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產發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 臺北市政府 114.02.21 府訴二字第 1136087151 號訴願決定書   訴  願  人 ○○
      訴 願 代 理 人 ○○○
      原 處 分 機 關 臺北市商業處
    訴願人因違反公司法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民國 113 年 10 月 22 日北市商二字第
    1136031758 號函,提起訴願,本府決定如下:
      主  文
    訴願駁回。
      事  實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業於民國(下同)112 年 9 月 26 日整併入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前經案外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公司)向該部申報 108 年度決
    算書表時,發現該公司權益淨值為新臺幣(下同)負 95,67 萬 1,091 元,涉違反公
    司法第 211 條第 2 項規定,爰以 111 年 3 月 25 日經中二字第 11138005140
    號書函移請本府處理。案經原處分機關分別以 111 年 4 月 7 日北市商二字第 1
    110092490 號、111 年 4 月 28 日北市商二字第 1116008865 號、111 年 6 月 8
    日北市商二字第 1116017687 號、111 年 10 月 3 日北市商二字第 1116030161 號
    、111 年 10 月 7 日北市商二字第 1116030290 號、111 年 12 月 30 日北市商二
    字第 1116042177 號、112 年 2 月 3 日北市商二字第 1126000468 號、112 年 1
    1 月 2 日北市商二字第 1126031612 號、112 年 12 月 5 日北市商二字第 11260
    35542 號、113 年 6 月 28 日北市商二字第 1136021138 號、113 年 7 月 19 日
    北市商二字第 1136019404 號、113 年 8 月 12 日北市商二字第 1136022047 號函
    請○○公司及其負責人陳述意見、提出其依公司法第 211 條第 2 項等規定辦理或
    其他適法處理之證明文件;經○○公司分別函復,惟未提出已依公司法第 211 條第
    2 項規定辦理之證明文件。嗣原處分機關審認○○公司截至 113 年 8 月 31 日止
    累積虧損及本期淨損之合計已逾資本總額,且負債超過資產總額,
    有公司法第 211 條第 2 項規定之資產顯有不足抵償所負債務情事,且董事會未聲
    請宣告破產,乃依同條第 3 項規定,以 113 年 10 月 22 日北市商二字第 113603
    1758 號函(下稱原處分)處○○公司董事長即訴願人 2 萬元罰鍰。原處分於 113
    年 10 月 23 日送達,訴願人不服,於 113 年 11 月 7 日向本府提起訴願,113
    年 11 月 26 日補正訴願程式,並據原處分機關檢卷答辯。
      理  由
    一、按公司法第 5 條第 1 項規定:「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直轄市為直轄市
      政府。」第 208 條第 3 項規定:「董事長對內為股東會、董事會及常務董事
      會主席,對外代表公司……。」第 211 條規定:「公司虧損達實收資本額二分
      之一時,董事會應即召集股東會報告。公司資產顯有不足抵償其所負債務時,除
      得依第二百八十二條辦理者外,董事會應即聲請宣告破產。代表公司之董事,違
      反前二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第 282 條規定:「
      公開發行股票或公司債之公司,因財務困難,暫停營業或有停業之虞,而有重建
      更生之可能者,得由公司或左列利害關係人之一向法院聲請重整……。」
      經濟部 91 年 12 月 11 日經商字第 09102280620 號函釋(下稱 91 年 12 月
      11 日函釋):「按公司法第 211 條第 1 項『公司虧損達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
      時,董事會應即召集股東會報告。』所稱之『虧損』,為完成決算程序經股東會
      承認後之累積虧損,與公司年度進行中所發生之本期淨損之合計。……」
      臺北市政府 90 年 8 月 23 日府秘二字第 9010798100 號公告:「主旨:公告
      本府主管業務委任事項,並自 90 年 9 月 1 日起生效……公告事項……八、
      本府將下列業務委任本府商業管理處(自 96 年 9 月 11 日起更名為臺北市商
      業處),以該處名義執行之:……(二)公司法中有關本府權限事項。」
    二、本件訴願理由略以:○○公司非上市、櫃公司,也未公開發行,股東僅 9 人,
      迄今未欠任何金融、企業客戶款項,僅向 4 位股東借款週轉金計 1 億多元,
      股東一致同意不必還款,支持公司債轉增資繼續營運,公司除已委託律師及簽證
      會計師事務所積極辦理,股東亦分別全力尋找合作資金持續營運,訴願人今年 7
      月新接任董事長,立即召開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決議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新營運
      項目將有商機,可改善公司財務狀況,請撤銷原處分。
    三、查訴願人為○○公司董事長,該公司有資產顯不足抵償其所負債務,且董事會未
      聲請宣告破產之情事,有○○公司 108 年 12 月 31 日、112 年 12 月 31 日
      資產負債表及 113 年 8 月 31 日(自結)資產負債表等影本附卷可稽,原處
      分自屬有據。
    四、至訴願人主張○○公司非上市、櫃公司,也未公開發行,股東僅 9 人,迄今未
      欠任何金融、企業客戶款項,僅向 4 位股東借款週轉金計 1 億多元,股東一
      致同意不必還款,支持公司債轉增資繼續營運,公司除已委託律師及簽證會計師
      事務所積極辦理,股東亦分別全力尋找合作資金持續營運,其今年 7 月新接任
      董事長,立即召開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決議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新營運項目將有
      商機,可改善公司財務狀況云云。按董事長對內為股東會、董事會及常務董事會
      主席,對外代表公司;公司資產顯有不足抵償其所負債務時,除得依公司法第 2
      82 條辦理者外,董事會應即聲請宣告破產;代表公司之董事,違反上開規定者
      ,處 2 萬元以上 10 萬元以下罰鍰;為公司法第 208 條第 3 項、第 211 條
      第 2 項及第 3 項所明定;又依經濟部 91 年 12 月 11 日函釋意旨,公司法
      第 211 條第 1 項所稱「虧損」,為完成決算程序經股東會承認後之累積虧損
      ,與公司年度進行中所發生之本期淨損之合計。查卷附○○公司 108 年 12 月
      31 日、112 年 12 月 31 日資產負債表、113 年 8 月 31 日(自結)資產負
      債表影本所載,其權益合計(總額)分別為負 95,67 萬 1,091 元、負 96,89
      萬 7,189 元、負 95,18 萬 708 元;復查原處分機關屢次函請○○公司及訴
      願人提供依公司法第 211 條第 2 項等規定辦理之證明文件,雖經○○公司回
      復,惟其等並未提出已依上開規定辦理之證明文件供核,則原處分機關審認○○
      公司有資產顯有不足抵償其所負債務,且董事會未聲請宣告破產之情事,尚非無
      憑。訴願人雖主張○○公司僅向 4 位股東借款週轉金 1 億多元,股東一致同
      意不必還款等,惟與上開公司資產負債表所示財務狀況不符,訴願人亦未提出證
      明文件以供原處分機關查察,自難據之而對其為有利之認定。訴願主張,不足採
      據。從而,原處分機關依前揭規定,處訴願人法定最低額 2 萬元罰鍰,並無不
      合,原處分應予維持。
    五、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無理由,依訴願法第 79 條第 1 項,決定如主文。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連 堂 凱
                                 委員 張 慕 貞
                                 委員 陳 愛 娥
                                 委員 邱 駿 彥
                                 委員 李 瑞 敏
                                 委員 王 士 帆
                                 委員 陳 衍 任
                                 委員 邱 子 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本案依分層負責規定授權人員決行
    如對本決定不服者,得於本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 個月內,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提
    起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地址:臺北市士林區福國路 101 號)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