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字號:
文化部 107.07.11 文授資局綜字第1073007837號
發文日期:
民國 107 年 07 月 11 日
要 旨:
主管機關對於建物指定為古蹟案之審查與決定,係屬主管機關之職權事項 ,不以人民提報為前提
主 旨:有關文化資產保存法第 14 條提報列冊追蹤與同法第 20 條暫定古蹟規定 疑義 說 明:一、略。 二、按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第 14 條規定:「(第 1 項 )主管機關應定期普查或接受個人、團體提報具古蹟、歷史建築、紀 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價值者之內容及範圍,並依法定程序審查,列冊 追蹤。」、「(第 3 項)經第 1 項列冊追蹤者,主管機關得依第 17 條至第 19 條所定審查程序辦理。」,個人或團體依文資法第 1 4 條向主管機關提報具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價值 者之內容及範圍時,主管機關應依同法施行細則第 15 條規定審查程 序辦理後,建立檔案列冊處理,以利後續追蹤。又,個人或團體之提 報僅係促請主管機關發動審查程序之事實行為,主管機關列冊與否之 決定,對外並不發生法律效果(最高行政法院 99 年度裁字第 1789 號裁判意旨參照)。 三、次按,依文資法第 17 條規定:「古蹟…由各級主管機關審查指定後 ,辦理公告。」、同法第 18 、19 條規定,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 聚落建築群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審查登錄後,辦理公告(文 資法第 46 、61、67、81、91 條亦同規定)。雖主管機關業依文資 法第 14 條接受個人或團體提報具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 建築群價值者之內容及範圍,惟仍得參酌現場勘查訪視結果、個案標 的實際情況與提報內容完整性,本職權依同法第 17 、18 或 19 條 規定逕行進入文化資產指定或登錄之審議程序。 四、再按,依文資法第 20 條第 2 項規定:「未進入前項審議程序前, 遇有緊急情況時,主管機關得逕列為暫定古蹟…」、同條第 3 項規 定:「暫定古蹟於審議期間內視同古蹟,應予以管理維護;其審議期 間以 6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延長一次。主管機關應於期限內完成審 議,期滿失其暫定古蹟之效力。」,是以,於個人、團體提報後,倘 該個案遇有緊急情況者,主管機關自得另依暫定古蹟條件及程序辦法 相關規定程序辦理,評估是否逕列為暫定古蹟。 五、綜上,主管機關對於建物指定為古蹟案之審查與決定,係基於公益目 的而依法定程序,本於職權為之,有關古蹟指定審查程序之發動,依 法屬主管機關之職權事項,不以人民(包括所有權人)提報為前提( 最高行政法院判決 105 年度判字第 168 號判決參照),且依行政 程序法第 34 條前段規定「行政程序之開始,由行政機關依職權定之 。」,準此,無論主管機關是否依文資法第 14 條接受個人或團體提 報,均得本職權依文資法第 17 至 19 條規定啟動或因前述依同法第 20 條第 2 項規定逕列為暫定古蹟後,進行文化資產指定登錄之審 議程序,並不因未經列冊追蹤審查程序即不得為文化資產之指定或登 錄審議。 六、另為協助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 、聚落建築群等之列冊追蹤審查與釐清相關程序疑義,本部文化資產 局訂有「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史蹟、文化景觀 列冊追蹤作業注意事項」,並予提供貴會酌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