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法規資訊中央歷史法規

行政/交通/公路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非現行版本
中華民國57年4月5日
中華民國109年2月27日交通部交路字第10950021951號、內政部台內警字第1090870439號令會銜修正發布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三十九條之一、第六十二條、第六十三條、第八十三條之二、第一百二十二條及第三十八條附件十一、第三十九條附件二十二、第八十條之二附件十八、第一百二十二條附件二十三;增訂第八十條之二條文,並自109年3月1日施行

附件下載

修正內容

  • [增訂]
  • 第八十條之二

    專供營建工程不具載貨空間及方向盤在左側之特殊規格特種車輛,且尺度逾第三十八條第一 項第一款、軸重逾第三十八條第一項第二款、總重量逾附件十一規定、或軸組型態為前單軸 後參軸或前雙軸後參軸者,得比照第八十條及檢附下列文件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核發臨時通 行證,憑證行駛: 一、繳驗公司或行號登記證明文件及檢附特殊規格特種車輛來歷憑證、諸元規格資料、加註 尺度之照片。 二、檢附依法領有公司、商業或工廠登記證明文件之合法汽車修理業者出具四個月內保養紀 錄表,其保養檢查項目如附件十八。 前項特殊規格特種車輛顯有損壞道路、橋梁之虞者,不得核發臨時通行證。 第一項特殊規格特種車輛行駛於道路時,除應依臨時通行證所核定之路線、時間、速限行駛 外,並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之指示、警告、禁制規定,並服從執行交通勤務之警察 或依法令執行指揮交通及交通稽查任務人員(以下簡稱交通指揮人員)之指揮。 二、駕駛人應攜帶臨時通行證。 三、在同向二車道以上之道路,應行駛於最外側車道。 四、應裝置符合規定之帶狀反光標識、輪廓邊界標識燈、照後鏡、照地鏡及防止捲入裝置; 於日間並應開啟頭燈及輪廓邊界標識燈。 五、軸組型態為前單軸後參軸、前雙軸後參軸車輛,應配備標識前導及後衛之車輛隨行。 六、應遵守本章汽車行駛管理各項規定。

