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字號:
內政部 99.02.27 台內中民字第0930720770號函
發文日期:
民國 99 年 02 月 27 日
要 旨:
有關鄉民代表會前代表因犯罪,經判處褫奪公權確定而解除職權,需追繳
其費用支給及禠奪公權發生效力之日等疑義
全文內容:請釋有關鄉民代表會前代表因妨害投票罪,經判處有期徒刑參月,褫奪公
權壹年確定而受解除職權,須追繳其費用支給及褫奪公權發生效力之日等
疑義案
一、按刑事訴訟法第 456 條規定:裁判除關於保安處分者外,於確定後
執行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不在此限。及刑法第 45 條復規定:刑期
自裁判確定之日起算。裁判雖經確定,其尚未受拘禁之日數,不算入
刑期內。此即所謂「判決效力」-確定力與執行力。從而,司法實務
之見解,認為褫奪公權在判決確定時,即已發生效力。參以刑法第 3
6 條規定:褫奪公權者,褫奪左列資格:(一)、為公務員之資格。
(二)、公職候選人之資格。(三)、行使選舉、罷免、創制、複決
四權之資格。地方制度法第 79 條第 1 項第 7 款乃配合規定:褫
奪公權尚未復權者,為地方公職人員解除職務或職權之法定原因。有
關機關自應依法行政。而前代表對其本人所涉刑事案件及法院判決情
形,應知之甚明,有關費用之追繳,對其而言,並無不公。
二、又行政院 60 年 12 月 27 日台內 12524 號令略以:「按受刑人在
徒刑執行中自由己受限制,其不得行使公權事屬當然,故無另予褫奪
公權之必要,惟在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或赦免之後,如仍須限制其公權
之行使,即非以法律明文加以規定不可,刑法 37 條第 4 項所以規
定『依第 2 項宣告褫奪公權者,自主刑執行完畢或赦免之日起算。
』者即屬此意,初非謂該受刑人在執行完畢或赦免之前猶有行使公權
之餘地,司法院院字第 2494 號解釋所謂因犯罪經宣告褫奪公權者,
自判決確定時起,不得行使選舉權,其旨趣亦同。」,準此,揆探上
開刑法 37 條第 4 項立法目的,並無延長褫奪公權期間之疑慮。
三、又地方制度法第 78 條自治監督機關停止職務之行使及第 79 條自治
監督機關解除職權之行使,係本於行政權之作用,依法行政,具主動
性及積極性,尤以涉有刑案須司法機關協助時,本部除建議司法院通
函所屬法院,注意將判決結果,通知各該自治監督機關,俾能適時辦
理解職事宜外,也曾通函敦促各地方議會及政府對民選公職人涉有刑
事案件仍應主動隨時與該管司法機關密切聯繫,俾資適時依規定處理
。(參見本部 90 年 3 月 1 日台 90 內中民字第 9081392 號函
),貴府函為司法怠惰之後果由行政機關承擔之意見,並非允當。此
外,本部每年均開辦有關地方制度法等相關專業課程研習,為增進同
仁對上開法令實務作業,建議貴府同仁應踴躍報名參加,期以增加業
務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