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臺北市政府 99.11.17. 府訴字第09970128300號訴願決定書
訴 願 人 孔○○
原 處 分 機 關 臺北市北投區戶政事務所
訴願人因更正戶籍登記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民國 99年 6月22日北市投戶登字第 0993057
1300號函,提起訴願,本府決定如下:
主文
訴願駁回。
事實
一、訴願人於民國(下同) 57年10月9日檢具現役在營軍人申報戶籍證明書,初次申報戶籍
,寄居本市中山區育樂里 24鄰酒泉街○○巷○○號戶長程○○戶內,其父姓名登記為
孔○○,母姓名登記為孔徐○○。嗣訴願人於98年11月19日以電話向原處分機關主張其
為空軍上士退役,退伍時間已遺忘,欲申請更正其父母之姓名,惟因其年歲較長、行動
不便,無法親自前往辦理更正登記,乃由原處分機關依訴願人電話申請辦理,並以 98
年11月20日北市投戶登字第 09831188100號函請國防部參謀本部人事參謀次長室、國防
部空軍司令部人事軍務處、臺北市後備指揮部協查訴願人軍籍之父母姓名資料,嗣經臺
北市後備指揮部以98年12月 1日後北市動字第0980011552號函復略以:「......說明 .
......二、孔員兵籍資料登載:父『○○』、母『徐○○』。」而國防部參謀本部人事
參謀次長室、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人事軍務處均函復未存管訴願人之兵籍資料。原處分機
關審認上開兵籍資料登載訴願人父、母姓名與訴願人初次申報戶籍之父、母姓名相同,
惟經歷次遷徙,其母姓名誤錄為孔○○,乃以 98年12月16日北市投戶登字第 0983125
6300號函請訴願人至原處分機關辦理其母姓名「孔○○」更正為「孔○○」暨戶口名簿
改註、換發身分證等事宜。另訴願人詢問申請父姓名「孔○○」更正為「孔○○」、母
姓名「孔○○」更正為「曲○○」部分,請其依戶籍法施行細則第16條規定,提供足資
證明文件辦理。嗣經原處分機關依戶籍法施行細則第 15條規定,於99年 4月28日更正
登記訴願人之母姓名為孔○○,並以99年 4月30日北市投戶登字第 09930397900號函通
知訴願人換領國民身分證及補註戶口名簿,訴願人於99年 5月 6日至原處分機關辦理換
發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補註。
二、其間,訴願人及案外人孔○○之配偶楊○○檢具 99年 3月24日聲明書,向國防部空軍
司令部陳情訴願人因戶籍資料父母姓名登載與其兄孔○○之父母姓名有別,上開登載有
誤,未即時更正,今向戶政機關申請更正困難重重,無法提出原始證明文件致無法辦理
更正等情,訴願人願放棄孔○○之退伍金,由其兄嫂(即楊○○)請領,懇請相關單位
協助辦理。經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以99年 4月 9日國空人勤字第0990003470號函請內政部
協助辦理戶籍資料疑義,經內政部函請本府民政局協助,本府民政局以99年 4月26日北
市民戶字第 09930904600號函請原處分機關辦理。原處分機關乃分別以99年 4月28日北
市投戶登字第 09930382000號、第 09930382001號函請臺北市後備指揮部、國防部參謀
本部人事參謀次長室、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人事軍務處及臺南縣後備指揮部協助查詢訴願
人及孔○○軍籍之親屬資料,經臺北市後備指揮部以 99年 5月11日後北市動字第0990
003666號函復略以:「......說明......二、經查孔員兵籍表登載:兄『孔○○』。」
國防部參謀本部人事參謀次長室、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人事軍務處及臺南縣後備指揮部均
函復未列管孔○○之兵籍資料。
三、原處分機關以訴願人兵籍資料登載兄「孔○○」,得否依孔○○設籍之戶籍資料更正訴
願人父母姓名尚有疑義,乃以 99年 5月25日北市投戶登字第 09930478300號函請本府
民政局釋疑。經本府民政局函請內政部釋示,經內政部以 99年 6月11日內授中戶字第
0990060295號函復,訴願人與孔○○ 2人之父母姓名、出生別均不相符,是否為兄弟關
係,有待釐清,實不宜僅憑上揭臺北市後備指揮部函,認定其等為兄弟關係。原處分機
關乃以99年 6月22日北市投戶登字第09930571300 號函復訴願人否准所請。該函於 99
年 6月24日送達,訴願人不服,於99年 7月 1日向本府提起訴願, 7月12日補正訴願程
式,並據原處分機關檢卷答辯。
理由
一、按戶籍法第 5條規定:「戶籍登記,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其轄區內分設戶政
事務所辦理。」第22條規定:「戶籍登記事項有錯誤或脫漏時,應為更正之登記。」第
27條第1項規定:「登記之申請,由申請人以書面、言詞或網路向戶政事務所為之。」
第46條規定:「變更、更正、撤銷或廢止登記,以本人為申請人......。」
戶籍法施行細則第 13條第1項第14款規定:「下列登記,申請人應於申請時提出證明文
件正本:......十四、非過錄錯誤之更正登記。」第16條規定:「戶籍登記事項錯誤,
係因當事人申報錯誤所致者,應由當事人提出下列證明文件之一,向現戶籍地戶政事務
所申請更正:(一)在臺灣地區初次登記戶籍或登記戶籍前之戶籍資料。(二)政府機
關核發並蓋有發證機關印信之原始國民身分證。(三)各級學校、軍、警學校或各種訓
練班、團、隊畢(肄)業證明文件。(四)公、私立醫療機構或合格助產士出具之出生
證明書。(五)國防部或陸軍、海軍、空軍、聯合後勤、後備、憲兵司令部所發停、除
役、退伍(令)證明書或兵籍資料證明書。(六)涉及事證確認之法院確定裁判、檢察
官不起訴處分書、緩起訴處分書,或國內公證人之公、認證書等。(七)其他機關(構
)核發之足資證明文件。」
內政部 99年6月11日內授中戶字第0990060295號函釋:「主旨:有關孔○○先生陳情無
法請領孔○○餘額退伍金一案,.....說明.....二、經查 貴市北投區戶政事務所經
多方查證,僅臺北市後備指揮部99年 5月11日函復孔○○先生兵籍資料登載:兄『孔○
○』;惟依案附資料,孔○○民國 59年(按:應係57年)10月 9日初設戶籍時,申報
戶籍登記父姓名為『孔○○』、母姓名為『孔徐○○』、出生別為『長男』;孔○○原
住營房民國57年11月10日設戶籍於游○○戶內,申報戶籍登記父姓名為『孔○○』、母
姓名為『曲○○』、出生別為『三男』,其二人之父母姓名、出生別均不相符,是否為
兄弟關係,有待釐清,實不宜僅憑上揭臺北市後備指揮部函,認定渠等為兄弟關係....
