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臺北市政府 108.08.23. 府訴一字第1086103246號訴願決定書
訴 願 人 ○○○
原 處 分 機 關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訴願人因申請低收入戶等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民國108年2月19日北市社助字第1083015510
號、108年4月 8日北市社助字第1083046353號及108年4月26日北市社助字第1083064276號函
,提起訴願,本府決定如下:
主文
訴願不受理。
理由
一、按訴願法第1條第1項規定:「人民對於中央或地方機關之行政處分,認為違法或不當,
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得依本法提起訴願。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第 3條
第 1項規定:「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中央或地方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
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第77條第6款、第8款規
定:「訴願事件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為不受理之決定:......六、行政處分已不
存在者。......八、對於非行政處分......提起訴願者。」
二、訴願人於民國(下同)108年1月 7日填具臺北市社會扶助申請表勾選申請低收入戶(不
符者,逕審核中低收入戶),並勾選申請輔導者為訴願人及其長女、長子計 3人。經臺
北市北投區公所初審後,以108年1月25日北市投區社字第1086003245號函送原處分機關
複核。經原處分機關審認訴願人家庭應計算人口為訴願人及其父親、母親、長女、長子
等5人,平均每人動產(含存款、投資等)超過本市108年度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補助
標準新臺幣(下同)15萬元,與社會救助法第4條及第4條之1規定不合,乃以108年2月1
9日北市社助字第1083015510號函通知訴願人否准所請。該函於108年 2月21日送達,訴
願人不服,於108年3月19日向本府提起訴願,經原處分機關以 108年4月8日北市社助字
第1083046353號函檢卷答辯。訴願人於108年4月15日補充訴願理由,並追加不服原處分
機關108年4月8日北市社助字第1083046353號函。嗣原處分機關復以108年 4月26日北市
社助字第1083064276號函補充答辯,訴願人於108年5月23日補充訴願理由,並追加不服
原處分機關108年4月26日北市社助字第1083064276號函,並據原處分機關檢卷答辯。
三、關於108年2月19日北市社助字第1083015510號函部分:
經原處分機關重新審查,並派員訪視評估,審認訴願人父母得依社會救助法第5條第3項
第9款規定,暫不列入訴願人家庭應計算人口,乃以108年8月8日北市社助字第10831280
30號函通知訴願人並副知本府法務局,自行撤銷上開108年2月19日北市社助字第108301
5510號函並重為處分,核定自108年1月起至12月止暫核列訴願人全戶 3人(訴願人及其
長子、長女)為本市低收入戶第4類,按月發給生活扶助費8,200元(含訴願人長子、長
女兒童生活補助費各4,100元)。另訴願人長子、長女108年1月至8月原分別按月領有育
兒津貼2,500元、特殊境遇家庭子女生活津貼2,310元,基於福利擇一擇優原則,其等原
領有之育兒津貼、特殊境遇家庭子女生活津貼均自108年1月起停發。訴願人長子、長女
108年1月至 8月之兒童生活補助費差額計1萬2,800元[(4,100元-2,500元)x8個月]、1
萬4,320元[(4,100元-2,310元)x8個月]將於108年9月核發。準此,原處分已不存在,
訴願之標的即已消失,揆諸前揭規定,自無訴願之必要。
四、關於108年4月8日北市社助字第1083046353號及108年 4月26日北市社助字第1083064276
號函部分:
查上開原處分機關108年4月8日北市社助字第1083046353號及 108年4月26日北市社助字
第1083064276號函,係原處分機關依訴願法第58條第3項至第4項規定檢送答辯書等資料
辦理答辯並副知訴願人知悉之觀念通知,非對訴願人所為之行政處分。訴願人遽向本府
提起訴願,揆諸前揭規定,亦非法之所許。
五、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程序不合,本府不予受理,依訴願法第77條第 6款、第8款,決定
如主文。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袁 秀 慧
委員 張 慕 貞
委員 范 文 清
委員 王 韻 茹
委員 王 曼 萍
委員 陳 愛 娥
委員 洪 偉 勝
委員 范 秀 羽
中華民國 108 年 8 月 23 日
如對本決定不服者,得於本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個月內,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
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地址:臺北市士林區福國路 101號)
:::
-
本月造訪人次
0
-
本月頁面瀏覽人次
0
-
總造訪人次(自93.07.26起)
0
-
頁面總瀏覽人次(自105.7.15起)
0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