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市政府 112.04.20. 府訴一字第1126081253號訴願決定書
訴 願 人 ○○○
原 處 分 機 關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訴願人因違反肥料管理法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民國112年2月16日北市產
業農字第1123013776號函,提起訴願,本府決定如下:
主文
訴願駁回。
事實
臺中市政府接獲檢舉,民眾以帳號「○○」於○○購物平臺網站(下稱○
○網站)刊登「○○……$40……商品數量9……出貨地臺北市大同區……
登記證字號:肥進(微)字第 xxxxxxx號……」之肥料(下稱系爭肥料)
販賣資訊,疑涉違反肥料管理法相關規定。臺中市政府遂函詢新加坡商○
○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下稱○○台灣分公司)有關帳號「○○」之使用
者個人資料,經該分公司函復使用者為訴願人,地址為臺北市大同區○○
○路○○段○○號○○樓等資料;臺中市政府乃移由本府查處。經原處分
機關查認訴願人於○○網站販售分裝之系爭肥料產品,涉違反肥料管理法
第17條規定,乃以民國(下同)112年 1月4日北市產業農字第1123011067
號函通知訴願人陳述意見。嗣原處分機關於112年1月16日收受訴願人之意
見陳述紀錄後,仍審認訴願人前開違規情事明確,因係第 1次遭查獲,爰
依同法第28條第1項第3款及違反肥料管理法案件處分裁量基準(下稱裁量
基準)第 2點附表等規定,以112年2月16日北市產業農字第1123013776號
函(下稱原處分)處訴願人新臺幣(下同) 5萬元罰鍰。原處分於112年2
月21日送達,訴願人不服,於112年3月10日在本府法務局網站聲明訴願,
3月14日補具訴願書,並據原處分機關檢卷答辯。
理由
一、按肥料管理法第 2條規定:「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直轄市為直
轄市政府……。」第3條第1款規定:「本法用辭定義如下︰一、肥料
︰指供給植物養分或促進養分利用之物品。」第17條規定:「販賣或
意圖販賣而陳列、貯藏之肥料,不得拆封、分裝、摻雜、稀釋或塗改
肥料標示。……。」第28條第1項第3款規定:「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三、違反第十七
條規定者。」
行政罰法第7條第1項規定:「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
過失者,不予處罰。」第 8條規定:「不得因不知法規而免除行政處
罰責任。但按其情節,得減輕或免除其處罰。」第18條第 3項規定:
「依本法規定減輕處罰時,裁處之罰鍰不得逾法定罰鍰最高額之二分
之一,亦不得低於法定罰鍰最低額之二分之一;同時有免除處罰之規
定者,不得逾法定罰鍰最高額之三分之一,亦不得低於法定罰鍰最低
額之三分之一……。」
違反肥料管理法案件處分裁量基準第 2點規定:「主管機關對於違反
本法規定者為裁罰時,應審酌違規行為應受責難程度及所生影響,並
依『違反肥料管理法案件處分裁量基準表』(如附表)裁處之。」
附表 違反肥料管理法案件處分裁量基準表(節錄)違反法條
第十七條
條文內容
販賣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貯藏之肥料,不得任意拆封、分裝、摻雜、稀釋或塗改肥料標示。
違規情形
販賣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貯藏之肥料,任意拆封、分裝、摻雜、稀釋或塗改肥料標示。
處罰依據
第二十八條第一項第三款
查獲違反法案件之裁量基準
第一次查獲
新臺幣五萬元
裁罰對象
肥料販賣業者、肥料製造或輸入業者
法務部 105年2月23日法律字第10503503620號書函釋:「……說明:
……三、另本法第 8條規定:『不得因不知法規而免除行政處罰責任
。但按其情節,得減輕或免除其處罰。』乃係規定行為人因不瞭解法
規之存在或適用,進而不知其行為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時,仍不得免除
行政處罰責任;然其可非難性程度較低,故規定得按其情節減輕或免
除其處罰……揆諸立法原意,本條但書所稱之『按其情節』,乃係指
行為人不知法規之可責性高低而言,例如依行為人之社會地位及個人
能力,於可期待運用其認識能力,是否能意識到該行為係屬不法,並
於對該行為之合法性產生懷疑時,負有查詢義務……倘行為人並非『
不知法規』,縱屬初犯,仍無前開但書有關減輕或免除處罰規定之適
用。……。」
臺北市政府 104年5月11日府產業企字第10430228100號公告:「主旨
:公告工廠管理輔導法等20件法規所定本府權限事項,自中華民國10
