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相關法條

內政部 91.10.25 台內民字第0910006856號函
中央法規
  • 第 34 條
    直轄市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會議,除每屆成立大 會外,定期會每六個月開會一次,由議長、主席召集之,議長、主席如未 依法召集時,由副議長、副主席召集之;副議長、副主席亦不依法召集時 ,由過半數議員、代表互推一人召集之。每次會期包括例假日或停會在內 ,依下列規定: 一、直轄市議會不得超過七十日。 二、縣 (市) 議會議員總額四十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三十日;四十一人以 上者不得超過四十日。 三、鄉 (鎮、市) 民代表會代表總額二十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二日;二 十一人以上者,不得超過十六日。 前項每年審議總預算之定期會,會期屆滿而議案尚未議畢或有其他必要時 ,得應直轄市長、縣 (市) 長、鄉 (鎮、市) 長之要求,或由議長、主席 或議員、代表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提經大會決議延長會期。延長之會期, 直轄市議會不得超過十日,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不得超 過五日,並不得作為質詢之用。 直轄市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遇有下列情事之一時 ,得召集臨時會: 一、直轄市長、縣 (市) 長、鄉 (鎮、市) 長之請求。 二、議長、主席請求或議員、代表三分之一以上之請求。 三、有第三十九條第四項之情事時。 前項臨時會之召開,議長、主席應於十日內為之,其會期包括例假日或停 會在內,直轄市議會每次不得超過十日,每十二個月不得多於八次;縣 ( 市) 議會每次不得超過五日,每十二個月不得多於六次;鄉 (鎮、市) 民 代表會每次不得超過三日,每十二個月不得多於五次。但有第三十九條第 四項之情事時,不在此限。
  • 第 39 條
    直轄市政府對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十款之議決案,如認為窒礙 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直轄市政府三十日內,就窒礙難行部分敘明理 由送請直轄市議會覆議。第八款及第九款之議決案,如執行有困難時,應 敘明理由函復直轄市議會。 縣 (市) 政府對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十款之議決案,如認為窒 礙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縣 (市) 政府三十日內,就窒礙難行部分敘 明理由送請縣 (市) 議會覆議。第八款及第九款之議決案,如執行有困難 時,應敘明理由函復縣 (市) 議會。 鄉 (鎮、市) 公所對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十款之議決案,如認 為窒礙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鄉 (鎮、市) 公所三十日內,就窒礙難 行部分敘明理由送請鄉 (鎮、市) 民代表會覆議。第八款及第九款之議決 案,如執行有困難時,應敘明理由函復鄉 (鎮、市) 民代表會。 直轄市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對於直轄市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移送之覆議案,應於送達十五日內作成決 議。如為休會期間,應於七日內召集臨時會,並於開議三日內作成決議。 覆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覆議時,如有出席議員、代表三分之 二維持原議決案,直轄市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應即接 受該決議。但有第四十條第五項或第四十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之情事 者,不在此限。 直轄市、縣 (市) 、鄉 (鎮、市) 預算案之覆議案,如原決議失效,直轄 市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應就直轄市政府、縣 (市 ) 政府、鄉 (鎮、市) 公所原提案重行議決,並不得再為相同之決議,各 該行政機關亦不得再提覆議。
  • 第 18 條
    直轄市議會、縣 (市) 議會議長、副議長,鄉 (鎮、市) 民代表會主席、 副主席辭職、去職或死亡,直轄市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 代表會應即分別報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備查,並函知直轄市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 直轄市議會、縣 (市) 議會議長、副議長,鄉 (鎮、市) 民代表會主席、 副主席出缺時,分別由直轄市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 會議決補選之。議長、副議長,主席、副主席同時出缺時,分別由行政院 、內政部、縣政府指定議員、代表一人暫行議長、主席職務,並於備查之 日起三十日內召集臨時會,分別補選之。 直轄市議會、縣 (市) 議會議長、鄉 (鎮、市) 民代表會主席辭職或去職 ,應辦理移交,未辦理移交或死亡者,由副議長、副主席代辦移交。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