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字號:
法務部 114.05.06 法律字第11403502100號函
發文日期:
民國 114 年 05 月 06 日
要 旨:
法務部就有關依「臺灣省縣市長鄉鎮縣轄市長退職酬勞金給與辦法」請領 退職酬勞金,涉有請求權時效疑義一案之說明
主 旨:有關南投縣仁愛鄉第 15 屆、第 16 屆鄉長及第 18 屆代理鄉長張○○擬 依「臺灣省縣市長鄉鎮縣轄市長退職酬勞金給與辦法」請領退職酬勞金, 涉有請求權時效疑義一案,復如說明二至四,請查照。 說 明:一、復貴部 114 年 1 月 24 日台內民字第 1140003204 號函。 二、按 102 年 5 月 24 日修正施行之行政程序法第 131 條規定:「 公法上之請求權,於請求權人為行政機關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 5 年間不行使而消滅;於請求權人為人民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 10 年間不行使而消滅(第 1 項)。公法上請求權,因時效完成而 當然消滅(第 2 項)。……。」查縣、市長、鄉、鎮、縣轄市長於 依「臺灣省縣市長鄉鎮縣轄市長退職酬勞金給與辦法」(下稱本辦法 )第 2 條第 1 項第 1 款所定任期屆滿,且無本辦法第 6 條規 定之情形者,得請領退職酬勞金。又本辦法第 5 條規定:「請領退 職酬勞金之權利,自退職之次月起,經過 3 年不行使而消滅。但因 不可抗力之事由,致不能行使者,自該請求權可行使時起算。」有關 請領退職酬勞金之權利,於連選連任之地方行政首長,應自第 2 屆 任期屆滿之次月起算,並得分屆申領,業經貴部 96 年 8 月 31 日 內授中氏字第 0960722755 號函說明二及 96 年 7 月 17 日研商「 有關連任民選首長因任期內涉及刑案經判決確定,可否分屆申領退職 酬勞金疑義案會議」決議表示意見在案。是以,本件張君連任第 15 屆及第 16 屆鄉長,其請領退職酬勞金之權利應自第 16 屆任期(99 年 3 月 1 日至 103 年 12 月 24 日)屆滿之次月起算,且因上 開本辦法第 5 條有關請領退職酬勞金之時效規定,並非本法第 131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之「除法律有特別規定」之情形(本部 94 年 12 月 12 日法律字第 0940044805 號函參照),故應適用前開 102 年 5 月 24 日修正施行之行政程序法第 131 條第 1 項規定,因 10 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三、另依本辦法第 6 條規定:「縣、市長、鄉、鎮、縣轄市長於任期內 或奉令延長任期期間內,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喪失其請領退職酬勞金 之權利:……二、犯內亂罪、外患罪或懲治叛亂條例之罪,經判刑確 定者。三、服公務因貪污行為經判刑確定者。四、犯第二款、第三款 以外之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判決確定,而未受緩刑之宣告或未執 行易科罰金者。……。」第 8 條第 3 項規定:「第一項請領退職 酬勞金人員,因任期內或任期奉令延長期間內之犯罪行為,在刑事訴 訟終結前,其退職酬勞金應暫緩發給。」又依來函說明三所揭貴部 108 年 5 月 28 日台內民字第 1080034549 號函略以:「民選地方 行政首長於任內涉案,經法院判刑確定同時宣告緩刑,其於緩刑期間 ,退職酬勞金之請領應依本辦法第 8 條第 3 項之規定,暫緩發給 ,俟其暫緩發給要件消滅且尚無本辦法第 6 條規定喪失請領之情形 時,始得依規定申請退職酬勞金。」又查有司法實務見解引述貴部 102 年 11 月 18 日內授中民字第 1025036915 號函釋,認為於任期 或任期延長期間之犯罪行為,如經判決確定無本辦法第 6 條規定之 喪失請領情形,其請領退職酬勞金時效之起算日,應自刑事訴訟終結 確定之日起算(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105 年度訴字第 1267 號裁定理 由參照)。 四、關於本件來函所詢張君之鄉長退職酬勞金請求權時效相關疑義,仍請 貴部依上開說明與貴部 102 年 11 月 18 日及 108 年 5 月 28 日函之意旨,就具體個案事實本於權責審認之。 正 本:內政部 副 本:本部資訊處(第 1 類、第 2 類)、本部法律事務司(4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