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五 章 股份有限公司
- 第 四 節 董事及董事會
- 第 192 條公司董事會,設置董事不得少於三人,由股東會就有行為能力之人選任之 。 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依前項選任之董事,其全體董事合計持股比例,證券 管理機關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民法第八十五條之規定,對於前項行為能力不適用之。 公司與董事間之關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依民法關於委任之規定。 第三十條之規定,對董事準用之。
- 第 192-1 條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董事選舉,採候選人提名制度者,應載明於章程,股 東應就董事候選人名單中選任之。 公司應於股東會召開前之停止股票過戶日前,公告受理董事候選人提名之 期間、董事應選名額、其受理處所及其他必要事項,受理期間不得少於十 日。 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之股東,得以書面向公司提出董事 候選人名單,提名人數不得超過董事應選名額;董事會提名董事候選人之 人數,亦同。 前項提名股東應檢附被提名人姓名、學歷、經歷、當選後願任董事之承諾 書、無第三十條規定情事之聲明書及其他相關證明文件;被提名人為法人 股東或其代表人者,並應檢附該法人股東登記基本資料及持有之股份數額 證明文件。 董事會或其他召集權人召集股東會者,對董事被提名人應予審查,除有左 列情事之一者外,應將其列入董事候選人名單: 一、提名股東於公告受理期間外提出。 二、提名股東於公司依第一百六十五條第二項或第三項停止股票過戶時, 持股未達百分之一。 三、提名人數超過董事應選名額。 四、未檢附第四項規定之相關證明文件。 前項審查董事被提名人之作業過程應作成紀錄,其保存期限至少為一年。 但經股東對董事選舉提起訴訟者,應保存至訴訟終結為止。 公司應於股東常會開會四十日前或股東臨時會開會二十五日前,將董事候 選人名單及其學歷、經歷、持有股份數額與所代表之政府、法人名稱及其 他相關資料公告,並將審查結果通知提名股東,對於提名人選未列入董事 候選人名單者,並應敘明未列入之理由。 公司負責人違反第二項或前二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 罰鍰。
- 第 193 條董事會執行業務,應依照法令章程及股東會之決議。 董事會之決議,違反前項規定,致公司受損害時,參與決議之董事,對於 公司負賠償之責;但經表示異議之董事,有紀錄或書面聲明可證者,免其 責任。
- 第 194 條董事會決議,為違反法令或章程之行為時,繼續一年以上持有股份之股東 ,得請求董事會停止其行為。
- 第 195 條董事任期不得逾三年。但得連選連任。 董事任期屆滿而不及改選時,延長其執行職務至改選董事就任時為止。但 主管機關得依職權限期令公司改選;屆期仍不改選者,自限期屆滿時,當 然解任。
- 第 196 條董事之報酬,未經章程訂明者,應由股東會議定,不得事後追認。 第二十九條第二項之規定,對董事準用之。
- 第 197 條董事經選任後,應向主管機關申報,其選任當時所持有之公司股份數額; 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董事在任期中轉讓超過選任當時所持有之公司股份數 額二分之一時,其董事當然解任。 董事在任期中其股份有增減時,應向主管機關申報並公告之。 董事任期未屆滿提前改選者,當選之董事,於就任前轉讓超過選任當時所 持有之公司股份數額二分之一時,或於股東會召開前之停止股票過戶期間 內,轉讓持股超過二分之一時,其當選失其效力。
- 第 197-1 條董事之股份設定或解除質權者,應即通知公司,公司應於質權設定或解除 後十五日內,將其質權變動情形,向主管機關申報並公告之。但公開發行 股票之公司,證券管理機關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 第 198 條股東會選任董事時,除公司章程另有規定外,每一股份有與應選出董事人 數相同之選舉權,得集中選舉一人,或分配選舉數人,由所得選票代表選 舉權較多者,當選為董事。 第一百七十八條之規定,對於前項選舉權,不適用之。
- 第 199 條董事得由股東會之決議,隨時解任;如於任期中無正當理由將其解任時, 董事得向公司請求賠償因此所受之損害。 股東會為前項解任之決議,應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股東之 出席,以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之同意行之。 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出席股東之股份總數不足前項定額者,得以有代表 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東之出席,出席股東表決權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 行之。 前二項出席股東股份總數及表決權數,章程有較高之規定者,從其規定。
- 第 199-1 條股東會於董事任期未屆滿前,經決議改選全體董事者,如未決議董事於任 期屆滿始為解任,視為提前解任。
- 第 200 條董事執行業務,有重大損害公司之行為或違反法令或章程之重大事項,股 東會未為決議將其解任時,得由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之 股東,於股東會後三十日內,訴請法院裁判之。
- 第 201 條董事缺額達三分之一時,董事會應於三十日內召開股東臨時會補選之。但 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董事會應於六十日內召開股東臨時會補選之。
- 第 202 條公司業務之執行,除本法或章程規定應由股東會決議之事項外,均應由董 事會決議行之。
