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歷史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交通類
民國 78 年 12 月 15 日
中華民國78年12月15日交通部(78)交路發字第7841號令、內政部(78)台內警字第74582號令會銜修正發布
  • 第四章 號誌
  • 第一節 總則
  • 號誌係一由電力運轉之交通管制設施,以紅、黃、綠三色燈號或輔以音響,指示車輛及行 人停止、注意與行進,設於交岔路口或其他必要地點。
  • 號誌依其功用分為左列各類: 一、行車管制號誌:係藉圓形之紅、黃、綠三色燈號及箭頭圖案,以時間更迭方式,分派 不同方向交通之行進路權;或藉僅含紅、綠二色之圓形燈號,以管制單向輪放之交通 。一般設於交岔路口或實施單向輪放管制之道路上。依運轉方式分為: (一)定時號誌 (二)交通感應號誌 (三)交通調整號誌 二、行人專用號誌:係配合行車管制號誌使用,以附有「站立行人」及「行走行人」圖案 之方形紅、綠兩色燈號,管制行人穿越街道之行止,設於交岔路口或道路中段。依運 轉方式分為: (一)定時號誌 (二)行人觸動號誌 三、特種交通號誌:包括: (一)車道管制號誌:係以附有叉形及箭頭圖案之方形紅、綠兩色燈號,分派車道之使用 權,設於道路中段或收費站。 (二)鐵路平交道號誌:係以並列之圓雙閃紅色燈號,禁止行人、車輛穿越鐵路平交道, 設於鐵路平交道前。 (三)行人穿越道號誌:係以並列之圓形雙閃黃色燈號,警告接近之車輛應減速慢行,如 有行人穿越須暫停讓行人優先穿越街道,設於斑馬紋行人穿越道標線前。 (四)特種閃光號誌:係以單一鏡面之閃光紅或黃色燈號,警告接近之車輛注意前方路況 ,應先暫停或減速慢行,再視路況以定行止,設於交岔路口或危險路段前。
  • 號誌燈頭之組件與設計,鏡面之數量與排列順序,燈光之照度與顏色、應用與操作,桿柱 之顏色及其佈設之位置與高度等,均應依本章之規定。
  • 號誌應依交通流向,流量及路況設置與運轉,其時相、時制並視狀況調整之。 已啟用之號誌,非有特殊原因不得停止運轉。
  • 因臨時交通管制或其他特殊狀況得設置活動號誌,其設置位置及高度視實際狀況調整之。 活動號誌之設置以不超過三個月為原則,超過者應改為固定設置。
  • 第二節 號誌組件與設計
  • 號誌主要包括燈頭、控制器、燈架及線路等。 號誌燈頭係指懸掛在道路上空或設置於柱頭之組件,主要由燈箱、罩簷、燈泡、燈座、反 光鏡、鏡門及鏡面等所構作。結構圖例如左: 號誌控制器係設置於車道外之地面上,用以控制燈號之運轉。
  • 號誌燈箱、罩簷與桿柱之規定如左: 一、燈箱應裝罩簷、罩簷宜採筒式,以不反光才料配合鏡面之設計,避免橫向駕駛者及行 人預見燈色變換,搶先行進。 二、除特種閃光號誌與行人穿越道號誌之燈箱應標繪黑白相間、寬十公分、呈四十五度角 之斜紋,鐵路平交道號誌之燈箱可漆黑色等外,其餘號誌之燈箱應連同罩簷全箱漆深 綠色。 三、除鐵路平道號誌之桿柱漆橙黑相間之橫紋外,其餘桿柱皆漆黑白相間之橫紋。桿柱表 面經鍍鋅處理者,免漆橫紋。橫紋之寬度為四0公分。
  • 號誌鏡面尺寸與燈光之照度規定如左: 一、除行人專用號誌與車道管制號誌用方形鏡面外,其他號誌用圓形鏡面。 二、圓形鏡面直徑或方形鏡面邊長為二0公分、二五公分、三0公分等三種。 三、除行人專用號誌外,在無障礙遮蔽及正常天候狀況下,號誌燈光之照度應能設駕駛者 於四00公尺距離清楚看見燈色。 四、行人專用號誌應視街道寬度及其他道路狀況,使用適當之鏡面尺寸與燈光之照度。 五、閃光號誌之燈光應避免造成駕駛者之眩光。
