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財政及主計類
民國 107 年 01 月 31 日
中華民國107年1月31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700009801號令修正公布第38-2~38-4、48-1條條文
  • 第 十 章 罰則
  • 第 38 條
    違反第三十七條準用銀行法第三十五條之規定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但其他法律有較重之處罰規定 者,依其規定。
  • 第 38-1 條
    散布流言或以詐術損害信用合作社之信用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 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 第 38-2 條
    信用合作社負責人或職員,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信用 合作社之利益,而為違背其職務之行為,致生損害於信用合作社之財產或 其他利益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上 二億元以下罰金。其因犯罪獲取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達新臺幣一億元以上 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千五百萬元以上五億元以下罰 金。 信用合作社負責人或職員,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前項犯罪之行為者,得加重 其刑至二分之一。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 第 38-3 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信用合作社將信用合作社或第 三人之財物交付,或以不正方法將虛偽資料或不正指令輸入信用合作社電 腦或其相關設備,製作財產權之得喪、變更紀錄而取得他人財產,其因犯 罪獲取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達新臺幣一億元以上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上二億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 第 38-4 條
    犯第三十八條之二或第三十八條之三之罪,於犯罪後自首,如自動繳交全 部犯罪所得者,減輕或免除其刑;並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免除其 刑。 犯第三十八條之二或第三十八條之三之罪,在偵查中自白,如自動繳交全 部犯罪所得者,減輕其刑;並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減輕其刑至二 分之一。 犯第三十八條之二第一項及第三十八條之三第一項、第二項之罪,其因犯 罪獲取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超過罰金最高額時,得於犯罪獲取之財物或財 產上利益之範圍內加重罰金;如損及金融市場穩定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 一。
  • 第 38-5 條
    第三十八條之二第一項之信用合作社負責人、職員或第三十八條之三第一 項之行為人所為之無償行為,有害及信用合作社之權利者,信用合作社得 聲請法院撤銷之。 前項之信用合作社負責人、職員或行為人所為之有償行為,於行為時明知 有損害於信用合作社之權利,且受益人於受益時亦知其情事者,信用合作 社得聲請法院撤銷之。 依前二項規定聲請法院撤銷時,得並聲請命受益人或轉得人回復原狀。但 轉得人於轉得時不知有撤銷原因者,不在此限。 第一項之信用合作社負責人、職員或行為人與其配偶、直系親屬、同居親 屬、家長或家屬間所為之處分其財產行為,均視為無償行為。 第一項之信用合作社負責人、職員或行為人與前項以外之人所為之處分其 財產行為,推定為無償行為。 第一項及第二項之撤銷權,自信用合作社知有撤銷原因時起,一年間不行 使,或自行為時起經過十年而消滅。
  • 第 38-6 條
    第三十八條之二第一項及第三十八條之三第一項之罪,為洗錢防制法第三 條第一項所定之重大犯罪,適用洗錢防制法之相關規定。
  • 第 39 條
    信用合作社違反第三十七條準用銀行法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 三條之二或準用第三十三條之四第一項而有違反規定者,其行為負責人,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上二千五百萬元 以下罰金。 信用合作社依第三十七條準用銀行法第三十三條辦理授信達中央主管機關 規定金額以上,未經理事會三分之二以上理事之出席及出席理事四分之三 以上同意者或違反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三十七條準用銀行法第三十三條第二 項所定有關授信限額、授信總餘額之規定者,其行為負責人處新臺幣二百 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罰鍰,不適用前項規定。
  • 第 40 條
    違反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三十七條準用銀行法第六十二條第一項規定所為之 處置,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其行為負責人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千萬元以下罰金。 信用合作社理事、監事、經理人或其他職員於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機構派員 監管或接管或勒令停業進行清理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一年以上七年 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千萬元以下罰金: 一、於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期限內拒絕將信用合作社業務、財務有關之帳冊 、文件、印章及財產等列表移交予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監管人、接管 人或清理人,或拒絕將債權、債務有關之必要事項告知或拒絕其要求 不為進行監管、接管或清理之必要行為。 二、隱匿或毀損有關信用合作社業務或財務狀況之帳冊文件。 三、隱匿或毀棄信用合作社財產或為其他不利於債權人之處分。 四、對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監管人、接管人或清理人詢問,無正當理由不 為答復或為虛偽之陳述。 五、捏造債務或承認不真實之債務。
  • 第 40-1 條
    法人之負責人、代理人、受雇人或其他職員,因執行業務違反第三十八條 至第四十條規定之一者,除依各該條規定處罰其行為負責人外,對該法人 亦科以各該條之罰鍰或罰金。
  • 第 41 條
    信用合作社理事、監事、經理人或職員違反第十七條規定兼職者,處新臺 幣十五萬元以上一百八十萬元以下罰鍰,並予解任。 前項兼職係經信用合作社指派者,受罰人為信用合作社。
  • 第 42 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新臺幣十五萬元以上一百八十萬元以下罰鍰: 一、違反第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而為營業者。 二、違反中央主管機關依第十五條第二項所為之規定者。 三、違反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三十七條準用銀行法第三十三條之三或第三十 六條規定所為之限制者。 四、違反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三十七條準用銀行法第四十三條之規定,所為 之通知未於限期內調整者。 五、違反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三十七條準用銀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所 為之限制者。 六、違反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三十七條準用銀行法第五十七條之規定,而為 營業者。 七、理事或監事違反第三十七條準用銀行法第六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怠於 申報者。
  • 第 43 條
    違反中央銀行依第三十七條準用銀行法第四十條所為之規定而放款者,處 新臺幣九萬元以上一百二十萬元以下罰鍰。
  • 第 44 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 一、違反第三十七條準用銀行法第三十四條之規定吸收存款者。 二、違反第三十七條準用銀行法第四十五條或第四十九條之規定,不申報 營業書表或不為公告或報告者。
  • 第 45 條
    違反本法或中央主管機關或中央銀行依本法所為之規定者,除本法另有規 定外,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
  • 第 46 條
    前四條除第四十二條第七款規定外,所定罰鍰之受罰人為信用合作社或其 分社。 信用合作社或其分社經依前項受罰後,對應負責之人有求償權。
  • 第 47 條
    罰鍰經限期繳納而屆期不繳納者,自逾期之日起,每日加收滯納金百分之 一;屆三十日仍不繳納者,移送強制執行,並得由中央主管機關勒令該信 用合作社或分社停業。
  • 第 48 條
    信用合作社經依本章規定處以罰鍰後,於規定限期內仍不予改正者,得對 其同一事實或行為再予加一倍至五倍處罰。其屢違而情節重大者,並得責 令限期撤換負責人或撤銷其許可。 信用合作社經中央主管機關撤銷許可後,應由中央主管機關通知登記機關 撤銷其登記。
  • 第 48-1 條
    犯本法之罪,犯罪所得屬犯罪行為人或其以外之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團 體因刑法第三十八條之一第二項所列情形取得者,除應發還被害人或得請 求損害賠償之人外,沒收之。
  • 第 48-2 條
    犯本法之罪,所科罰金達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上而無力完納者,易服勞役期 間為二年以下,其折算標準以罰金總額與二年之日數比例折算;所科罰金 達新臺幣一億元以上而無力完納者,易服勞役期間為三年以下,其折算標 準以罰金總額與三年之日數比例折算。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