  • [附表]
  • 附件十八-專供營建工程不具載貨空間特種車及動力機械保養紀錄表

  • [修正]
  • 第三十八條

    車輛尺度、軸重、總重、後懸及段差之限制應依下列規定: 一、尺度之限制: (一)全長: 1.大客車不得超過十二點二公尺;雙節式大客車不得超過十八點七五公尺。 2.大貨車不得超過十二公尺。 3.全聯結車不得超過二十公尺。 4.半聯結車不得超過十八公尺。 5.小型車附掛之拖車不得超過七公尺。 6.汽缸總排氣量五百五十立方公分以上或電動機車之馬達及控制器最大輸出馬力 五十四馬力(HP)以上之機車不得超過四公尺;汽缸總排氣量未滿五百五十立 方公分或電動機車之馬達及控制器最大輸出馬力未滿五十四馬力(HP)之機車 不得超過二點五公尺。 (二)全寬: 1.汽車全寬不得超過二點五公尺,其後輪胎外緣與車身內緣之距離,大型車不得 超過十五公分,小型車不得超過十公分。 2.機車除身心障礙者用特製車外: (1)大型重型二輪、普通重型及普通輕型機車不得超過一點三公尺。 (2)小型輕型機車不得超過一公尺。 (3)大型重型三輪機車不得超過二公尺。 (三)全高: 1.市區雙層公車不得超過四點四公尺。但上層車廂為全部無車頂者,不得超過四 公尺。 2.自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一日起經車輛型式安全審驗之前單軸後單軸大客車 不得超過三點六公尺。但自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之前單 軸後單軸大客車均不得超過三點六公尺。自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一日起經車 輛型式安全審驗之新型式大客車不得超過三點五公尺。但自中華民國九十七年 一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之大客車均不得超過三點五公尺。 3.具有混凝土輸送設備專供混凝土壓送作業之特種大貨車不得超過四公尺。 4.其餘各類大型車不得超過三點八公尺。 5.小型車不得超過全寬之一點五倍,其最高不得超過二點八五公尺。 6.機車不得超過二公尺。 二、軸組荷重之限制: (一)單軸:軸荷重每組不得超過十公噸。 (二)雙軸:軸荷重每組不得超過十四點五公噸。 (三)經車輛型式安全審驗之車輛軸組荷重限制如下: 1.單軸:軸荷重每軸不得超過十公噸;驅動軸軸荷重每軸不得超過十一點五公噸 。 2.雙軸軸組:軸組荷重每組不得超過十七點五公噸。 3.參軸軸組:軸組荷重每組不得超過二十二公噸。 三、總重或總聯結重量之限制: (一)前後均為單軸車輛總重量不得超過十五公噸。 (二)前單軸後雙軸車輛總重量不得超過二十一公噸。 (三)前雙軸後單軸車輛總重量不得超過二十公噸。 (四)全聯結車:總聯結重量不得超過四十二公噸。 (五)半聯結車:總聯結重量不得超過三十五公噸。 (六)經車輛型式安全審驗之汽車,應符合附件十一之規定。但雙節式大客車總重量不 得超過二十八公噸。 四、後懸: (一)客車不得超過軸距百分之六十。 (二)貨車及客貨兩用車不得超過軸距百分之五十。 (三)具有特種裝置之特種車不得超過軸距百分之六十六點六。但承載客貨部分不得超 過軸距百分之五十。 五、段差:小型車及其所附掛之拖車,段差不得超過十五公分。 經內政部核定之消防車得使用前雙軸後雙軸式,且不受前項之限制。但仍應依下列規定: 一、尺度之限制: (一)全長不得超過十五公尺。 (二)全寬不得超過二點六公尺。 (三)全高不得超過四點二公尺。 二、軸組荷重之限制: (一)單軸:軸荷重每組不得超過十二公噸。 (二)雙軸軸組:軸荷重每組不得超過二十公噸。 (三)3–4參軸軸組:軸組荷重每組不得超過二十二公噸。 三、總重不得超過四十公噸。 四、後懸不得超過軸距百分之六十六點六。但承載客貨部分不得超過軸距百分之五十。