  • 號誌燈面係作為控制單向交通之用,包括一個或數個鏡面,號誌燈面數及設置之規定如左 : 一、每一號誌燈頭得裝設一向或多向燈面。 二、行車管制號誌應使車輛駕駛人在距停止線之左表列距離前能同時辨認兩個以上顯示相 同燈號之燈面、如因路況限制無法符合左表要求時,應於號誌將近之處輔設「注意號 誌」標誌,或作速率限制。 三、行車管制號誌不應使車輛駕駛人同時看到不同交通管制燈號且易生混淆之燈面。 四、行人專用號誌以行人穿越道兩端各設一燈面為原則,如路寬超過四0公尺且路中設有 交通島者,得於交通島上增設一相同管制燈號之燈面。 五、車道管制號誌應以一燈面管制一車道,使駕駛人在接近時之適當距離內能同時看到同 方向各車道之所有管制燈面。 六、鐵路平交道號誌以一方向設一燈面為原則,平交道寬廣或其他特殊需要者,得增設燈 面。 七、行人穿越道號誌與特種閃光號誌,以一方向設一燈面為原則,若道路寬廣或其他特殊 需要時得增設燈面。
  • 號誌每一燈面之燈色及鏡面數規定如左: 一、行車管制號誌之燈色種類,除於匝道、狹路、狹橋、隧道或施工路段等實施單向交通 輪放管制時,得使用紅、綠兩種燈色外,其餘應具備紅、黃、綠三色燈色,並以六個 鏡面為限。 二、行人專用號誌與車道管制號誌每一燈面應含紅、綠兩種燈色之兩鏡面。 三、鐵路平交道號誌與行人穿越道號誌,每一燈面應含兩相同燈色並列之鏡面。 四、特種閃光號誌每一燈面僅含一圓形鏡面。
  • 號誌燈面之鏡面排列順序,規定如左: 一、行車管制號誌燈面中各鏡面之排列方式,得以橫排或縱排安裝之,橫排者由左至右, 依次為圓形紅燈,圓形黃燈,左轉箭頭綠燈,圓形綠燈,直行箭頭綠燈,右轉箭頭綠 燈。縱排者由上至下,依次為圓形紅燈、圓形黃燈、圓形綠燈,直行箭頭綠燈,左轉 箭頭綠燈,右轉箭頭綠燈。圖例如左: 二、行人專用號誌應縱排安裝兩鏡面,其上為「站立行人」紅燈,其下為「行走行人」綠 燈。 三、車道管制號誌得橫排或縱排安裝兩鏡面,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依次為叉形紅燈與箭 頭綠燈。 同一燈面之各鏡面應採用相同之尺寸,橫排者,各鏡面之中心線應連成水平線,縱排者, 各鏡面之中心線應連成垂直線。
  • 號誌鏡面與圖案之設計,規定如左: 一、行車管制號誌之箭頭燈號,口轉箭頭水平向右,左轉箭頭水平向左,直行箭頭垂直向 上。 如路型特殊時得調整箭頭所指方向。每一鏡面只能有單一箭頭圖案,且除箭頭部分外 ,不得透明。其鏡面規格以使用直徑三0公分者為宜。圖例如左: 二、行人專用號誌之紅燈鏡面,用「站立行人」圖案,綠燈鏡面用「行走行人」圖案。鏡 面除行人部分外,不得透明。圖例如左: 三、車道管制號誌之紅燈鏡面,用叉形圖案,綠燈鏡面,用垂直向下之箭頭圖案。鏡面除 圖案部分外,不得透明。其鏡面規格以使用邊長為三0公分者為宜。 圖例如左:
  • 各種號誌控制器均應能自動運轉。行車管制號誌、行人專用號誌及車道管制號誌並應具備 手動操縱係統。 各種號誌管制器在無法依其正常時制運作時,應能自動執行預設時制計劃或閃光操作。
  • 第三節 各種燈號顯示之意義
  • 行車管制號誌各燈號顯示之意義如左: 一、圓形綠燈 (一)在無其他標誌、標線禁制或指示下,圓形綠燈表示准許車軸直行或左、右轉。 (二)在未設行人專用號誌之處,圓形綠燈准許行人直行穿越道路。 二、箭頭綠燈 (一)箭頭綠燈表示僅准許車輛依箭頭指示之方向行駛。 (二)在未設行人專用號誌之處,直行箭頭綠燈准許行人直行穿越道路。 三、閃光綠燈 閃光綠燈僅適用於只有紅、綠兩燈色之號誌,表示綠燈時段終了,尚未進入交岔路口 之車輛及行人儘可能不超越停止線或進入路口。閃光綠燈包括閃光箭頭綠燈。 四、圓形黃燈 圓形黃燈用以警告車輛駕駛人及行人,表示紅色燈號即將顯示,屆時將失去通行路權 。 五、圓形紅燈 (一)車輛面對圓形紅燈表示禁止通行,不得超越停止線或進入路口。 (二)車輛面對與圓形紅燈同亮之箭頭綠燈時,得依箭頭綠燈之指示行進。 (三)在未設行人專用號誌之處,行人面對圓形紅燈時,不管有無箭頭綠燈皆禁止通行。
