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六 章 監督及管理
- 第 58 條發電業及輸配電業應置主任技術員,其資格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第 59 條電器承裝業及用電設備檢驗維護業,應向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登記 ,並於一個月內加入相關工業同業公會,始得營業。相關工業同業公會不 得拒絕其加入。 用戶用電設備工程應交由電器承裝業承裝、施作及裝修,並在向電業申報 竣工供電時,應檢附相關電氣工程工業同業公會核發之申報竣工會員證明 單,方得接電。但其他法規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電業設備或用戶用電設備工程由依法登記執業之電機技師設計或監造者, 其圖樣設計資料及說明書或竣工報告單送由電業審查核定時,應檢附電機 技師公會核發之會員證明,方得審查核定或接電。 前項之技師,應加入執業所在地之技師公會後,始得執行電業設備或用戶 用電設備工程之設計或監造等業務,技師公會亦不得拒絕其加入。 電器承裝業及用電設備檢驗維護業所聘僱從事電力工程相關工作人員,應 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電力工程相關科別技師考試及格,並領有技師證書者。 二、電力工程相關職類技能檢定合格取得技術士證者。 三、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三月五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依法考驗合格, 取得證書之電匠。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一月十一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向直轄市或縣( 市)主管機關登記擔任電氣技術人員之現職人員,或曾辦理登記且期間超 過半年之人員,於修正施行後未符合前項資格者,仍具擔任其原登記級別 之電氣技術人員資格。 電器承裝業與用電設備檢驗維護業之資格、要件、登記、撤銷或廢止登記 及管理之規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第 60 條裝有電力設備之工廠、礦場、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及受電電壓屬高壓以上 之用電場所,應置專任電氣技術人員或委託用電設備檢驗維護業,負責維 護與電業供電設備分界點以內一般及緊急電力設備之用電安全,並向直轄 市或縣(市)主管機關辦理登記及定期申報檢驗維護紀錄。 前項電力設備與用電場所之認定範圍、登記、撤銷或廢止登記、維護、申 報期限、記錄方式與管理,專任電氣技術人員之認定範圍、資格、管理及 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規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第 61 條電業設備或用戶用電設備屬中央主管機關所定工程範圍者,其設計及監造 ,應由依法登記執業之電機技師或相關專業技師辦理。所定工程範圍外, 應由電機技師或電器承裝業辦理。但該工程僅供政府機關或公營事業機構 自用時,得由該政府機關或公營事業機構內,依法取得電機技師或相關專 業技師證書者辦理設計及監造。 前項用戶用電設備工程範圍,應依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十九日修正 施行前既有電業實施之工程範圍為準;其修正時,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商全 國性電機技師公會、相關電氣工程工業同業公會及其他相關公會定之。 電業或用戶未依第一項規定辦理者,其屬於電業設備者,中央主管機關應 禁止電業使用該設備;其屬於用戶用電設備者,電業對該設備不得供電。
- 第 62 條電器承裝業及用電設備檢驗維護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使用他人之登記執照。 二、將登記執照交由他人使用。 三、於停業期間參加投標或承攬工程。 四、擅自減省工料。 五、將工程轉包、分包及轉託無登記執照之業者。 六、工程分包超過委託總價百分之四十。 七、對於受託辦理承裝、檢驗、維護為虛偽不實之報告。 主管機關基於健全電器承裝業及用電設備檢驗維護業管理、維護公共利益 及安全,或因應查核前項行為及登記資格要件之需要,得通知電器承裝業 及用電設備檢驗維護業申報或提供有關資料;必要時,並得派員查核,電 器承裝業及用電設備檢驗維護業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 第 63 條用電場所所置之專任電氣技術人員,因執行業務所為之陳述或報告,不得 有虛偽不實之情事。
- 第 64 條發電業於年度分派盈餘時,按其不含再生能源發電部分之全年純益超過實 收資本總額,應優先依下列規定提撥相當數額,作為加強機組運轉維護與 投資降低污染排放之設備及再生能源發展之用: 一、該全年純益超過實收資本總額百分之十,未超過百分之二十五時,應 提撥超過部分之半數數額。 二、該全年純益達實收資本總額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時,應提撥超過部分之 全數數額。 前項數額,其半數作為加強機組運轉維護、投資降低污染排放設備,其餘 半數為投資再生能源發展之用。 第一項全年純益占實收資本總額百分之十以下時,中央主管機關應依第三 十一條檢驗維護結果,要求其進行設備改善。 發電業生產電能之電力排碳係數優於電業管制機關依第二十八條第二項所 定基準者,不適用第一項規定。 第一項加強機組運轉維護、投資降低污染排放之設備與投資再生能源發展 等經費之認定、運用、管理及監督等事項之規則,由電業管制機關定之。
- 第 65 條為促進電力發展營運、提升發電、輸電與變電設施周邊地區發展及居民福 祉,發電業及輸配電業應依生產或傳輸之電力度數一定比例設置電力開發 協助金,以協助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推動電力開發與社區和諧發展 事宜。 前項電力開發協助金使用方式、範圍及其監督等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機 關定之。必要時,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得派員查核,發電業及輸配 電業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再生能源發電業除風力發電及一定裝置容量以上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以外 者,不適用本條之規定。 第一項電力開發協助金之提撥比例,第三項所稱一定裝置容量,由中央主 管機關公告之。 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應以季報方式上網公布電力開發協助金運用之 相關資訊。
- 第 66 條為落實資訊公開,電業應按月將其業務狀況、電能供需及財務狀況,編具 簡明月報,並應於每屆營業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編具年報,分送電業管制 機關及中央主管機關備查,並公開相關資訊。 電業管制機關或中央主管機關對於前項簡明月報及年報,得令其補充說明 或派員查核。 第一項應公開之資訊、簡明月報、年報內容與格式,由電業管制機關公告 之。
- 第 67 條主管機關對於電業設備及第三十條第一項規定之安全保護設施,得隨時查 驗;其不合規定者,應限期修理或改換;如有發生危險之虞時,並得命其 停止其工作及使用。 發電業及輸配電業對於前項查驗,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中央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產業發展類
民國 113 年 08 月 07 日
中華民國113年8月7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300068961號令修正公布第49條條文
※本法規部分或全部條文尚未施行,最後施行日期:115.01.01
106年01月26日修正之第6條第1項規定,延後自中華民國115年01月01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