  • [附表]
  • 附件十一-車輛總重量及總聯結重量限制規定

  • [修正]
  • 第三十九條

    汽車申請牌照檢驗之項目及基準,依下列規定: 一、引擎或車身(架)號碼及拖車標識牌應與來歷憑證相符。除小型車附掛之拖車外,拖車 標識牌及車身(架)號碼打刻應符合附件十七之規定。 二、消音器作用正常,排氣管完好,排放空氣污染物符合管制規定。 三、方向盤應在左側。 四、腳煞車、手煞車效能、平衡度合於規定。 五、著地輪應為四輪以上,最前軸著地應為二輪。前輪側滑度合於規定。 六、各種喇叭應合於規定且不得裝設可發出不同音調之喇叭。 七、各種燈光應符合附件七規定。 八、車輛尺度、顏色、車身式樣與紀錄相符,車身標識合於第四十二條之規定。 九、車窗、擋風玻璃未黏貼不透明反光紙,計程車車窗玻璃除依規定標識車號外,並不得黏 貼不透明之色紙或隔熱紙。 十、雨刮、照後鏡完備,平頭大型車有前照鏡。 十一、座位符合第四十一條規定。各類車前排、貨車及小客車全部座位應裝置安全帶。自中 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一日起經車輛型式安全審驗之新型式大客車及自中華民國九十七 年一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之大客車全部座位應裝置安全帶。 十二、大客車、大貨車、曳引車、小型車附掛之廂式拖車、露營車及幼童專用車應備有合於 規定之滅火器,其規定如附件五,使用之滅火器應為內政部登錄機構認可之車用滅火 器,且大客車應於車輛後半段乘客取用方便之處,另設一具車用滅火器。雙節式大客 車各節車廂及市區雙層公車各層車廂,應依前述規定分別設有對應數量之車用滅火器 。 十三、計程車執業登記證插座完好,位置合於規定。 十四、曳引車、經核可附掛拖車之小型車及拖車除依照一般汽車檢驗規定外,其聯結設備應 完善;拖車煞車效能平衡度合於規定;煞車燈、方向燈、號牌燈、車寬燈、倒車燈、 尾燈、危險警告燈及反光標識良好,位置合於規定。 十五、大貨車及拖車左右兩側之防止捲入裝置與後方之安全防護裝置(或保險槓)合於規定 。 十六、車高三點五公尺以上之汽車傾斜穩定度合於規定。自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一日起經 車輛型式安全審驗車高三點四公尺以上之新型式大客車及自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一 日起新登檢領照車高三點四公尺以上之大客車,亦同。 十七、車輛之車身變更打造全高為三點四公尺以上大客車或三點五公尺以上其他車輛或特種 車者,應檢附汽車底盤製造廠之符合安全書面證明文件,特種設備應符合規定,並取 得合法車身打造工廠之施工證明。 十八、隨車有車輛故障標誌。 十九、使用燃料為液化石油氣者,其各項裝備應符合附件十之規定;使用燃料為壓縮天然氣 者,其各項裝備應符合附件十三之規定。 二十、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式大貨車、傾卸式半拖車及其貨廂應符合附件二十二規定。 二十一、大客車尺度除全長、全寬、全高應符合前條規定外,其車身各部規格應符合附件六 之規定;自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七月一日起大客車其車身各部規格應符合附件六之一 規定;雙節式大客車應符合附件六之三規定;市區雙層公車應符合附件六之四規定 。 二十二、使用自動排檔之小客車及小客貨兩用車,自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一月一日起,國內產 製者以出廠日為準,進口者以裝船日為準,應裝設未踩煞車踏板無法由停車檔排出 檔位之自動排檔鎖定裝置。 二十三、小型車附掛之拖車前後端尖角、側面突出物應合乎規定。 二十四、總聯結重量及總重量在二十公噸以上之新登檢領照汽車,應裝設具有連續記錄汽車 瞬間行駛速率及行車時間功能之行車紀錄器(以下簡稱行車紀錄器)。自中華民國 九十年一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之八公噸以上未滿二十公噸汽車、自中華民國九十六 年七月一日起經車輛型式安全審驗及自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之 八公噸以下營業大客車,亦同。並應檢附行車紀錄器經審驗合格之證明。 二十五、應查驗罐槽車之罐槽體檢驗(查)合格之有效證明書。高壓罐槽車之罐槽體應依勞 動部所定有關高壓容器檢查之法令辦理;常壓液態罐槽車之罐槽體應依常壓液態罐 槽車罐槽體檢驗及管理辦法規定辦理。 二十六、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框式半拖車及裝載砂石、土方且總重量在二十公噸以上之傾 卸框式大貨車,自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應裝設具有顯示車輛載 重功能且合於規定之載重計。 二十七、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框式大貨車及半拖車,自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一日起新登檢 領照,應裝設合於規定之轉彎及倒車警報裝置。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一月一日起 總聯結重量及總重量十二公噸以上大貨車、總聯結重量三點五公噸以上拖車及總重 量五公噸以上大客車,亦同。 二十八、幼童專用車及校車之車身左右兩側與後方車身標示之倒三角形黃色部分,自中華民 國九十年七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應使用合於規定之反光識別材料。 二十九、幼童專用車之車身各部規格,應符合附件十二之規定。 三十、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一月一日起,各類車輛其所使用輪胎之胎面未磨損至中華民國 國家標準CNS 1431汽車用外胎(輪胎)標準或CNS 4959卡客車用翻修輪胎標準所訂之 任一胎面磨耗指示點。 三十一、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一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之大客車與大貨車,應裝設合於規定 之行車視野輔助系統。 三十二、自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一月一日起大客車電氣設備數量及位置應與安全審驗合格證 明書紀錄相符。