  • 行人專用號誌各燈號顯示之意義如左: 一、「行走行人」之綠色燈號穩定顯示時,表示行人可穿越道路,惟應快速通行。 二、「行走行人」之綠色燈號閃光顯示時,表示警告行人,剩餘之綠燈時間不多,如已進 入道路者,應快速通過,或停止止於道路中之交通島上,如尚未進入道路者,禁止跨 入。 三、「站立行人」之紅色燈號穩定顯示時,行人禁止進入道路。 四、「站立行人」之紅色燈閃光顯示時,表示與其相關之行車管制號誌係以閃光運轉,行 人跨入道路前,應先停止,注意左、右來車,小心通過。
  • 車道管制號誌各燈號顯示意義如左: 一、設於收費站: (一)垂直向下箭頭綠燈,表示准許車輛進入箭頭所指之收費車道。 (二)垂直向下箭頭綠燈閃光運轉時,表示箭頭所指之收費車道即將關閉,尚未進入該收 費車道者,應避免繼續進入。 (三)叉形紅燈表示所指之收費車道封閉,禁止車輛進入。 二、設於道路上方: (一)垂直向下箭頭綠燈,表示准許車輛在箭頭所指之車道上行駛。 (二)垂直向下箭頭綠燈閃光運轉時,表示箭頭所指之車道即將禁止使用,在該車道行駛 之車輛,應以安全方式變換至其他准許行駛之車道;未在該車道行駛之車輛,應避 免駛入。 (三)叉形紅燈表示車輛禁止駛入叉形紅燈下方之車道。 (四)車輛通過該號誌後,在遇到其他標誌、標線或號誌改變管制之前,各車道之管制一 直有效。
  • 鐵路平交道號誌雙盞紅燈開始交替閃爍時,表示行人與車輛均禁止進入平交道,車輛並應 停止於停止線前,如已在平交道中,應迅速離開。
  • 行人穿越道號誌雙閃黃燈表示前有斑馬紋行人穿越道,車輛應在接近時減速慢行,如有行 人穿越時,須暫停於停止線前,讓行人優先通行。
  • 特種閃光號誌各燈號顯示之意義如左: 一、閃光黃燈表示「警告」,車輛應減速接近,注意安全,小心通過。 二、閃光紅燈表示「停車再開」,車輛應減速接近,先停止於交岔路口前,讓幹道車優先 通行後認為安全時,方得續行。 行車管制號誌之紅、黃色燈號得視需要改成閃光運轉,其顯示之意義與特種閃光號誌完全 相同。
  • 第四節 燈號之應用
  • 行車管制號誌燈色之變換,規定如左: 一、燈色之變換順序,應依綠燈、閃光綠燈、黃燈、紅燈之原則,依次循環運轉。 二、圓形紅燈與轉向箭頭綠燈同時顯示時,除接著顯示圓形綠燈外,應於轉向箭頭綠燈結 束後,顯示圓形黃燈。 三、圓形綠燈結束後,應接著顯示圓形黃燈。圓形紅燈結束後,不得顯示圓形黃燈。 四、單一或多重箭頭綠燈結束後,除接著顯示圓形綠燈外,應顯示圓形黃燈。
  • 行車管制號誌箭頭綠燈之應用原則如左: 一、與單行道相交之交岔路口號誌宜以箭頭綠燈指示車輛遵行方向,避免轉入單行道逆向 行駛。 二、道路某些方向受到管制,或實際上不能行駛時,其交岔路口號誌宜以箭頭綠燈替代圓 形綠燈,指示車輛遵循方向行駛。 三、交岔路口進行早開、遲閉等號誌運轉時,可以箭頭綠燈替代圓形綠燈,使在早開、遲 閉時段中,僅有部分方向車輛可以行駛。 四、交岔路口准許紅燈右轉,或進行多時相號誌管制時,可增設箭頭綠燈,或以多向箭頭 綠燈替代圓形綠燈,指示車輛行進方向。
  • 同一燈面禁止左列燈號同時顯示: 一、行車管制號誌 (一)圓形綠燈與圓形黃燈不得並亮。 (二)圓形紅燈與圓形黃燈不得並亮。 (三)圓形紅燈與圓形綠燈不得並亮。 (四)圓形綠燈與箭頭綠燈不得並亮。 二、行人專用號誌之「站立行人」紅色燈號與「行走行人」綠色燈號不得並亮。 三、車道管制號誌之叉形紅燈與向下箭頭綠燈不得並亮。 四、特種閃光號誌之閃光黃燈與閃光紅燈不得並亮。 前項第一款所列不得並亮之限制,於同方向不同車道之二個以上燈面時亦適用之。但燈面 經妥善佈設,使駕駛人對其顯示不致產生混淆者,不在此限。