..。」
二、本件訴願理由略以:訴願人當初追隨政府來台,跟哥哥孔○○不是同一單位,因 2人都
不識字,59年(按:應係57年)初次申報戶籍時,都是以口述的方式建立,且都帶有鄉
音,哥哥孔○○出生別三男是因為有兩位姐姐,父母名字登記時同音不同字,出生別、
出生地均不相符,因哥哥孔○○去世,要請領餘額退伍金,才知道身分證之父母姓名和
哥哥孔○○之父母姓名填寫不一樣,盼望政府相關單位能給予協助處理。
三、按戶籍登記事項有錯誤或脫漏時,應為更正之登記;非過錄錯誤之更正登記,申請人應
於申請時提出證明文件正本,戶籍法第22條及戶籍法施行細則第13條定有明文。查本案
訴願人申請更正父姓名「孔○○」為「孔○○」及母姓名「孔○○」為「曲○○」,然
並未提供足資證明文件供核,經原處分機關查調訴願人於 57年10月 9日初次申報戶籍
時之遷入登記申請書登載訴願人之出生別為「長男」、父姓名為「孔○○」、母姓名為
「孔○○」、本籍為「江蘇淮陰」,而該申報戶籍之證明文件即現役在營軍人申報戶籍
證明書上所登載訴願人之出生別為「次男」、父姓名為「孔○○」、母姓名為「徐○○
」,本籍為「江蘇淮陰」;臺北市後備指揮部存管訴願人之兵籍資料登載,其父為「孔
○○」、其母為「徐○○」、兄為「孔○○」。惟查孔○○原住營房,於57年11月10日
與游○○結婚,遷入戶長游○○戶內,申報登記父姓名為孔○○、母姓名為曲○○、出
生別為參男,本籍為江蘇淮陰;及孔○○之軍人婚姻報告表記載,父姓名為「孔○○」
、母姓名為「曲○○」、出生別為「三男」、出生地為「江蘇省淮陰縣」。原處分機關
以訴願人兵籍資料雖有登載兄孔○○,得否依孔○○設籍之戶籍資料更正訴願人父母姓
名尚有疑義,乃函請本府民政局釋疑,經該局函請內政部釋疑,經內政部以 99年 6月
11日內授中戶字第0990060295號函釋認為,訴願人及孔○○ 2人之父母姓名、出生別皆
不相符,其等 2人是否為兄弟關係,尚待釐清,是原處分機關乃以99年 6月22日北市投
戶登字第 09930571300號函復訴願人否准所請,自屬有據。
四、至訴願人主張其與哥哥孔○○不是同一單位,且因不識字,初次申報戶籍時,都是以口
述的方式建立,且都帶有鄉音,哥哥孔○○出生別三男是因為有兩位姐姐,父母名字登
記時,同音不同字,盼望政府相關單位能給予協助處理等語。經查,本案訴願人主張其
於 xx年xx月x 日申報父母姓名有誤,然卻未依戶籍法施行細則第16條規定提出足資證
明文件證明供核,原處分機關已善盡其職權調查之義務,仍不可得其所述為真之確信,
原處分機關依戶籍法第22條及戶籍法施行細則第13條、第16條規定,否准訴願人之申請
,並無違誤。訴願主張,不足採據。從而,原處分機關否准訴願人更正戶籍登記之申請
,揆諸首揭規定及函釋意旨,並無不合,應予維持。
五、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無理由,依訴願法第 79條第1項,決定如主文。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蔡立文(公出)
副主任委員 王曼萍(代理)
委員 劉 宗 德
委員 陳 石 獅
委員 紀 聰 吉
委員 戴 東 麗
委員 林 勤 綱
委員 柯 格 鐘
委員 葉 建 廷
委員 范 文 清
中華民國 99 年 11 月 17 日市長 郝龍斌 請假
副市長 林建元 代行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蔡立文 決行
如對本決定不服者,得於本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個月內,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
訟,並抄副本送本府。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3段1巷1號)
:::
-
本月造訪人次
0
-
本月頁面瀏覽人次
0
-
總造訪人次(自93.07.26起)
0
-
頁面總瀏覽人次(自105.7.15起)
0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