  • [附表]
  • 附件五-大客車、大貨車、曳引車、小型汽車附掛之廂式拖車、露營車及幼童專用車應備有滅火器規定

  • 附件六-大客車車身各部規格應符合左表規定

  • 附件六之一-新型式大客車車身各部規格規定

  • 附件六之三-雙節式大客車車身各部規格規定

  • 附件六之四-市區雙層公車車身各部規格規定

  • 附件七-車輛燈光與標誌檢驗規定

  • 附件十二-幼童專用車車身各部規格

  • 附件十七-拖車標識牌及車身(架)號碼打刻規定

  • 附件二十二-裝載砂石土方車輛使用專用車輛或專用車廂規定

  • [修正]
  • 第三十九條之一

    汽車定期檢驗之項目及基準,依下列規定: 一、引擎或車身(架)號碼及拖車標識牌與紀錄相符,號牌完好,並依規定懸掛。除小型車 附掛之拖車外,拖車標識牌及車身(架)號碼打刻應符合附件十七之規定。 二、消音器作用正常,排氣管完好,排放空氣污染物符合管制規定。 三、腳煞車、手煞車效能、平衡度合於規定。 四、前輪側滑度合於規定。 五、各種喇叭應合於規定且不得裝設可發出不同音調之喇叭。 六、各種燈光完備,作用正常。依第二十三條規定辦理頭燈設備變更者,其燈光應符合附件 十五之變更檢驗規定。 七、車輛尺度、顏色、車身式樣與紀錄相符,車身標識完好合於第四十二條之規定,自中華 民國九十四年一月一日起,大客車車重應與紀錄相符。 八、車窗、擋風玻璃未黏貼不透明反光紙,計程車車窗玻璃除依規定標識車號外,並不得黏 貼不透明之色紙或隔熱紙。 九、雨刮、照後鏡完備,平頭大型車有前照鏡。 十、座位數應與行車執照登載核定數相符。中華民國八十年七月一日以後新登記領照之各類 車前排、貨車及小客車全部座位安全帶完備。自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二月一日起營業大客 車全部座位應裝置安全帶。但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登檢領照且不行駛高 速公路、快速公路、快速道路或標高五百公尺以上山區道路之市區公車及一般公路客運 車輛,除前排座位外,得免裝設。 十一、大客車、大貨車、曳引車、小型車附掛之廂式拖車、露營車及幼童專用車應備有合於 規定之滅火器,其規定如附件五,使用之滅火器應為內政部登錄機構認可之車用滅火 器,且大客車應於車輛後半段乘客取用方便之處,另設一具車用滅火器。雙節式大客 車各節車廂及市區雙層公車各層車廂,應依前述規定分別設有對應數量之車用滅火器 。 十二、計程車執業登記證插座完好,位置合於規定;應依規定裝設計費表者,其正面黏貼有 效期限內之輪行檢定合格單。 十三、曳引車、經核可附掛拖車之小型車及拖車除依照一般汽車檢驗規定外,其聯結設備應 完善;拖車煞車效能平衡度合於規定;煞車燈、方向燈、號牌燈、車寬燈、倒車燈、 尾燈、危險警告燈及反光標識良好,位置合於規定。 十四、大貨車及拖車左右兩側之防止捲入裝置與後方之安全防護裝置(或保險槓)合於規定 。 十五、使用燃料為液化石油氣者,應檢附一個月內經合格工廠檢測合格之紀錄表。使用燃料 為壓縮天然氣者,應檢附一個月內經車輛專業技術研究機構依附件十三壓縮天然氣汽 車燃料系統定期檢驗規定檢驗之壓縮天然氣燃料系統定期檢驗合格紀錄表。 十六、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式大貨車、傾卸式半拖車及其貨廂應符合附件二十二規定。 