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99年度上國易字第1號 民事判決
中央法規
- 民法(民國 96 年 05 月 23 日)
-
第 192 條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對於支出醫療及增加生活上需要之費用或殯葬費之 人,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被害人對於第三人負有法定扶養義務者,加害人對於該第三人亦應負損害 賠償責任。 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前項損害賠償適用之。
-
第 194 條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被害人之父、母、子、女及配偶,雖非財產上之損 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
第 217 條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金額,或免除之 。 重大之損害原因,為債務人所不及知,而被害人不預促其注意或怠於避免 或減少損害者,為與有過失。 前二項之規定,於被害人之代理人或使用人與有過失者,準用之。
- 民事訴訟法(民國 98 年 07 月 08 日)
-
第 78 條訴訟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
-
第 449 條第二審法院認上訴為無理由者,應為駁回之判決。 原判決依其理由雖屬不當,而依其他理由認為正當者,應以上訴為無理由 。
-
第 454 條判決書內應記載之事實,得引用第一審判決。當事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 法者,應併記載之。 判決書內應記載之理由,如第二審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 意見與第一審判決相同者,得引用之;如有不同者,應另行記載。關於當 事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應併記載之。
- 國家賠償法(民國 69 年 07 月 02 日)
-
第 2 條本法所稱公務員者,謂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 者,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致人民自由或權利遭 受損害者亦同。 前項情形,公務員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賠償義務機關對之有求償權。
-
第 3 條公有公共設施因設置或管理有欠缺,致人民生命、身體或財產受損害者, 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就損害原因有應負責任之人時,賠償義務機關對之有求償權。
-
第 5 條國家損害賠償,除依本法規定外,適用民法規定。
-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民國 96 年 07 月 04 日)
-
第 21 條汽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一萬二千元以下罰 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 一、未領有駕駛執照駕駛小型車或機器腳踏車。 二、領有機器腳踏車駕駛執照,駕駛小型車。 三、使用偽造、變造或矇領之駕駛執照駕駛小型車或機器腳踏車。 四、駕駛執照業經吊銷、註銷仍駕駛小型車或機器腳踏車。 五、駕駛執照吊扣期間駕駛小型車或機器腳踏車。 六、領有學習駕駛證,而無領有駕駛執照之駕駛人在旁指導,在駕駛學習 場外學習駕車。 七、領有學習駕駛證,在駕駛學習場外未經許可之學習駕駛道路或規定時 間駕車。 八、未領有駕駛執照,以教導他人學習駕車為業。 九、其他未依駕駛執照之持照條件規定駕車。 前項第九款駕駛執照之持照條件規定,由交通部定之。 未滿十八歲之人,違反第一項第一款或第三款規定者,汽車駕駛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或監護人,應同時施以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第一項第三款、第四款之駕駛執照,均應扣繳之;第五款並吊銷其駕駛執 照。 汽車所有人允許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五款之違規駕駛人駕駛其汽車者,除依 第一項規定之罰鍰處罰外,並記該汽車違規紀錄一次。但如其已善盡查證 駕駛人駕駛執照資格之注意,或縱加以相當注意而仍不免發生違規者,不 在此限。
-
