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法規查詢系統友善列印功能
-
臺北市政府 113.07.16. 府訴二字第 1136083105 號訴願決定書
訴 願 人 ○○○
原 處 分 機 關 臺北市商業處
訴願人因違反公司法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民國 113 年 5 月 21 日北市商二字第
11360128961 號函,提起訴願,本府決定如下:
主 文
訴願駁回。
事 實
原處分機關於民國(下同)113 年 4 月 12 日接獲關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公司)涉有違反公司法第 170 條第 2 項規定之陳情,經以 113 年 4 月 19 日
北市商二字第 11360116642 號函(下稱 113 年 4 月 19 日函)請○○公司及其董
事長○○○(下稱○君),限期以書面陳述意見,並檢送 109 年至 112 年股東常會
議事錄影本等證明文件供核;○○公司於 113 年 4 月 30 日檢附文件書面說明原
董事長即訴願人擔任公司負責人期間(109 年 3 月 31 日至 112 年 3 月 30 日
),該公司 110 年、111 年均未召開股東常會。原處分機關以 113 年 5 月 8 日
北市商二字第 1136009982 號函(下稱 113 年 5 月 8 日函)通知訴願人陳述意
見,案經訴願人以 113 年 5 月 13 日函說明略以,110 年及 111 年未召開股東常
會之原因,係時任○○公司董事即○君因觀光署補助國旅政策及備孕、分娩、身體不
適等事推託所致。原處分機關審認○○公司未於 109 年、110 年會計年度終了後 6
個月內(即 110 年 6 月 30 日前、111 年 6 月 30 日前)召開股東常會,違反
公司法第 170 條第 2 項規定,依同法條第 3 項規定,以 113 年 5 月 21 日北
市商二字第 11360128961 號函(下稱原處分)各處訴願人新臺幣(下同)1 萬元罰
鍰,合計處 2 萬元罰鍰。原處分於 113 年 5 月 24 日送達,訴願人不服,於 113
年 5 月 27 日向本府提起訴願,並據原處分機關檢卷答辯。
理 由
一、按公司法第 5 條第 1 項規定:「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直轄市為直轄市
政府。」第 8 條第 1 項規定:「本法所稱公司負責人:……在有限公司、股
份有限公司為董事。」第 20 條第 1 項、第 5 項規定:「公司每屆會計年度
終了,應將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及盈餘分派或虧損撥補之議案,提請股東同意
或股東常會承認。」「公司負責人違反第一項或第二項規定時,各處新臺幣一萬
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第 170 條規定:「股東會分左列二種:一、股
東常會,每年至少召集一次。二、股東臨時會,於必要時召集之。前項股東常會
應於每會計年度終了後六個月內召開。但有正當事由經報請主管機關核准者,不
在此限。代表公司之董事違反前項召開期限之規定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
經濟部 103 年 7 月 15 日經商字第 10302063610 號函釋(下稱 103 年 7
月 15 日函釋):「……說明:……三、復按公司法第 170 條第 2 項規定:
『股東常會應於每會計年度終了後 6 個月內召開。但有正當事由經報請主管機
關核准者,不在此限』。是項規定著重於每年至少必須召開 1 次股東常會,
且於會計年度終了後 6 個月內召開。其與公司法第 20 條第 1 項……並無競
合關係,易言之,若公司縱未造具會計表冊,法律亦未禁止此情形不得召開股東
常會。基此,公司若違反公司法第 20 條第 1 項(或第 230 條第 1 項),
若同時違反同法第 170 條第 2 項規定,應依二行為分別處罰。」
臺北市政府 90 年 8 月 23 日府秘二字第 9010798100 號公告:「主旨:公
告本府主管業務委任事項,並自 90 年 9 月 1 日起生效。……公告事項:…
…八、本府將下列業務委任本府商業管理處(自 96 年 9 月 11 日起更名為
臺北市商業處),以該處名義執行之:……(二)公司法中有關本府權限事項。
」
二、本件訴願理由略以:訴願人於 110 年、111 年未召開股東常會之原因,當時受
