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裁判字號:
臺灣高等法院 93年度上國易字第15號 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案由摘要:
國家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93年度上國易字第15號
  上  訴  人  郭○○
  訴訟代理人  劉添錫律師
  被  上訴人  台北縣新店地政事務所
  法定代理人  李○○
  訴訟代理人  劉○○
              曾○○
當事人間請求國家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93 年 7  月 15 日台灣台北地方
法院 93 年度國字第3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於 94 年 10 月 11 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駁回上訴人下開第二項之訴部分,並訴訟費用之裁判均廢棄。
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新台幣玖萬貳仟叁佰肆拾柒元及自九十三年四月七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其餘上訴駁回。
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百分之九,餘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部分:
(一)本件被上訴人法定代理人原為林○○,於本院審理中變更為吳○○,嗣又變更
      為李○○,有台北縣政府令可考(見本院卷第 19 頁),經具狀聲明承受訴訟
      ,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又上訴人於民國 92 年 10 月 8  日向被上訴人為賠償之請求,嗣經被上訴人
      於 92 年 11 月 10 日拒絕賠償,有被上訴人拒絕賠償理由書影本可稽(見原
      審卷第 5 頁至第 7 頁),是上訴人提起本件國家賠償請求,符合國家賠償法
      第 10 條、第 11 條第 1 項規定。
二、上訴人主張略以:台北縣深坑鄉○○○段深坑小段 41 之 1  地號土地(重測後
    為埔新段 1013 地號)(下稱系爭土地)於 76 年間業經台灣台北地方法院 76
    年度民執字第 1327 號查封,惟被上訴人因作業疏忽漏為前開查封註記。訴外人
    黃○○於 83 年 8 月 5 日為向上訴人借款新台幣(下同)101 萬元,即以其所
    有之系爭土地及同小段 41 之 4、64  地號(重測後為埔新段 1092、1092-1、
    1126  地號)土地應有部分各 1/16 提供上訴人設定抵押權,並經被上訴人登記
    在案。上訴人係信賴前開抵押權之登記效力始借款予黃○○,惟系爭土地因已為
    查封於 86 年間被拍賣,由訴外人謝○○拍定,被上訴人並以北縣店地字第
    0910015838  號塗銷前揭上訴人所設定之抵押權。嗣因黃○○未依約清償前開債
    務,上訴人只能就前開 41 之 4  及 64 地號土地聲請強制執行拍賣,並因無人
    應買由上訴人依拍賣底價 34 萬元承受,上訴人受有實際損害 66 萬元。上訴人
    係考量系爭土地較同段 64 及 41 之 4  地號土地大,並為空地,價值較高,且
    前開土地合併使用亦較有價值,為取得系爭土地之抵押權始借 101  萬元予黃○
    ○,足見上訴人之損失已超過 100 萬元,爰依國家賠償第 2 條第 2  項規定請
    求被上訴人賠償前開損害等語(原法院判決上訴人敗訴,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
    。並上訴聲明:(一)原判決廢棄。(二)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賠償上訴人
    100 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上訴人之翌日起至清償之日止按年息 5%計算之
    利息。(三)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
三、被上訴人則以:系爭土地於 76 年 4  月 1  日雖經台北地院以北院立民執字第
    70707 號函囑託被上訴人辦理查封登記在案,惟該查封註記被上訴人在 78 年間
    辦理地籍資料電腦建檔時遺漏轉載,其始於 83 年 8 月 5 日仍受理上訴人與黃
    ○○間就系爭土地之最高限額 100  萬元的抵押權設定登記。惟被上訴人為補救
    此項漏載,於 86 年及 91 年間已函知法院前揭情事,並請法院衡量系爭抵押權
    得否參加分配後辦理塗銷,經法院函覆系爭抵押權不參加分配,後系爭土地之拍
    定人謝○○訴請法院判決撤銷系爭土地之抵押權,並據此申請塗銷系爭抵押權登
    記,被上訴人始為塗銷。黃○○未依約清償債務與被上訴人漏列查封登記無因果
    關係,況上訴人之債權並不因此受有未能受償之損害,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負損
    害賠償責任,實無理由。退萬步言,上訴人亦應先對黃○○追償,且上訴人與黃
