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四 章 防汛及搶險
- 第 18 條防汛期間為每年五月一日至十一月三十日。 在防汛期間直轄市、縣 (市) 管理機關應就所轄河川範圍,分別組織防汛 搶險隊 (以下簡稱搶險隊) ,或輔導鄉 (鎮、市、區) 公所為之。 前項防汛搶險工作外之河防建造物災害搶修,由該管河川管理機關辦理。
- 第 19 條直轄市、縣 (市) 政府或鄉 (鎮、市、區) 公所應於每年三月底前將搶險 隊編組完成,造具名冊,報請上級主管機關備查。 搶險隊編組完成後,每年度最少應辦理防汛、搶險技術演練一次,演練時 ,應報請上級主管機關派員指導;其屬中央管河川者,並應通知當地河川 局派員指導。
- 第 20 條河川堤防、防洪牆、護岸之搶險跨及二鄉 (鎮、市、區) 以上時,由直轄 市、縣 (市) 管理機關指揮;跨及二縣 (市) 以上時,由當地河川局指揮 ;遇緊急情況時,應由鄉 (鎮、市、區) 公所、直轄市或縣 (市) 管理機 關密切聯繫先行搶險。
- 第 21 條防汛期間,鄉 (鎮、市、區) 公所應派員並宣導民眾協助巡查轄內河川, 發現河防建造物有破裂、損毀等情事,應迅即報請權責單位修繕。
- 第 22 條直轄市、縣 (市) 政府或鄉 (鎮、市、區) 公所為緊急召集搶險隊員,應 備有搶險隊員名冊、聯絡方式及聯絡電話。
- 第 23 條直轄市、縣 (市) 管理機關應沿河川兩岸之適當地點設置防汛搶險器材儲 藏所;中央管河川之儲藏所地點由直轄市、縣 (市) 管理機關會同當地河 川局查勘決定。
- 第 24 條管理機關應於每年防汛期前完成下列工作: 一、防汛搶險所需之土石料或混凝土塊之儲備。 二、防汛搶險所需之各種器材之調查登記。 三、配合調度支援廠商之洽商。 四、轄區內之防汛搶險計畫及搶險人員之配置。 前項工作得於第十二條之河防檢查時併同辦理。
- 第 25 條直轄市、縣 (市) 管理機關應於每年四月底前辦理搶險隊防汛、搶險研習 會或演習。
- 第 26 條每一河川之警戒水位,由各該主管機關訂定並公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