委任之董事○君因觀光署補助國旅政策、備孕、分娩、身體不適等情事推拖及拒
絕提供其執行業務範圍內之各種表冊;當時受委任之監察人也不履行公司法第 2
18 條第 1 項、第 2 項、第 218 條之 2 第 2 項規定等之行為,致訴願人
無法召開董事會造具各項表冊以利召開股東常會;也希望原處分機關能以相同標
準對○君及監察人作出違反公司法的處分。
三、查訴願人自 109 年 3 月 31 日至 112 年 3 月 30 日止擔任○○公司董事長
,○○公司有未於 109 年、110 年會計年度終了後 6 個月內(即 110 年 6
月 30 日前、111 年 6 月 30 日前)召開股東常會之情事,有原處分機關 113
年 4 月 19 日函及 113 年 5 月 8 日函、○○公司於 113 年 4 月 30 日
書面說明及訴願人 113 年 5 月 13 日函等影本附卷可稽,原處分自屬有據。
四、至訴願人主張當時受委任之董事○君因觀光署補助國旅政策、備孕、分娩及身體
不適等事推拖及拒絕提供其執行業務範圍內之各種表冊;當時受委任之監察人也
不履行公司法第 218 條第 1 項、第 2 項、第 218 條之 2 第 2 項規定等
之行為,致其無法召開董事會造具各項表冊以利召開股東常會;也希望原處分機
關能以相同標準對○君及監察人作出違反公司法的處分云云。經查:
(一)按股東常會應於每會計年度終了後 6 個月內召開,但有正當事由經報請主管
機關核准者,不在此限;代表公司之董事違反上開規定者,處 1 萬元以上 5
萬元以下罰鍰;揆諸公司法第 170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等規定自明。再按
若公司縱未造具會計表冊,法律亦未禁止此情形不得召開股東常會,是以公司
若違反公司法第 20 條第 1 項或第 230 條第 1 項,同時違反第 170 條第
2 項規定,應分別處罰,亦有經濟部 103 年 7 月 15 日函釋意旨可參。
(二)查本件訴願人自 109 年 3 月 31 日至 112 年 3 月 30 日止經登記為○○
公司之董事長,有○○公司設立登記表影本在卷可憑。次查○○公司有未於 1
10 年及 111 年召開股東常會之情事,有○○公司 113 年 4 月 30 日書面
說明及訴願人 113 年 5 月 13 日函等影本附卷可稽。原處分機關審認訴願
人違反公司法第 170 條第 2 項規定,應無違誤。訴願人既時任為代表○○
公司之董事,自負有於每年會計年度終了後 6 個月內召開股東常會之義務,
訴願人如認有未能如期召開公司股東常會之正當事由,應依公司法第 170 條
第 2 項但書規定,將相關事由報請原處分機關核准後始得延期召開股東常會
;惟訴願人並未檢附報請核准之文件供核,難認訴願人已盡公司負責人上開責
任;再依前揭經濟部 103 年 7 月 15 日函釋意旨,公司縱未造具會計表冊
,法律亦未禁止此情形不得召開股東常會,本件訴願人自難以○君有拒絕提供
其執行業務範圍內表冊之事實為由而邀免其責。至於他人是否亦有違反公司法
情事,係屬另案是否裁處問題,委難據以作為本件免責之依據。訴願主張,不
足採據。從而,原處分機關以○○公司未於 109 年、110 年會計年度終了後
6 個月內召開股東常會,違反公司法第 170 條第 2 項規定,依同法條第 3
項規定,各處訴願人法定最低額 1 萬元罰鍰,合計處 2 萬元罰鍰,揆諸前
揭規定,並無不合,原處分應予維持。
五、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無理由,依訴願法第 79 條第 1 項,決定如主文。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連 堂 凱(公出)
委員 張 慕 貞(代行)
委員 王 曼 萍
委員 陳 愛 娥
委員 盛 子 龍
委員 范 秀 羽
委員 邱 駿 彥
委員 郭 介 恒
委員 宮 文 祥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6 日
本案依分層負責規定授權人員決行
如對本決定不服者,得於本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 個月內,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提
起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地址:臺北市士林區福國路 101 號)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