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發文字號:
國家發展委員會 110.08.19 發法字第1100014805號
發文日期:
民國 110 年 08 月 19 日
要  旨:
行政機關基於行政裁罰之特定目的,於執行勞資爭議調解之裁罰法定職務
必要範圍內,向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蒐集取得勞工之身分證統一編號個人資
料,係屬特定目的外利用行為,須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第 16 條但書所列
各款情形之一始得為之
主    旨:有關貴局向勞動部勞工保險局(下稱勞保局)蒐集個人資料一事,復如說
          明,請查照。
說    明:一、依法務部 110  年 7  月 26 日法律決字第 11000129360  號書函轉
              貴局 110  年 7  月 23 日南市勞資字第 1100874292 號函辦理。
          二、按個資法第 15 條規定:「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蒐集或處理,…應
              有特定目的,並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一、執行法定職務必要範圍內
              。…」,同法第 16 條規定:「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利用,…應於
              執行法定職務必要範圍內為之,並與蒐集之特定目的相符。但有下列
              情形之一者,得為特定目的外之利用:…二、為…增進公共利益所必
              要。…」。
          三、按勞資爭議處理法第 63 條第 3  項規定:「勞資雙方當事人無正當
              理由未依通知出席調解會議者,處新臺幣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鍰
              。」、行政程序法第 40 條規定:「行政機關基於調查事實及證據之
              必要,得要求當事人或第三人提供必要之文書、資料或物品。」;同
              法第 96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行政處分以書面為之者,應記
              載下列事項:一、處分相對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別、身分證統
              一號碼…」,倘貴局基於行政裁罰之特定目的,於執行上開勞資爭議
              調解之裁罰法定職務必要範圍內,向勞工本人或第三人蒐集取得勞工
              之身分證統一編號個人資料,雖符合上開個資法第 15 條第 1  款規
              定,惟若請勞保局提供上開個人資料,該局原係基於勞工保險之特定
              目的,為執行法定職務,蒐集民眾之身分證統一編號等個人資料,如
              將該等資料提供予貴局作為行政裁罰使用,屬特定目的外利用行為,
              須符合個資法第 16 條但書所列各款情形之一,始得為之。又個資法
              第 16 條但書第 2  款規定之「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係指社會不
              特定多數人可以分享之利益,且以必要者為限(法務部 107  年 6
              月 29 日法律字第 10703507780  號函釋、107 年 9  月 4  日法律
              字第 10703513160  號函釋參照),然依個資法規定得為特定目的外
              利用者,僅係限制利用之解除,然此並非等同課予勞保局對外提供之
              法定義務(行政程序法第 40 條規定為當事人或第三人之協力負擔,
              亦未課予當事人或第三人提供之法定義務),勞保局無配合提供之法
              定義務、能否拒絕提供,尚須視其他行政法規有無特別規定,個資法
              對此並無相關規範。查貴局來函附件顯示,勞保局曾以 109  年 11
              月 30 日保費資字第 10913626840  號函表示略以:依行政程序法第
               19 條第 4  項第 1  款規定拒絕行政協助,準此,亦請貴局注意同
              法同條第 6  項後段規定:「…。請求協助機關對此有異議時,由其
              共同上級機關決定之,無共同上級機關時,由被請求機關之上級機關
              決定之。」。
正    本:臺南市政府勞工局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