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法規查詢系統友善列印功能
-
臺北市政府 114.05.27 府訴一字第 11460805442 號訴願決定書
訴 願 人 ○○○○
訴 願 人 ○○○
訴 願 人 ○○○
訴 願 人 兼 上 3 人 之 訴 願 代 理 人 ○○○
原 處 分 機 關 臺北市稅捐稽徵處
訴願人等 4 人因申請退還地價稅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民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北市稽南港甲字第 1134904010 號函,提起訴願,本府決定如下:
主 文
訴願不受理。
理 由
一、按訴願法第 1 條第 1 項本文規定:「人民對於中央或地方機關之行政處分,
認為違法或不當,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得依本法提起訴願。」第 77 條第 6
款規定:「訴願事件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為不受理之決定:……六、行政
處分已不存在者。」
二、被繼承人○○○於民國(下同)105 年 7 月 24 日死亡,所遺本市南港區○○
段○○小段○○地號土地(原宗地面積為 78 平方公尺,權利範圍為 2/18,持
分面積為 8.66 平方公尺,下稱系爭 A 土地)及同區段同小段○○地號土地(
原宗地面積為 244 平方公尺,權利範圍為 1/2 ,持分面積為 122 平方公尺
,下稱系爭 B 土地),由訴願人等 4 人繼承取得(公同共有)。嗣訴願人等
4 人於 108 年 6 月 6 日辦竣系爭 A、B 土地分割繼承登記,系爭 A 土地
由訴願人○○○單獨所有;系爭 B 土地則由訴願人○○○○繼承權利範圍 2/
10、訴願人○○○、○○○及○○○等 3 人繼承權利範圍各為 1/10。案經臺
北市松山地政事務所以 113 年 3 月 19 日北市松地測字第 11370035172 號
函及第 11370035173 號函通知訴願人○○○略以,有關機關於辦理系爭 A 土
地等地之逕為分割案時,查認系爭 A、B 土地之地籍線與調查表所載界址標示實
地位置不符情事,且系爭 B 土地面積計算錯誤;因屬原測量錯誤純係技術引起
者,爰辦竣該 2 筆土地界址點坐標及面積更正,系爭 A 土地登記面積由 78
平方公尺更正為 70 平方公尺,系爭 B 土地登記面積由 244 平方公尺更正為
208 平方公尺。嗣訴願人等 4 人於 113 年 12 月 2 日向原處分機關所屬南
港分處(下稱南港分處)申請退還系爭 A、B 土地自 67 年至 113 年溢繳之地
價稅。經南港分處查認系爭 A 土地為無償供公眾通行之道路土地,已依土地稅
減免規則第 9 條規定免徵地價稅;系爭 B 土地查有被繼承人○○○及訴願人
等 4 人繳納 76 年、78 年至 112 年之地價稅紀錄,惟 67 年至 75 年及
77 年均查無繳納地價稅資料,案經原處分機關以 113 年 12 月 10 日北市稽
南港甲字第 1135005921 號函請訴願人等 4 人限期提供地價稅歷年繳納資料,
仍未獲回復;原處分機關乃以 113 年 12 月 25 日北市稽南港甲字第 1134904
010 號函(下稱原處分)核定退還溢繳系爭 B 土地 76 年、78 年至 112 年
地價稅(同函檢附退稅明細表;利息另計),至於其他年度地價稅,則俟訴願人
等 4 人提供繳納證明再行申請退稅。訴願人等 4 人不服,於 114 年 1 月
21 日經由原處分機關向本府提起訴願,同年 3 月 6 日、3 月 13 日補充訴
願理由,並據原處分機關檢卷答辯。
三、嗣經原處分機關重新審查後,以 114 年 5 月 14 日北市稽南港甲字第 11449
10099 號函通知訴願人○○○(為訴願人等 4 人退稅申請案之代理人)並副知
本府法務局,自行撤銷原處分。準此,原處分已不存在,揆諸前揭規定,所提訴
願應不受理。
四、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不合法,本府不予受理,依訴願法第 77 條第 6 款,決
定如主文。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連 堂 凱(公出)
委員 張 慕 貞(代行)
委員 陳 愛 娥
委員 盛 子 龍
委員 邱 駿 彥
委員 李 瑞 敏
委員 王 士 帆
委員 陳 衍 任
委員 邱 子 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5 月 27 日
本案依分層負責規定授權人員決行
如對本決定不服者,得於本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 個月內,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提
起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地址:臺北市士林區福國路 101 號)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