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法規查詢系統友善列印功能
-
臺北市政府 110.12.27. 府訴三字第1106108112號訴願決定書
訴 願 人 ○○○
原 處 分 機 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松山分局
訴願人因警察職權行使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民國110年9月30日北市警松
分職執字第 1062026號警察行使職權民眾異議紀錄表,提起訴願,本府決
定如下:
主文
訴願不受理。
理由
一、按訴願法第1條第1項前段規定:「人民對於中央或地方機關之行政處
分,認為違法或不當,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得依本法提起訴願。
」第77條第 8款後段規定:「訴願事件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為
不受理之決定:……八、對於……其他依法不屬訴願救濟範圍內之事
項提起訴願者。」
警察職權行使法第2條第2項規定:「本法所稱警察職權,係指警察為
達成其法定任務,於執行職務時,依法採取查證身分、鑑識身分、蒐
集資料、通知、管束、驅離、直接強制、物之扣留、保管、變賣、拍
賣、銷毀、使用、處置、限制使用、進入住宅、建築物、公共場所、
公眾得出入場所或其他必要之公權力之具體措施。」第6條第 1項第6
款、第 2項規定:「警察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場所,得對於下列
各款之人查證其身分:……六、行經指定公共場所、路段及管制站者
。」「前項第六款之指定,以防止犯罪,或處理重大公共安全或社會
秩序事件而有必要者為限。」第7條第1項規定:「警察依前條規定,
為查證人民身分,得採取下列之必要措施:一、攔停人、車、船及其
他交通工具。二、詢問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國籍、住居所及
身分證統一編號等。三、令出示身分證明文件。四、若有明顯事實足
認其有攜帶足以自殺、自傷或傷害他人生命或身體之物者,得檢查其
身體及所攜帶之物。」第29條規定:「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警察依
本法行使職權之方法、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警
察行使職權時,當場陳述理由,表示異議。前項異議,警察認為有理
由者,應立即停止或更正執行行為;認為無理由者,得繼續執行,經
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請求時,應將異議之理由製作紀錄交付之。義務
人或利害關係人因警察行使職權有違法或不當情事,致損害其權益者
,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司法院釋字第 535號解釋:「……臨檢實施之手段:檢查、路檢、取
締或盤查等不問其名稱為何,均屬對人或物之查驗、干預,影響人民
行動自由、財產權及隱私權等甚鉅,應恪遵法治國家警察執勤之原則
。實施臨檢之要件、程序及對違法臨檢行為之救濟,均應有法律之明
確規範,方符憲法保障人民自由權利之意旨……。」理由書:「……
又對違法、逾越權限或濫用權力之臨檢行為,應於現行法律救濟機制
內,提供訴訟救濟(包括賠償損害)之途徑:在法律未為完備之設計
前,應許受臨檢人、利害關係人對執行臨檢之命令、方法、應遵守之
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情事,於臨檢程序終結前,向執行人員提出異議
,認異議有理由者,在場執行人員中職位最高者應即為停止臨檢之決
定,認其無理由者,得續行臨檢,經受臨檢人請求時,並應給予載明
臨檢過程之書面。上開書面具有行政處分之性質,異議人得依法提起
行政爭訟……。」
二、原處分機關所屬中崙派出所(下稱中崙所)於民國(下同)110年9月
29日22時至9月30日2時許,於本市松山區○○路○○段○○巷與○○
大道○○段口執行酒測攔檢勤務。因該路段可以右轉○○路○○段○
○巷與○○大道○○段,乃分 2批員警分別於○○大道○○段及○○
路○○段○○巷口,攔查意圖規避酒測點之民眾。員警於110年9月30
日0時2分許,見訴願人駕駛車牌號碼xxx-xxxx號自用小客車右轉○○
路○○段○○巷,員警為確認訴願人是否為規避酒測點而轉進巷內,
乃於○○路○○段○○巷口攔停訴願人,上前詢問訴願人有無飲酒,
又因員警佩戴口罩無法確認酒味,乃以酒精檢知器對其實施酒精檢測
,檢測結果無酒精反應,經盤查無不法情形,放行訴願人離去,惟訴
願人以其不久前行經○○大道近○○路口,已經員警攔停酒測,迴轉
後又再經中崙所員警攔停酒測,乃對執勤員警行使職權方式當場表示
異議,執勤員警依規定開立同日期警察行使職權民眾異議紀錄表(下
稱系爭異議紀錄表)交予訴願人。訴願人不服系爭異議紀錄表,於11
0 年10月21日經由原處分機關向本府提起訴願,10月22日補充訴願理
由,並據本府警察局檢卷答辯。
三、查訴願人不服系爭異議紀錄表提起訴願,並主張對原處分機關執勤員
警之臨檢行為有所爭執,惟該臨檢行為於110年9月30日0時4分許已當
場執行完畢,該臨檢行為業已完成而告程序終結,訴願人之權益無法
事後經由訴願程序救濟,訴願人之請求並非屬訴願救濟範圍,訴願人
提起本件訴願,揆諸前揭規定,自非法之所許。另依行政訴訟法第 6
條第 1項後段規定,訴願人得向行政法院提起確認違法訴訟,以資救
濟,併予敘明。
四、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不合法,本府不予受理,依訴願法第77條第 8
款後段,決定如主文。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袁 秀 慧
委員 張 慕 貞
委員 王 韻 茹
委員 吳 秦 雯
委員 王 曼 萍
委員 陳 愛 娥
委員 洪 偉 勝
委員 范 秀 羽
委員 郭 介 恒
中華民國 110 年 12 月 27 日
如對本決定不服者,得於本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個月內,向臺北高等行
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地址:臺北市士林區福國路10
1號)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