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 112.02.01 法律字第11203501620號函
中央法規
- 訴願法(民國 101 年 06 月 27 日)
-
第 13 條原行政處分機關之認定,以實施行政處分時之名義為準。但上級機關本於 法定職權所為之行政處分,交由下級機關執行者,以該上級機關為原行政 處分機關。
- 行政程序法(民國 110 年 01 月 20 日)
-
第 92 條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 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 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 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 都市計畫法(民國 110 年 05 月 26 日)
-
第 27 條都市計畫經發布實施後,遇有下列情事之一時,當地直轄市、縣(市)政 府或鄉、鎮、縣轄市公所,應視實際情況迅行變更: 一、因戰爭、地震、水災、風災、火災或其他重大事變遭受損壞時。 二、為避免重大災害之發生時。 三、為適應國防或經濟發展之需要時。 四、為配合中央、直轄市或縣(市)興建之重大設施時。 前項都市計畫之變更,內政部或縣(市)政府得指定各該原擬定之機關限 期為之,必要時,並得逕為變更。
-
第 82 條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對於內政部核定之主要計畫、細部計畫,如有申請 復議之必要時,應於接到核定公文之日起一個月內提出,並以一次為限; 經內政部復議仍維持原核定計畫時,應依第二十一條之規定即予發布實施 。
- 公務人員考績法(民國 96 年 03 月 21 日)
-
第 14 條各機關對於公務人員之考績,應由主管人員就考績表項目評擬,遞送考績 委員會初核,機關長官覆核,經由主管機關或授權之所屬機關核定,送銓 敘部銓敘審定。但非於年終辦理之另予考績或長官僅有一級,或因特殊情 形報經上級機關核准不設置考績委員會時,除考績免職人員應送經上級機 關考績委員會考核外,得逕由其長官考核。 考績委員會對於考績案件,認為有疑義時,得調閱有關考核紀錄及案卷, 並得向有關人員查詢。 考績委員會對於擬予考績列丁等及一次記二大過人員,處分前應給予當事 人陳述及申辯之機會。 第一項所稱主管機關為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五院、各部(會、處、局 、署與同層級之機關)、省政府、省諮議會、直轄市政府、直轄市議會、 縣(市)政府及縣(市)議會。
-
第 19 條各機關辦理考績人員如有不公或徇私舞弊情事時,其主管機關應查明責任 予以懲處,並通知原考績機關對受考人重加考績。
- 公務人員考績法施行細則(民國 110 年 07 月 30 日)
-
第 21 條年終考績案經各核定機關核定後,送達期限,由銓敘部按照實際情形規定 之,至遲不得逾次年三月。但依第二條第一項規定展期辦理者,不在此限 。 上級機關核轉或核定下級機關考績案時,如發現其有違反考績法規情事者 ,應退還原考績機關另為適法之處理。 各機關考績案經核定機關核定送銓敘部銓敘審定後,應以書面通知受考人 。考績列丁等或專案考績一次記二大過免職者,應附記處分理由及不服處 分者提起救濟之方法、期間、受理機關等相關規定。
-
第 22 條銓敘部依本法第十六條規定或核定機關依前條第二項規定,對公務人員考 績案,如發現有違反考績法規情事,於退還原考績機關另為適法之處理時 ,或核定機關依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查明各機關辦理考績人員有不公或徇 私舞弊情事,通知原考績機關對受考人重行考績時,原考績機關應於文到 十五日內處理。逾限不處理或未依相關規定處理者,核定機關得調卷或派 員查核;對其考績等次、分數或獎懲,並得逕予變更。
- 公務人員保障法(民國 111 年 06 月 22 日)
-
第 28 條原處分機關之認定,以實施行政處分時之名義為準。但上級機關本於法定 職權所為行政處分,交由下級機關執行者,以該上級機關為原處分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