    ○○於抵押權設定契約書中已約定「抵押物不足清償時債務人願意提供其他財產
    補足為止」云云,上訴人亦應先要求黃○○提供其他財產補足,仍無法受償時,
    始依土地法第 68 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賠償。況被上訴人應賠償之金額亦應以埔
    新段 1092、1092-1、1126 地號土地之拍定價額 34 萬元與其公告現值總價之比
    例(340000 ÷611156 = 0.5563) 為計算基礎,再按系爭土地現在公告現值總
    價 28 萬 2328 元,依前開比例計算,其可能之拍賣價金為 15 萬 7059 元(
    282328 × 0.5563 ),再扣除應由黃○○負擔之土地增值稅 6 萬 4712 元,上
    訴人所得請求之賠償金額應以 9 萬 2347 元為合理。又土地法第 68  條規定為
    國家賠償法之特別規定,被上訴人依該規定所須負之損害賠償範圍以不超過受損
    害時之價值為限,就受害人依通常情形可預期利益之損失則不得請求賠償,故上
    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應賠償「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起清償之日止年息 5
    %計算之利息」,並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並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四、兩造不爭執事實:
(一)系爭深坑小段 41 之 1  地號土地早於 76 年間經原法院另案以北院立民執字
      第 7077 號函囑託辦理查封登記,詎該查封註記被上訴人於 78 年間因辦理地
      籍資料電腦建檔時遺漏轉載,致 83 年 8  月間訴外人黃○○提供其所有系爭
      深坑小段 41 之 1 土地及另 41 之 4、64 地號二筆土地應有部分各 16 分之
      1 予上訴人抵押權設定,並經被上訴人受理登記在案。
(二)被上訴人曾於 86 年及 91 年間函知法院,請法院衡量系爭抵押權得參加分配
      後辦理塗銷,惟未受法院認可,系爭土地經強制執行後由訴外人謝○○拍定,
      並訴請法院判決撤銷系爭土地之抵押權登記並經塗銷確定。
(三)上訴人聲請強制執行拍賣訴外人黃○○所有同小段 41 之 4、64  地號土地,
      因無人應買由上訴人依拍賣底價 34 萬元承受。
五、本件兩造爭點為(一)上訴人是否因被上訴人遺漏轉載系爭土地之查封註記致受
    損害?(二)上訴人得請求賠償之金額若干?茲分述如下:
(一)上訴人因被上訴人之遺漏轉載致受有損害:按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
      ,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者,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公務員
      怠於執行職務,致人民自由或權利遭受損害者亦同。國家損害賠償,本法及民
      法以外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因登記錯誤遺漏或虛偽致受損
      害者,由該地政機關負損害賠償責任,國家賠償法第 2  條第 2 項、第 6 條
      及土地法第 68 條分別定有明文。查上訴人主張因被上訴人對系爭土地遺漏查
      封登記之註記,致渠誤以為可設定抵押權而借款予訴外人黃○○,嗣系爭土地
      執行拍賣後抵押權遭拍定人謝○○訴請撤銷並塗銷一節,為被上訴人所不爭執
      ,因債權經抵押權擔保後有優先受償之權利,為一般出借款項所考量之最重要
      因素,是上訴人主張如黃○○未持系爭土地為擔保,上訴人不可能將錢借給黃
      ○○等情,衡諸社會經驗法則為可採。嗣後借款人黃○○借款未還,同時由黃
      ○○提供設定抵押之深坑小段 41 之 4 及 64 地號土地經上訴人強制執行拍
      賣僅獲償 34 萬元,不能獲得原借款金額滿足之清償,則上訴人其餘未獲償部
      分債權雖然存在,然供為擔保之系爭土地因抵押權被塗銷而無法依據抵押權主
      張拍賣並優先受償;又上訴人與黃○○之抵押權設定契約書約定事項內固載有
      「抵押物不足清償時債務人願意提供其他財產補足為止」等語,但上訴人查無
      黃○○其他財產供執行,被上訴人又未證明上訴人能執行黃○○之其他財產而
      獲償,上訴人因此自受有損害。按實行拍賣抵押物為債權獲償最直接方法,上
      訴人因抵押權被塗銷而不能獲償,被上訴人之疏失與上訴人之損害自有因果關
      係。
(二)上訴人得請求賠償之金額:
      ⒈上訴人雖主張系爭 41 之 1 地號土地為素地,價值較同屬共同擔保品之 41
        之 4  及 64 地號土地為高,因被上訴人遺漏查封登記,導致拍賣標的物減
        少而受損,其餘損失應全部由被上訴人負責等語。但查系爭土地為住宅區,
        94 年土地公告現值每平方公尺為 3 萬 7500 元,同屬共同擔保品之 41 之
        4 及 64 地號土地則為商業區,94  年土地公告現值每平方公尺為 5  萬
        7500  元,則系爭土地並未較同屬擔保品之其他土地更具價值,故上訴人上
