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字號:
法務部 102.05.10 法律字第10203503840號函
發文日期:
民國 102 年 05 月 10 日
要 旨:
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第 1、4、6、7 條等規定參照,該條例係以文物 「管理」為核心,而未及於文物之「處分」,故在符合立法意旨且未逾越 母法限度內,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 2 條所定管理事項似 不宜擴張及於文物之「處分」
主 旨:有關貴館依法執行「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於管理實務上發生處分 文物之法律適用疑義乙案,復如說明二至四,請查照參考。 說 明:一、復貴館 101 年 12 月 4 日國采字第 1010004545A 號函及 102 年 3 月 21 日國采字第 1020001054A 號函。 二、按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本條例)之制定,其立法意旨 係為強化總統、副總統文物(以下簡稱文物)之妥善管理,以貴館為 文物之專責管理機關,俾集中典藏、維護及管理文物,避免文物散落 於各機關,及相關文物管理法規因規範位階偏低,難以拘束其他相關 機關等情形(92 年 12 月 24 日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 1679 號委員提案第 5205 號之 1 參照)。貴館依本條例第 9 條授權, 訂定本條例施行細則,其內容係在符合立法意旨且未逾越母法規定之 前提下,就執行法律有關之解釋性、補充性、細節性、技術性事項加 以規定(本條例施行細則總說明參照)。又本條例施行細則第 2 條 明定,「管理」係指文物之蒐集與典藏、文物之整理與建檔、文物之 保存維護(含保存環境、保存方法、日常維護、修護及運送等)、文 物之研究、文物之展示及推廣教育、緊急應變計畫之擬定,及其他文 物管理維護事項。 三、本件來函所詢事項,揆諸本條例相關規定及其立法意旨,係以文物之 「管理」為核心(本條例第 1 條、第 4 條、第 6 條、第 7 條 等規定參照),而未及於文物之「處分」,在符合立法意旨且未逾越 母法規定之限度內,本條例施行細則第 2 條所定管理之事項,似不 宜擴張及於文物之「處分」。惟就來函說明四所述,貴館擬參考相關 博物館或典藏機構之「處置」方式,除「作義賣將所得轉贈公益團體 」,因涉及「處分」而不宜增訂於本條例施行細則第 2 條外,其他 如作為推廣教育品使用、作修護實驗使用、或移交其他公立博物館等 ,是否得認係合於本條例施行細則第 2 條第 5 款「文物之展示及 推廣教育」、第 7 款「其他文物管理維護事項」等,而得納入文物 「管理」之範疇,似可斟酌。 四、次按行政程序法第 159 條規定,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或長官對屬 官,就關於業務之處理方式,得依其權限或職權訂定非直接對外發生 法規範效力之一般、抽象之行政規則。本條例及本條例施行細則縱未 就文物之「處分」設有規定,貴館仍得本於職權及規範業務處理方式 之必要,在不牴觸財產、物品相關法令(例如國有財產法)之前提下 ,訂定行政規則(例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註銷與處置作業要 點、國立臺灣文學館藏品註銷作業要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品 註銷與處置作業規定等參照),併予敘明。 正 本:國史館 副 本:本部資訊處(第 2 類)、本部法律事務司(3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