- 第 30 條經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者,不得撤回其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登記。 經政黨推薦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者,其推薦之政黨,不得撤回其推薦。
- 第 31 條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時,各組應繳納保證金新臺幣一千五百萬元。 前項保證金,應於公告當選人名單後三十日內發還。但得票數不足選舉人 總數百分之五者,不予發還。 前項保證金發還前,依第一百十三條第二項規定應逕予扣除者,應先予以 扣除,有餘額時,發給其餘額。
- 第 32 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及前條第一項保證金之繳納,以現金、金融機構簽發之 本票、保付支票或郵局之業務專用劃撥支票為限;繳納現金不得以硬幣為 之。
- 第 33 條候選人資格,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審定公告,不合規定者,不准予登記。審 定之候選人名單,其姓名號次,由中央選舉委員會,通知各組候選人於候 選人名單公告三日前公開抽籤決定之。 前項候選人姓名號次之抽籤,於候選人僅一組時,其號次為一號,免辦抽 籤。 候選人姓名號次之抽籤,應由監察人員在場監察。各組候選人應由其中一 人到場親自抽籤,各組候選人無人親自到場參加抽籤時,得委託他人持各 組候選人之委託書代為抽籤,該組候選人均未親自參加或未委託他人代抽 或雖到場經唱名三次後仍不抽籤者,由中央選舉委員會代為抽定。
中央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民政類
民國 112 年 06 月 09 日
中華民國112年6月9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200050141號令修正公布第1、5、6、7、9、11、15、16、18、22、23、25~27、31、32、36、41、43~46、47、48~52、53~55、60、62、63、63-1、72、73、90、92、93-1、96、98、104、106、108、111、113條條文及第三章章名、第三章第五節節名;增訂第5-1、23-1、46-1、47-1~47-3、55-1、88-1、90-1條條文及第三章第九節節名;並刪除第8條條文及第四章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