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法規歷史異動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財政及主計類
稅捐稽徵法 非現行版本
民國 99 年 01 月 06 日
中華民國99年1月6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800326961號令修正公布第44條條文;並增訂第11-3~11-7、25-1條條文及第一章之一章名
  • 第 11-3 條
    財政部依本法或稅法所發布之法規命令及行政規則,不得增加或減免納稅 義務人法定之納稅義務。
  • 第 11-4 條
    稅法或其他法律為特定政策所規定之租稅優惠,應明定實施年限並以達成 合理之政策目的為限,不得過度。 前項租稅優惠之擬訂,應經稅式支出評估。
  • 第 11-5 條
    稅捐稽徵機關或財政部賦稅署指定之調查人員,於進行調查前,除通知調 查將影響稽徵或調查目的者外,應以書面通知被調查者調查或備詢之事由 及範圍。被調查者如委任代理人,該代理人應於接受調查或備詢時,出具 委任書。 被調查者或其代理人經稅捐稽徵機關或財政部賦稅署之許可,得偕同輔佐 人到場接受調查或備詢。
  • 第 11-6 條
    稅捐稽徵機關故意以不正當方法取得之自白且與事實不相符者,不得作為 課稅或處罰之證據。
  • 第 11-7 條
    稅捐稽徵機關應設置適當場所,聆聽陳情或解答納稅義務人問題。
  • 第 25-1 條
    依本法或稅法規定應補、應退或應移送強制執行之稅捐在一定金額以下者 ,財政部得視實際需要,報請行政院核定免徵、免退或免予移送強制執行 。
  • 第 44 條
    營利事業依法規定應給與他人憑證而未給與,應自他人取得憑證而未取得 ,或應保存憑證而未保存者,應就其未給與憑證、未取得憑證或未保存憑 證,經查明認定之總額,處百分之五罰鍰。但營利事業取得非實際交易對 象所開立之憑證,如經查明確有進貨事實及該項憑證確由實際銷貨之營利 事業所交付,且實際銷貨之營利事業已依法處罰者,免予處罰。 前項處罰金額最高不得超過新臺幣一百萬元。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