十七、大客車尺度除全長、全寬、全高應符合第三十八條規定外,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三 十日以前新登記領照之大客車,其車身各部規格應符合附件六之二規定;中華民國九 十三年七月一日以後新登記領照之大客車,其車身各部規格應符合附件六之一規定; 雙節式大客車應符合附件六之三規定;市區雙層公車應符合附件六之四規定。 十八、總聯結重量及總重量在二十公噸以上之新登檢領照汽車,自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 十三日本規則修正發布施行日起,應裝設行車紀錄器;其為八公噸以上未滿二十公噸 之新登檢領照汽車,自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一日起,亦同。自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二月 一日起營業大客車應裝設行車紀錄器。並應檢附行車紀錄器經定期檢測合格之證明。 十九、應查驗罐槽車之罐槽體檢驗(查)合格之有效證明書。 二十、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框式半拖車及裝載砂石、土方且總重量在二十公噸以上之傾卸 框式大貨車,應依規定裝設載重計,其實施日期由交通部另定之。 二十一、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框式大貨車及半拖車,自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一月一日起,應 裝設合於規定之轉彎及倒車警報裝置。總聯結重量及總重量十二公噸以上大貨車、 總聯結重量三點五公噸以上拖車及總重量五公噸以上大客車,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九 年一月一日起,亦同。 二十二、幼童專用車及校車之車身左右兩側與後方車身標示之倒三角形黃色部分,自中華民 國九十一年一月一日起,應使用合於規定之反光識別材料。 二十三、幼童專用車之車身各部規格,應符合附件十二之規定。 二十四、營業大客車應檢附依法領有公司、商業或工廠登記證明文件之合法汽車修理業者出 具四個月內保養紀錄表(卡),其保養檢查項目如附件十六。 二十五、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一月一日起,各類車輛其所使用輪胎之胎面未磨損至中華民 國國家標準CNS 1431汽車用外胎(輪胎)標準或CNS 4959卡客車用翻修輪胎標準所 訂之任一胎面磨耗指示點。 二十六、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一月一日起,大客車與大貨車應裝設合於規定之行車視野輔 助系統或以下任一裝置: (一)左右兩側視野鏡頭及可顯示車身兩側影像之車內螢幕。 (二)於車輛右側裝設一個外部近側視鏡並於車輛右前側裝設雷v警示系統。 (三)可顯示車輛四周影像之環景顯示系統。 二十七、自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一月一日起,大客車電氣設備數量應與紀錄相符,初次登記 或增加電氣設備時,應出具電氣設備經依法領有公司、商業或工廠登記證明文件之 合法汽車(底盤)製造廠、汽車代理商、汽車車體(身)打造業或汽車修理業者出 具之檢查紀錄。

