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四 章 行政監督
- 第 30 條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二項所稱出示有關證件,指出示有關執行職務之證明文 件;其未出示者,被調查者得拒絕之。
- 第 31 條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二項第五款抽樣商品時,其抽樣數量以足供 檢驗之用者為限。 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八條規定,公開調查經過及結果前, 應先就調查經過及結果讓企業經營者有說明或申訴之機會。
- 第 32 條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三十六條或第三十八條規定對於企業經營者所為處分, 應以書面為之。
- 第 33 條依本法第三十六條所為限期改善、回收或銷毀,除其他法令有特別規定外 ,其期間應由主管機關依個案性質決定之;但最長不得超過六十日。
- 第 34 條企業經營者經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命其就商品或服務限期改善 、回收或銷毀者,應將處理過程及結果函報主管機關備查。
中央歷史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消費者保護類
消費者保護法施行細則
非現行版本
民國 92 年 07 月 08 日
中華民國92年7月8日行政院院臺聞字第0920031836號令修正發布第5、12、17、18、19、22、23、24、39條條文;並刪除第3、6、7、9、10、11、35、38條條文
中華民國100年12月16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000109431號公告第27條所列屬「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之權責事項,自101年1月1日起改由「行政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