第 82 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除責令行為人即時停止並消除障礙外,處行為人或其 雇主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二千四百元以下罰鍰: 一、在道路堆積、置放、設置或拋擲足以妨礙交通之物。 二、在道路兩旁附近燃燒物品,發生濃煙,足以妨礙行車視線。 三、利用道路為工作場所。 四、利用道路放置拖車、貨櫃或動力機械。 五、興修房屋使用道路未經許可,或經許可超出限制。 六、經主管機關許可挖掘道路而不依規定樹立警告標誌,或於事後未將障 礙物清除。 七、擅自設置或變更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或其類似之標識。 八、未經許可在道路設置石碑、廣告牌、綵坊或其他類似物。 九、未經許可在道路舉行賽會或擺設筵席、演戲、拍攝電影或其他類似行 為。 十、未經許可在道路擺設攤位。 前項第一款妨礙交通之物、第八款之廣告牌、經勸導行為人不即時清除或 行為人不在場,視同廢棄物,依廢棄物法令清除之。第十款之攤棚、攤架 得沒入之。 行為人在高速公路或高速公路兩旁,有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情事者,處 新臺幣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致發生交通事故者,加倍處罰。
-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民國 96 年 09 月 21 日)
-
第 94 條汽車在同一車道行駛時,除擬超越前車外,後車與前車之間應保持隨時可 以煞停之距離。 汽車除遇突發狀況必須減速外,不得任意驟然減速。前車如須減速暫停, 駕駛人應預先顯示燈光或手勢告知後車,後車駕駛人應隨時注意前車之行 動。 汽車行駛時,駕駛人應注意車前狀況及兩車併行之間隔,並隨時採取必要 之安全措施。
-
第 114 條汽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駕車: 一、連續駕車超過八小時。 二、飲用酒類或其他類似物後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超過每公升○‧二五毫 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超過百分之○‧○五以上。 三、吸食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或其相類似管制藥品。 四、患病影響安全駕駛。 五、計程車駕駛人未向警察機關請領執業登記證,或雖已領有而未依規定 放置車內指定之插座。
- 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民國 96 年 09 月 17 日)
-
第 4 條標誌、標線、號誌之設置、養護及號誌之運轉,由主管機關依其管轄辦理 之。 鐵路平交道標誌及閃光號誌,由鐵路機構設置;道路上之鐵路平交道警告 標誌,由管轄之主管機關設置。 施工地段之標誌、標線、號誌經主管機關同意後,由施工單位設置。 車輛故障標誌,由車輛駕駛人設置。
-
第 140 條活動型拒馬,用以阻擋車輛及行人前進或指示改道,設於道路臨時性交通 阻斷之處。本拒馬長度為一百二十公分,高度至少一百二十公分。圖例如 下: 本拒馬各牌面均須具反光性能,除底條牌面為橙白相間斜紋外,其餘均為 橙底黑字黑框黑箭頭,牌面之文字或圖案得參酌左列圖例或實際需要更換 。標繪橙白相間之橫材應為具反光性之斜紋;其方向應配合道路封閉,由 右(左)上斜向左(右)下,以導引車輛通行。 若實際需要得採用內照式活動型拒馬。 本拒馬正面得加裝適當之標誌或告示牌,夜間應擇適當位置裝設施工警告 燈號。
-
第 142 條施工標誌,用以告示前方道路施工,車輛應減速慢行或改道行駛。設於施 工路段附近。 本標誌為菱形或長方形,橙底黑字黑色或白色圖案及黑色細邊,具反光性 能,菱形標準型牌面邊長七十公分,放大型牌面邊長九十公分,長方形長 一百公分,寬六十公分;其裝設方法與一般豎立式標誌同。本標誌牌面依 其設置及功能分為下列數種: 一、用於前方道路施工。 二、用於前方道路封閉。 三、用於道路施工-車輛改道行駛及指示改道方向。 四、用於部分車道封閉,改單線管制行車。 五、用於移動性施工,警告前方道路短暫施工或養護,車輛駕駛人應減速 或變換車道行駛時,懸掛於工程車輛及機械之後方,背面斜插橙色旗 幟二面或於車身明顯處加設閃光燈號。圖例如下: 道路封閉路段如需要利用其他道路繞道行駛維持交通時,除應設置道路封 閉標誌外,應在封閉路段二端可供繞道之交岔路口增設告示牌告示封閉路 段之起迄點及繞道行駛路線。
-
第 145 條道路因施工、養護或其他情況致交通受阻,應視需要設置各種標誌或拒馬 、交通錐等,夜間應有反光或施工警告燈號,必要時並應使用號誌或派旗 手管制交通。 前項各種交通管制設施,施工單位應於道路施工前,依施工狀況審慎規劃 ,俟裝設完成後,始得動工;其佈設圖例如下: 一、用於雙車道路面局部施工,其中一向行車路面阻斷者。 二、用於視距不良之雙車道路段,其中一向行車路面阻斷者。 三、用於道路阻斷使用便道通行者。 四、用於四車道以上之多車道,其中一向行車路面阻斷或雙車道路線其對 向快車道外側經加舖路面可行車輛者。 五、用於四車道以上之多車道,其同向車道中一條車道路面阻斷者。 六、用於同向三車道以上之多車道,其中二條以上車道路面阻斷者。 七、用於設有分向島之四車道或高速公路,其中一向行車路面阻斷者。 八、用於市區四車道以上道路,臨近路口一向封閉施工者。 九、用於市區道路臨近路口道路中心局部施工者。 十、用於市區道路交岔路口中心施工者。 十一、用於市區道路兩側施工,僅可單向通行者。 十二、用於交流道減速車道養護施工者。 十三、用於交流道加速車道養護施工者。 十四、用於道路阻斷情況嚴重,無法開闢便道,必須繞道行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