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行政法院 97年度判字第953號 行政判決
中央法規
- 行政程序法(民國 94 年 12 月 28 日)
-
第 36 條行政機關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不受當事人主張之拘束,對當事人有利及不 利事項一律注意。
- 行政訴訟法(民國 96 年 07 月 04 日)
-
第 8 條人民與中央或地方機關間,因公法上原因發生財產上之給付或請求作成行 政處分以外之其他非財產上之給付,得提起給付訴訟。因公法上契約發生 之給付,亦同。 前項給付訴訟之裁判,以行政處分應否撤銷為據者,應於依第四條第一項 或第三項提起撤銷訴訟時,併為請求。原告未為請求者,審判長應告以得 為請求。 除別有規定外,給付訴訟以高等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
第 98 條訴訟費用指裁判費及其他進行訴訟之必要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但 為第一百九十八條之判決時,由被告負擔。 起訴,按件徵收裁判費新臺幣四千元。適用簡易訴訟程序之事件,徵收裁 判費新臺幣二千元。
-
第 255 條最高行政法院認上訴為無理由者,應為駁回之判決。 原判決依其理由雖屬不當,而依其他理由認為正當者,應以上訴為無理由 。
-
第 256 條最高行政法院認上訴為有理由者,就該部分應廢棄原判決。 因違背訴訟程序之規定廢棄原判決者,其違背之訴訟程序部分,視為亦經 廢棄。
-
第 259 條經廢棄原判決而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最高行政法院應就該事件自為判 決: 一、因其於確定之事實或依法得斟酌之事實,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廢棄 原判決,而事件已可依該事實為裁判者。 二、因事件不屬行政法院之權限,而廢棄原判決者。 三、依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一項行言詞辯論者。
- 民法(民國 97 年 05 月 23 日)
-
第 759 條因繼承、強制執行、公用徵收或法院之判決,於登記前已取得不動產物權 者,非經登記,不得處分其物權。
- 土地法(民國 95 年 06 月 14 日)
-
第 43 條依本法所為之登記,有絕對效力。
-
第 208 條國家因左列公共事業之需要,得依本法之規定,征收私有土地。但征收之 範圍,應以其事業所必需者為限。 一、國防設備。 二、交通事業。 三、公用事業。 四、水利事業。 五、公共衛生。 六、政府機關地方自治機關及其他公共建築。 七、教育學術及慈善事業。 八、國營事業。 九、其他由政府興辦以公共利益為目的之事業。
-
第 227 條直轄市或縣(市)地政機關於接到中央地政機關通知核准徵收土地案時, 應即公告,並通知土地所有權人及他項權利人。 前項公告之期間為三十日。 土地權利利害關係人對於第一項之公告事項有異議者,應於公告期間內向 直轄市或縣(市)地政機關以書面提出。
- 土地登記規則(民國 96 年 07 月 31 日)
-
第 99 條因徵收或照價收買取得土地權利者,直轄市、縣 (市) 地政機關應於補償 完竣後一個月內,檢附土地清冊及已收受之權利書狀,囑託登記機關為所 有權登記,或他項權利之塗銷或變更登記。
- 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民國 95 年 12 月 08 日)
-
第 20 條一宗土地部分被徵收者,直轄市或縣 (市) 主管機關應於公告徵收前,囑 託該管登記機關就徵收之部分辦理分割測量登記,並以分割登記後之土地 標示辦理公告徵收。
-
第 27 條直轄市或縣 (市) 主管機關於土地徵收地價及其他補償費補償完竣,並完 成土地登記後,應將辦理經過情形,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