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十二 章 附則
- 第 88 條第九條第一項第八款、第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第十八條第一項第十三款 、第十五款、第二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及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情 形,主管機關應聘請社會公正人士及邀集相關機關共同審核,經審核通過 者,入出國及移民署應同意或許可其入國、出國、居留、變更居留原因、 永久居留或定居。
- 第 89 條入出國及移民署所屬辦理入出國及移民業務之薦任職或相當薦任職以上人 員,於執行非法入出國及移民犯罪調查職務時,分別視同刑事訴訟法第二 百二十九條、第二百三十條之司法警察官。其委任職或相當委任職人員, 視同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一條之司法警察。
- 第 90 條入出國及移民署人員於執行職務時,應著制服或出示證件表明身分;其服 制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 第 91 條外國人、臺灣地區無戶籍國民、大陸地區人民、香港及澳門居民於入國( 境)接受證照查驗或申請居留、永久居留時,入出國及移民署得運用生物 特徵辨識科技,蒐集個人識別資料後錄存。 前項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適用之: 一、未滿十四歲。 二、依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免申請外僑居留證。 三、其他經入出國及移民署專案同意。 未依第一項規定接受生物特徵辨識者,入出國及移民署得不予許可其入國 (境)、居留或永久居留。 有關個人生物特徵識別資料蒐集之對象、內容、方式、管理、運用及其他 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 第 92 條舉發違反本法規定之事實,經查證屬實者,得由入出國及移民署對舉發人 獎勵之;其獎勵範圍、程序、金額、核給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 由主管機關定之。
- 第 93 條本法關於外國人之規定,於國民取得外國國籍而持外國護照入國者及無國 籍人民,準用之。
- 第 94 條入出國及移民署與海岸巡防、警察、調查及其他相關機關應密切協調聯繫 ,並會同各該機關建立協調聯繫作業機制。
- 第 95 條依本法規定核發之證件,應收取規費。但下列證件免收規費: 一、發給臺灣地區無戶籍國民,黏貼於我國護照之入國許可。 二、臨時停留許可證件。 三、僑務委員或僑務榮譽職人員因公返國申請之單次入國許可證件。 四、臺灣地區無戶籍國民每年自九月一日起至十月十日止,申請返國參加 慶典之單次入國許可證件。 五、外國人重入國許可。 六、外國人入國後停留延期許可。 七、依第二十五條第三項規定許可之外僑永久居留證。 八、基於條約協定或經外交部認定有互惠原則之特定國家人民申請之外僑 居留證或外僑永久居留證。
- 第 96 條本法施行細則,由主管機關定之。
- 第 97 條本法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中央歷史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警政類
入出國及移民法
非現行版本
民國 100 年 11 月 23 日
中華民國100年11月23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000259761號令修正公布第6、15、21、36、38、74、88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中華民國100年12月8日行政院院臺治字第1000065833號令發布定自100年12月9日施行
中華民國103年12月26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030158355號公告第4條第1項、第2項、第5條第2項、第6條第1項、第2項、第3項、第4項、第5項、第6項、第7條第1項、第2項、第8條第1項、第9條第1項、第3項、第4項、第6項、第7項、第10條第1項、第5項、第7項、第11條第1項、第2項、第13條、第14條第1項、第3項、第15條第1項、第2項、第3項、第16條第2項、第3項、第4項第5項、第17條第2項、第18條第1項、第2項、第19條第1項、第20條第1項、第21條第1項、第2項、第3項、第22條第1項、第2項、第23條第1項、第2項、第3項、第24條第1項、第2項、第25條第1項、第2項、第3項、第4項、第6項、第7項、第26條、第27條第2項、第28條第2項、第30條、第31條第1項、第3項、第4項、第5項、第32條、第33條、第34條、第36條第1項、第2項、第3項、第37條第1項、第2項、第38條第1項、第2項、第3項、第4項、第5項、第39條、第47條第1項、第48條、第49條第1項、第2項、第50條第2項、第55條第1項、第2項、第3項、第56條第2項、第4項、第6項、第7項、第59條第1項、第2項、第63條第1項、第64條第1項、第65條第1項、第66條第1項、第67條第1項、第68條、第69條第1項、第70條第1項、第71條第1項、第72條第1項、第4項、第79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86條、第88條、第89條、第90條、第91條第1項、第2項第3款、第3項、第92條、第94條所列屬「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之權責事項,自104年1月2日起改由「內政部移民署」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