4年 6月1日起分別委任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辦理。……公告事
項:一、本府主管業務部分權限委任本府產業發展局,以該局名義執
行之(如附表1)……。」
臺北市政府主管業務部分權限委任本府產業發展局事項表(節錄)項次
主管法律
委任事項
7
肥料管理法
第22條至第23條「查驗及監督」;第27條至第32條「裁處」規定。
二、本件訴願理由略以:因不曾接觸肥料管理法相關法規,所以不知道是
不能販售的物品,當初想法很簡單把用不到的東西刊登上去給需要的
人,沒有想過為此營利,裁處 5萬元罰鍰,罰重情輕,請依行政罰法
第7條規定,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或同法第8條規定,按情節
得減輕或免除處罰。
三、查本件原處分機關審認訴願人有事實欄所述違反肥料管理法第17條規
定之情事,有○○網站頁面截圖、○○台灣分公司查復函文及訴願人
之意見陳述紀錄等資料影本附卷可稽,原處分自屬有據。
四、至訴願人主張其不諳肥料管理法規定,請依行政罰法第7條及第8條規
定,減輕或免罰云云。按販賣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貯藏之肥料,不得
拆封、分裝、摻雜、稀釋或塗改肥料標示;違反者,處 5萬元以上25
萬元以下罰鍰;肥料管理法第17條及第28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次
按肥料管理法第17條之立法目的係在防止販賣中肥料經拆封、分裝而
有受潮、變質或污染環境,且可能被乘機抽換或混入雜物之可能性,
故而明定禁止之。查本件:
(一)依卷附○○網站頁面截圖影本所載,訴願人於該網站以帳號「○○
」刊登略以:「○○……$40……商品數量9……出貨地臺北市大同
區……登記證字號:肥進(微)字第 xxxxxxx號……」等販賣資訊
;次查依訴願人之意見陳述紀錄影本記載略以:「……問:請說明
○○購物平台帳號『○○』廣告販售分裝肥料『○○(如附件)』
肥料產品是否由台端所刊登販售?答:☑是。問:請說明台端於○
○購物平台網頁刊登販賣之肥料產品『○○』,販售之產品是否領
有肥料登記證(如有請提供肥料登記證字號)?販售之肥料產品來
源為何?答:有:肥進(微)字第xxxxxxx號 產品來源:○○購物
平台……。問:按肥料管理法第17條規定……本案台端於○○購物
平台網頁刊登廣告販售分裝『○○』肥料產品情事,涉違反前揭規
定,請問台端是否知悉?針對違法事實有無相關說明?答:因為是
……興趣對於肥料管理法並不瞭解,對於會違法也不知道,只是因
為買一整包有一公斤用不到這麼多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才在網路
上賣……真的不知道這個是違法。……」並經訴願人簽章確認在案
。
(二)依上開事證可知,本件訴願人有於○○網站販賣分裝系爭肥料之事
實,洵堪認定;又訴願人應對其所販賣之物品須符合相關法規範有
所注意及查證,惟其應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難謂無過失;堪認已
違反肥料管理法第17條規定。再按不得因不知法規而免除行政處罰
責任,但按其情節,得減輕或免除其處罰,為行政罰法第 8條所明
定;該規定所稱之按其情節,係指行為人之不知法規是否有不可歸
責性之情事,而得減輕或免除行政處罰責任而言。本件訴願人具有
使用網路平臺從事上架販賣商品行為之能力,理應有能力利用網路
或向主管機關查詢我國肥料管理相關法律規定,尚難謂有不可歸責
而不知法規之情事;是本件並無行政罰法第 8條但書規定得減輕或
免罰之適用,亦無同法第18條第 3項規定之適用情形,原處分機關
乃依肥料管理法第28條第1項第3款及裁量基準第 2點附表等規定,
裁處訴願人法定最低額 5萬元罰鍰,並無違誤。訴願主張,不足採
據。從而,原處分機關所為原處分,揆諸前揭規定及裁量基準,並
無不合,應予維持。
五、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無理由,依訴願法第79條第 1項,決定如主文
。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連 堂 凱(公出)
委員 張 慕 貞(代行)
委員 王 曼 萍
委員 陳 愛 娥
委員 洪 偉 勝
委員 范 秀 羽
委員 邱 駿 彥
委員 郭 介 恒
委員 宮 文 祥
中華民國 112 年 4 月 20 日
如對本決定不服者,得於本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個月內,向臺灣臺北地
方法院行政訴訟庭提起行政訴訟。(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地址: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1段2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