- 第 203 條董事會由董事長召集之。但每屆第一次董事會,由所得選票代表選舉權最 多之董事召集之。 每屆第一次董事會應於改選後十五日內召開之。但董事係於上屆董事任滿 前改選,並決議自任期屆滿時解任者,應於上屆董事任滿後十五日內召開 之。 董事係於上屆董事任期屆滿前改選,並經決議自任期屆滿時解任者,其董 事長、副董事長、常務董事之改選得於任期屆滿前為之,不受前項之限制 。 第一次董事會之召集,出席之董事未達選舉常務董事或董事長之最低出席 人數時,原召集人應於十五日內繼續召集,並得適用第二百零六條之決議 方法選舉之。 得選票代表選舉權最多之董事,未在第二項或前項限期內召集董事會時, 得由五分之一以上當選之董事報經主管機關許可,自行召集之。
- 第 204 條董事會之召集,應載明事由,於七日前通知各董事及監察人。但有緊急情 事時,得隨時召集之。
- 第 205 條董事會開會時,董事應親自出席。但公司章程訂定得由其他董事代理者, 不在此限。 董事會開會時,如以視訊會議為之,其董事以視訊參與會議者,視為親自 出席。 董事委託其他董事代理出席董事會時,應於每次出具委託書,並列舉召集 事由之授權範圍。 前項代理人,以受一人之委託為限。 董事居住國外者,得以書面委託居住國內之其他股東,經常代理出席董事 會。 前項代理,應向主管機關申請登記,變更時,亦同。
- 第 206 條董事會之決議,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有過半數董事之出席,出席董事過 半數之同意行之。 第一百七十八條、第一百八十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前項之決議準用之。
- 第 207 條董事會之議事,應作成議事錄。 前項議事錄準用第一百八十三條之規定。
- 第 208 條董事會未設常務董事者,應由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過半 數之同意,互選一人為董事長,並得依章程規定,以同一方式互選一人為 副董事長。 董事會設有常務董事者,其常務董事依前項選舉方式互選之,名額至少三 人,最多不得超過董事人數三分之一。董事長或副董事長由常務董事依前 項選舉方式互選之。 董事長對內為股東會、董事會及常務董事會主席,對外代表公司。董事長 請假或因故不能行使職權時,由副董事長代理之;無副董事長或副董事長 亦請假或因故不能行使職權時,由董事長指定常務董事一人代理之;其未 設常務董事者,指定董事一人代理之;董事長未指定代理人者,由常務董 事或董事互推一人代理之。 常務董事於董事會休會時,依法令、章程、股東會決議及董事會決議,以 集會方式經常執行董事會職權,由董事長隨時召集,以半數以上常務董事 之出席,及出席過半數之決議行之。 第五十七條及第五十八條對於代表公司之董事準用之。
- 第 208-1 條董事會不為或不能行使職權,致公司有受損害之虞時,法院因利害關係人 或檢察官之聲請,得選任一人以上之臨時管理人,代行董事長及董事會之 職權。但不得為不利於公司之行為。 前項臨時管理人,法院應囑託主管機關為之登記。 臨時管理人解任時,法院應囑託主管機關註銷登記。
- 第 209 條董事為自己或他人為屬於公司營業範圍內之行為,應對股東會說明其行為 之重要內容並取得其許可。 股東會為前項許可之決議,應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股東之 出席,以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之同意行之。 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出席股東之股份總數不足前項定額者,得以有代表 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東之出席,出席股東表決權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 行之。 前二項出席股東股份總數及表決權數,章程有較高之規定者,從其規定。 董事違反第一項之規定,為自己或他人為該行為時,股東會得以決議,將 該行為之所得視為公司之所得。但自所得產生後逾一年者,不在此限。
- 第 210 條除證券主管機關另有規定外,董事會應將章程及歷屆股東會議事錄、財務 報表備置於本公司,並將股東名簿及公司債存根簿備置於本公司或股務代 理機構。 前項章程及簿冊,股東及公司之債權人得檢具利害關係證明文件,指定範 圍,隨時請求查閱或抄錄。 代表公司之董事,違反第一項規定,不備置章程、簿冊,或違反前項規定 無正當理由而拒絕查閱或抄錄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 第 211 條公司虧損達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時,董事會應即召集股東會報告。 公司資產顯有不足抵償其所負債務時,除得依第二百八十二條辦理者外, 董事會應即聲請宣告破產。 代表公司之董事,違反前二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 鍰。
- 第 212 條股東會決議對於董事提起訴訟時,公司應自決議之日起三十日內提起之。
- 第 213 條公司與董事間訴訟,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監察人代表公司,股東會亦得 另選代表公司為訴訟之人。
- 第 214 條繼續一年以上,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三以上之股東,得以書面請求 監察人為公司對董事提起訴訟。 監察人自有前項之請求日起,三十日內不提起訴訟時,前項之股東,得為 公司提起訴訟;股東提起訴訟時,法院因被告之申請,得命起訴之股東, 提供相當之擔保;如因敗訴,致公司受有損害,起訴之股東,對於公司負 賠償之責。
- 第 215 條提起前條第二項訴訟所依據之事實,顯屬虛構,經終局判決確定時,提起 此項訴訟之股東,對於被訴之董事,因此訴訟所受之損害,負賠償責任。 提起前條第二項訴訟所依據之事實,顯屬實在,經終局判決確定時,被訴 之董事,對於起訴之股東,因此訴訟所受之損害,負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