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歷史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產業發展類
石油管理法 非現行版本
民國 90 年 10 月 11 日
中華民國90年10月11日總統(90)華總一義字第9000199980號令制定公布全文60條;並自公布日施行
  • 第 五 章 業務監督
  • 第 21 條
    油源不足或油價大幅波動,有影響國內石油穩定供應或國家安全之虞時, 中央主管機關得實施緊急時期石油管制、配售、價格限制、安全存量調整 提撥及運用措施。 前項措施之實施條件、時機、程序、適用對象、範圍、實施內容及方式, 由中央主管機關擬訂緊急時期石油處置辦法,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 第 22 條
    石油煉製業、石油輸入業、石油輸出業、汽、柴油批發業、加油站、加氣 站、漁船加油站、航空站、商港或工業專用港加儲油 (氣) 設施與設置達 中央主管機關所定規模之自用加儲油 (氣) 設施者,應投保公共意外責任 保險及意外污染責任險。 前項保險之保險金額,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財政部定之。
  • 第 23 條
    石油業者因生產、進出口、銷售、運輸、儲備或其他與業務相關之行為, 致損害他人權益者,應負賠償責任。
  • 第 24 條
    石油煉製業及輸入業,應儲備前十二個月國內石油平均銷售量及使用量不 低於六十天之安全存量。但液化石油氣應儲備前十二個月平均銷售量及使 用量不低於二十五天之安全存量。 前項安全存量不得低於五萬公秉。但僅輸入液化石油氣者,不得低於一萬 公秉。 政府應運用石油基金儲存石油,其儲存量在本法施行後第三年不低於前一 年國內石油平均銷售量及使用量之三十天需要量。 第一項、第三項實際應儲備之安全存量及計算方式,由中央主管機關訂定 基準並公告之。
  • 第 25 條
    不同石油煉製業或輸入業,使用同一儲油設備共同儲備安全存量時,應於 每月二十日前共同向中央主管機關申報在該儲油設備之個別儲備量;其實 際共同儲備量,如低於各業者申報儲備量總和時,如不能證明何人短少者 ,視為各共同儲備人均未達法定安全存量。
  • 第 26 條
    石油煉製業或輸入業於歇業時,其所儲備之安全存量,應先報經中央主管 機關核准,始得處分。 前項安全存量,中央主管機關得動用石油基金價購。
  • 第 27 條
    石油煉製業應分別於每年十月底前編具次一年之煉製、輸入、輸出、銷售 計畫,及每月二十日前將前一月之煉製、輸入、輸出、銷售及當月之安全 存量狀況作成書表,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石油輸入業、輸出業及汽、柴油批發業之業務申報,準用前項規定。
  • 第 28 條
    中央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請石油煉製業、輸入業、輸出業、汽、柴油批 發業報告其業務,並得派員或委託專業機構協同查核其實際營業、安全儲 油及相關資料,業者不得妨礙、拒絕或規避。 中央主管機關得請製造石化原料工業報告其輸入石油製品作為自用原料之 使用情形,或請石油業或非石油業報告其輸入或銷售溶劑油或潤滑油之貨 品流向,並得派員或委託專業機構予以查核,業者不得妨礙、拒絕或規避 。 各級主管機關得請汽油、柴油或液化石油氣供應業或其供應對象報告油 ( 氣) 源流向,並得派員或委託專業機構予以查核,供應業者或用戶不得妨 礙、拒絕或規避。
  • 第 29 條
    已訂定國家標準之石油製品應符合國家標準,始得輸入或銷售。 主管機關得派員或委託專業檢驗機構查驗業者銷售之石油製品品質,業者 不得妨礙、拒絕或規避。
  • 第 30 條
    石油煉製業、輸入業、汽、柴油批發業或輸出業,經中央主管機關廢止證 照,自廢止之日起二年內,不得重新申請核發經營許可執照或登記證。 加油站、加氣站或漁船加油站,經廢止許可執照者,原營業主體及負責人 自廢止之日起二年內,不得於原設置地點申請設站。 設置自用加儲油 (氣) 設施者,經廢止核准,自廢止之日起二年內,原設 置地點不得再申請設置。
  • 第 31 條
    石油煉製業或輸入業,於必要時,得使用河川、溝渠、海域、橋樑、堤防 、港埠、道路、林地、綠地、公園及其他公共使用之土地,敷設管線。 前項敷設管線,以不妨礙其安全、景觀及原有效用為原則,並應先向中央 主管機關及各該用地之主管機關申請核准;如有損失,應按損失程度予以 補償。 依法設有石油管線之石油煉製業或輸入業得應其他業者請求代輸石油。
  • 第 32 條
    石油煉製業或輸入業敷設石油管線應遵行下列事項: 一、石油管線材質應符合國家標準或其他同等標準之材料。 二、石油管線有腐蝕現象致影響安全之虞時,業者應立即汰換。 三、石油管線應每年定期檢測,並將檢查結果作成紀錄保存,以備主管機 關檢查。 四、主管機關對於石油管線得派員或委託專業機構實施檢測,業者不得拒 絕。 五、應於每年十月底前編具次一年之管線維修檢測、汰換、防盜、防漏及 緊急應變計畫,並於每年一月底前將前一年之檢測、汰換狀況作成書 表,報請主管機關備查。 六、石油管線配置圖、竣工圖等相關資料應送主管機關建立管線管理資訊 系統。 前項主管機關實施檢測,如發現管線有腐蝕現象致影響安全之虞時,得令 業者限期改善。
  • 第 33 條
    石油業者設置儲油設備應向設置所在地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申請核 准;其設置申請程序、用地、條件及其他管理事項之規則,由中央主管機 關定之。 前項儲油設備,業者應委託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代行檢查機構實施定期 或不定期檢查,並作成紀錄。中央主管機關得派員或委託代行檢查機構抽 查。 前項檢查紀錄,業者應保存五年以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必要時 得派員查核。 第二項代行檢查機構,其資格、條件、收費標準及所負責任,由中央主管 機關另定之。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