  • 第五節 號誌控制方法
  • 行車管制號誌依控制器運轉方式,分為定時、交通感應、及交通調整三種控制方法。並由 控制器之連結狀況,執行獨立交岔口、路段連鎖或路網連鎖等不同範圍之交通控制。
  • 定時控制方法,用於交通量穩定或變化有規律之地點,由號誌控制器計時機組之運轉,按 預定時制表,依序顯示各種燈號。
  • 交通感應控制方法,用於交通量變化顯著且無規律,或幹支道交通量懸殊之地點,由設於 道路上之感應器偵測車輛到達狀況,以號誌控制器預設之程序,即時變換燈號。其應用方 式分為左列兩種: 一、半交通感應控制:用於幹支道交通量相差懸殊,且支道交通量變化甚大之地點。其感 應器僅設於支道上。 二、全交通感應控制:用於幹支道交通量相近但變化甚大且不規律之地點。其感應器設於 各幹支道上。
  • 交通調整控制方法,係以偵測器蒐集直行與轉向交通量,及行車速率等交通資料,以計算 出最佳之控制計畫,使號誌控制能即時反應交通變化,達到交岔路口之通行流量最大、延 誤與停止次數最少之目的。
  • 進行號誌連鎖控制時,可依時間空間圖或其他方法計算各號誌之最佳時制與號誌間之最佳 時差。其依道路交通狀況,以相鄰號誌同亮、迭亮或遞亮等適當方式管制之,並視需要設 置建議之行車速率告示牌,使車輛能順暢行駛,以提高號誌之管制效率。
  • 第六節 號誌之佈設
  • 號誌之設置方式分為柱立式、懸臂式、門架式及懸掛式四種,各類號誌設置高度規定如左 : 一、行車管制號誌 (一)採用柱立式設於路側者,燈箱底部應高出人行道地面二.四公尺至四六公尺。如無 人行道,或係設於路中之交通島上者,應以道路中心線之路面為準。 (二)採用懸臂式、門架式或懸掛式者,為維持車輛之安全淨空,燈箱底部應高出路面四 .六公尺至五.六公尺。 二、行人專用號誌 (一)行人專用號誌應採用柱立式,其燈箱底部應高出設置地點地面二.一公尺至三公尺 。 (二)行人觸動號誌之按鈕應高出設置地點地面一公尺至一.四公尺。 三、車道管制號誌應採懸臂式、門架式或懸掛式設置,每一獨立之燈面應設置於其指示車 道之上方,燈箱底部應高出路面四.六公尺至五.六公尺。 四、行人穿越道號誌與特種閃光號誌之設置高度規定與第一款行車管制號誌同。 五、鐵硌平交道號誌應採柱立式,燈箱底部應高出地面二.四公尺至四.六公尺。
  • 行車管制號誌之佈設原則如左: 一、行車管制號誌至少應有一燈面設於遠端左側,且距近端停止線十公尺以上。如係以柱 立式設置,宜有二燈面分設於遠端兩側。 二、近端號誌應靠近停止線設置。 三、號誌佈設以能使各車道駕駛者均能清楚辨認為原則。路幅寬廣之道路,必要時宜加設 號誌燈面,並採門架式或懸掛式設置。
  • 行人專用號誌應配合行車管制號誌運轉,其佈設原則如左: 一、行人專用號誌應設置於行人穿越道兩端之路邊。路幅較寬廣且設有交通島之道路,得 視需要於交通島輔設相同之燈面。 二、行人觸動號誌應指示按鈕位置,並註明使用方法。
  • 車道管制號誌之佈設原則如左: 一、車道管制號誌應懸掛於指示車道之上方,其與最近之行車管制號誌間應有適當之間距 ,且不得與行車管制號誌連鎖使用。 二、車道管制區間距離較長時,得視需要增設燈面。 三、收費站之車道管制號誌應設置於收費車道上方。
  • 各種閃光號誌之佈設原則如左: 一、鐵路平交道號誌應設置於平交道前,並與平交道近端之鐵軌保持適當之安全淨距。 二、行人穿越道號誌應靠近停止線設置。 三、特種閃光號誌設於交岔路口者,其設置方式與行車管制號誌同。幹道應設置閃光黃燈 ,支道應設置閃光紅燈。設於易肇事路段中者,宜於將近之處設置閃光黃燈。