        揭主張並非可採。本院認為系爭土地未能併同拍賣之損失,應按已拍賣土地
        之價格,再按各土地公告現值總價之比例計算其損害金額。按原深坑小段
        41 之 4 及 64 地號經重測為埔新段 1092、1092-1、1126 地號,該部分土
        地 94 年公告現值總價為 61 萬 1158 元【(1092 地號公告現值 57500 元
        /㎡×面積 41.49 ㎡ +0000-0 地號公告現值 37500 元/㎡×面積 28.89
        ㎡ +1126  地號公告現值 57500 元/㎡×面積 109.73 ㎡ = 0000000 元)
        × 1/16 (應有部分為 1/16)= 611157.8,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因上
        揭土地最終承受價為 34 萬元,與公告現值總價之比例為 0.5563 (340000
        ÷611158 = 0.5563)。則系爭 41 之 1  地號可能之拍定價格為 15 萬
        7059 元【土地公告現值全部金額 282328 元(土地公告現值 37500 元/m2
        ×面積 120.46m2 ×應有部分 1/16=282328 元)×可能之拍定比例 0.5563
        =157059 元】,再扣除應由債務人負擔之土地增值稅 64712  元,則上訴人
        受損害金額為 9  萬 2347 元(000000-00000 = 92347),為得請求賠償
        金額。
      ⒉至於被上訴人抗辯應以系爭土地 86 年經台北地院執行處拍賣價額 4  萬元
        為計算一節,因上訴人所受損害為系爭土地因被上訴人疏失致抵押權被塗銷
        不能併同拍賣獲償,自應以同屬共同擔保品之其他土地被拍賣時即 94 年 8
        月 18 日為損害之計算時點,被上訴人此部分所辯並非可採。又被上訴人雖
        辯以土地法第 68 條規定「因登記錯誤遺漏或虛偽致受損害者,由該地政機
        關負損害賠償責任。」「損害賠償以不得超過受損害時之價值為限」,主張
        上訴人不得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清算之利息云云,惟按民法第 213
        條第 2  項規定「因損害賠償回復原狀而應給付金錢者,自損害發生時起,
        加給利息。」,上訴人訴請被上訴人賠償因漏為註記系爭土地已經查封登記
        造成之損害,屬於金錢賠償,其並訴請被上訴人應賠償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起至清償之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
六、綜上所述,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賠償 9  萬 2347 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
    93  年 4 月 7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部分,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逾此所為請求,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就上開應准許部分,為
    上訴人敗訴之判決,尚有未洽,上訴意旨求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廢
    棄改判如主文第 1、2 項所示。至於上訴人之請求不應准許部分,原判決為上訴
    人敗訴之判決,經核於法並無不合,上訴意旨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
    此部分上訴。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 450  條、第
    449 條第 1  項、第 79 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0      月      25      日
                  民事第 7庭  審判長法  官  鄭三源
                                    法  官  周美月
                                    法  官  黃嘉烈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0      月      26      日
                                    書記官  倪淑芳
資料來源: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判書彙編(94年1月至12月版)第 1170-1175 頁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第一、二審法院 民事裁判選輯(94年版)第 80-85 頁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