  • [附表]
  • 附件六之二-使用中及既有車型大客車車身各部規格規定

  • 附件十六-營業大客車保養紀錄表

  • [修正]
  • 第六十二條

    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不得參加汽車駕駛執照考驗: 一、受終身不得考領駕駛執照之處分。 二、受吊銷駕駛執照處分尚未屆滿限制報考期限。 三、受吊扣駕駛執照之處分尚未期滿。 四、已領有同等級駕駛執照。 五、曾依本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吊銷駕駛執照,未依本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完成酒駕防制教 育或酒癮治療。 汽車駕駛人受吊扣、吊銷駕駛執照處分尚未確定執行前,不得參加汽車駕駛執照之晉級考驗 ,如參加考驗取得高一級之駕駛執照資格者,該項資格於受執行吊扣或吊銷駕駛執照之處分 時,一併吊扣或吊銷,但持有機車駕駛執照報考小型汽車駕駛執照者,不在此限。

  • [修正]
  • 第六十三條

    申請汽車駕駛執照考驗者,均應先經體格檢查及體能測驗合格,並檢同下列文件向公路監理 機關報名: 一、汽車駕駛執照申請書。 二、本人最近二年內拍攝之一吋光面素色背景脫帽五官清晰正面半身彩色相片三張,並不得 使用合成相片。 三、具中華民國國籍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之我國國民,應檢附國民身分證、僑民居留證明或 其他有效之駕駛執照。 四、臺灣地區無戶籍之國民、外國人、大陸地區人民、香港或澳門居民,應檢附經許可停留 或居留六個月以上之證明(件)。 五、駕駛經歷證件。 六、曾依本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吊銷駕駛執照者,應檢附本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完成酒駕防 制教育或酒癮治療之證明(件)。 申請輕型或普通重型機車駕駛執照考驗者,免辦體能測驗。

  • [修正]
  • 第八十三條之二

    動力機械行駛於道路時,其駕駛人必須領有小型車以上之駕駛執照。但自中華民國九十六年 一月一日起,總重量逾三點五公噸之動力機械,其駕駛人應領有大貨車以上之駕駛執照;自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一月一日起,重型及大型重型之動力機械,其駕駛人應領有聯結車駕駛 執照。 動力機械行駛於道路時,除應依臨時通行證所核定之路線、時間、速限行駛外,並應遵守下 列規定: 一、遵守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之指示、警告、禁制規定,並服從交通指揮人員之指揮 。 二、動力機械牌證應懸掛固定於前後端之明顯適當位置;駕駛人並應攜帶臨時通行證。 三、在同向二車道以上之道路,應行駛於最外側車道。 四、應裝置符合規定之帶狀反光標識、輪廓邊界標識燈、照後鏡、照地鏡及防止捲入裝置; 於日間並應開啟頭燈及輪廓邊界標識燈。 五、大型重型動力機械或方向盤非在左側之重型動力機械,應配備標識前導及後衛之車輛隨 行。方向盤非在左側之普通動力機械,自中華民國一百十五年一月一日起,亦同。 六、應遵守本章汽車行駛管理各項規定。

  • [修正]
  • 第一百二十二條

    慢車之裝載,應依下列規定: 一、自行車不得附載坐人。但腳踏自行車或電動輔助自行車依規定附載一名幼童者,不在此 限。 二、自行車載物高度不得超過駕駛人肩部,重量不得超過二十公斤,長度不得伸出前輪,並 不得伸出車後一公尺,寬度不得超過車把手。 三、其他慢車載客不得超過二人。 四、其他慢車載重不得超過五百公斤,高度不得超過駕駛人肩部,寬度不得伸出車身兩側, 長度不得伸出車後二公尺。並不得附載乘客。 五、手拉(推)貨車載重不得超過一千公斤,高度自地面起不得超過二.五公尺,寬度不得 伸出車身兩側,連同載物全長不得超過四公尺。 六、獸力行駛車輛載重不得超過二千公斤,高度自地面起不得超過二.五公尺,寬度不得伸 出車身兩側,載物全長不得超過四公尺。 七、裝載容易滲漏、飛散、有惡臭氣味及危險性之貨物,應予嚴密封固或適當裝置。 八、裝載禽獸不得重疊或倒置。 九、裝載貨物應捆紮結實。 年滿十八歲駕駛人使用合格腳踏自行車或電動輔助自行車,並安裝合格兒童座椅之前座椅者 ,以附載一歲以上四歲以下且重量十五公斤以下幼童為限;其屬安裝後座椅者,以附載一歲 以上六歲以下且重量二十二公斤以下幼童為限。 腳踏自行車或電動輔助自行車應標示合格標章後始得依前項規定附載幼童行駛道路。 第二項所稱合格腳踏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及自行車兒童座椅係指符合附件二十三規定並 標示合格標章者。 附載幼童之腳踏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自行車兒童座椅製造商及進口商,應於其產品中 文使用說明書中加註附載幼童之相關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 [附表]
  • 附件二十三-附載幼童之腳踏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自行車兒童座椅申請測試及合格標章作業規定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