  • 號誌桿柱與控制器之佈設,原則上宜設在路側或交通島上不易受撞之位置,避免妨礙視線 及路面、路肩之正常使用。必要時應有妥善之夜間反光設施或適當之安全防護措施。 前項控制器之設置位置,並應使執行交通勤務人員手動操縱時易於看到各方向交通情況。
  • 第七節 設置號誌之必要條件
  • 道路交通合於左列條件之一者,得設置行車管制號誌: 一、八小時汽車交通量 (一)市區街道交岔路口之幹、支道每小時汽車交通量,在平均日中幹、支道交通量同時 有八小時以上高於左表之規定者。 (二)郊區道路交岔路口之幹、支道每小時汽車交通量,得以左表之百分之七0計算。 二、四小時汽車交通量 (一)市區街道交岔路口之幹、支道每小時汽車交通量,在平均日中幹、支道交通量同時 有四小時以上高於左表之規定者。 (二)郊區道路交岔路口之幹、支道每小時汽車交通量,得以左表之百分之七0計算。 三、尖峯小時汽車交通量 (一)市區街道交岔路口之幹、支道尖峰小時汽車交通量,在平均日中同時高於左表之規 定者 (二)郊區道路交岔路口之幹、支道尖峯小時汽車交通量,得以左表之百分之七0計算。 四、行人穿越數 (一)市區街道交岔路口之幹道每小時汽車交通量與行人穿越數,在平均日中同時有八小 時以上高於左表之規定,且無行人立體穿越設施者。 (二)市區街道中段之每小時汽車交通量與行人穿越數,在平均日中同時有八小時以上高 於左表之規定,且附近二00公尺以內無行人立體穿越設施或其他行車管制號誌可 資管制交通者。 (三)郊區道路交岔路口或中段之每小時汽車交通量與行人穿越數得以左表之百分之七0 計算。 五、學校出入口 學校出入口附近道路之雙向總和汽車交通量在平均日中二小時內高於八00輛,同此 二小時內之行人穿越數高於二五0人次,且附近二00公尺以內無行人立體穿越設施 或其他行車管制號誌可資管制交通者。但依此條件設置行車管制號誌,其每日運作時 間應予適當之管制。 六、肇事紀錄 交通量高於第一款或第二款規定之百分之八0,且曾發生重大事故,或一年內曾有五 次以上肇事紀錄,非藉號誌無法防止者。 七、幹道連鎖 市區幹道交岔路口間距超過二00公尺,其中間之交岔路口有必要設置號誌以配合相 鄰號誌運轉而構成連鎖號誌系統者。 八、路網管制 市區交岔路口為納入區域交通路網之號誌管制系統,確有需要設置者。
  • 道路交通合於左列條件之一者,得設置只有紅、綠兩色燈號,或一般之紅、黃、綠三色燈 號等之行車管制號誌: 一、道路、橋樑、隧道或匝道等,因施工或其他原因,必須單向管制交通者。 二、為避免隧道交通發生事故時,車輛繼續進入,使駕駛人遭受危害,而須管制交通者。
  • 道路交通符合設置行車管制號誌修件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增設行人專用號誌: 一、行車管制號誌係依第二百二十六條第四款或第五款之條件設置者。 二、交岔路口為保障行人及殘障者安全,須設計行人穿越道路之時相者。 三、行人不易看到行車管制號誌、單行道逆行車方向無行車管制號誌燈面,或其他行車管 制號誌不適合行人使用者。 四、交岔路口過於寬闊,路中設有交通島可供行人分段穿越道路者。
  • 道路交通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依規定裝設各種特種交通號誌: 一、車道管制號誌 (一)三車道以上雙向道路,尖峯時間上下行交通量差異甚大,其中一向交通量分佈達雙 向交通量之百分之六十六以上,且使該方向交通量接近道路容量,需作調撥車道管 制,以利疏導交通者。 (二)兩車道之雙向道路,尖峯時間上下交通量差異甚大,其中一向交通量分佈達雙向流 量之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且使該方向交通量接近道路容量,可配合鄰近平行道路改 為臨時單向行車,以利疏導交通者。 (三)進出收費場站,有指示收費車道啟閉之必要者。 (四)其他有設置之必要者。 二、鐵路平交道號誌 道路與鐵路平交道者,應設置鐵路平交道號誌。 三、行人穿越道號誌 道路中段設有斑馬紋行人穿越道標線者,應設置行人穿越道號誌。 四、特種閃光號誌 (一)警告前方為易肇事路段,得設置閃光黃燈。 (二)交岔路口未達設置行車管制號誌之標準,得於幹道設置閃光黃燈,於支道設置閃光 紅燈。
  • 第八節 時制設計之基本原則
  • 行車管制號誌之時相規定如左: 一、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可使用二時相: (一)設置於三岔路口者。 (二)設置於左轉車輛不多之四岔路口者。 (三)設置於無行人專用時相之四岔路口者。 (四)設置於設有行人專用號誌之非交岔路口者。 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可使用三時相或四時相: (一)設置於五岔路口者。 (二)設置於左轉車輛特多之四岔路口者,但該路口宜有左轉專用設施配合。 (三)設置於行人特多須使用行人專用時相之交岔路口者。 三、設置於道路錯綜、交通繁複之交岔路口者,視需要可使用五時相以上號誌,並得視交 通情況將不必要之時相予以跳越。 行車管制號誌設置於左轉車輛較多,且兩向交通流量懸殊之交岔路口者,可使用綠燈早開 或綠燈遲閉方式處理。
  • 號誌之燈號變換規定如左: 一、行車管制號誌之黃色燈號時間得依左表之規定: 二、行車管制號誌在黃色燈號結束後,應有一秒以上之全紅時間。直行交通之全紅時間宜 依左表公式計算使車輛能以正常速率,由近端停止線駛過遠端之行人穿越道或路段起 點。 三、只有紅、綠兩色燈號之行車管制號誌,應以閃光綠燈取代黃色燈號,其時間長度為五 秒。如係作為單向輪放管制,在改變遵循方向時,兩向均應顯示紅色燈號,其時間應 足以清除管制車道內之車輛。 四、行車管制號誌轉變為閃光號誌時,幹道上號誌應由綠色燈號經過黃色燈號時段轉變為 閃光黃燈,支道上號誌應由紅燈轉變為閃光紅燈;由閃光號誌轉變為行車管制號誌時 ,應有三秒全紅時間,再循序轉換。 五、行人專用號誌在綠色「行走行人」燈號結束前,應有閃光運轉,其閃光時間應適足以 使已進入道路之行人能以正常速率走完全程或到達可供行人避護之交通島。 六、行人觸動號誌經行人按鈕後,行車管制號誌應先循序變換為紅燈,行人專用號誌始顯 示錄燈。 七、車道管制號誌改變車道為由對向車輛使用時,應於兩向同時顯示叉形紅燈,其時間應 足以清除管管制車道內之車輛。在叉形紅燈顯示前,宜有五秒之箭頭綠燈閃光運轉, 使駕駛人能採取因應措施。
  • 行車管制號誌之啟動及斷電重開,其燈號顯示須先全紅三秒後再循序運轉。
  • 號誌時制設計之基本規定如左: 一、行車管制號誌,其時制設計應考慮交岔路口車輛交通量、流向、車速、路況及行人穿 越數等因素,並以使路口延滯、車輛停等次數、燃料消耗量及廢氣排放量等負效用為 最小;或使車輛通行有效綠帶寬最大為指標,據以設計時制。 二、行車管制號誌之週期長度,以三0秒至一二0秒為原則。 三、特種閃光號誌與行人穿越道號誌,及行車管制號誌與行人專用號誌之閃光操作等,其 閃爍次數每分鐘為五0至六0次,閃滅交替之時間應相等。 四、鐵路平交道號誌雙閃紅燈,其閃爍次數每分鐘為四0至五0次。至少在火車駛抵平交 道前二0秒即應開始顯示。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