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歷史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勞動類
工會法 非現行版本
民國 38 年 01 月 07 日
中華民國38年1月7日總統令修正公布全文60條
  • 第七章 監督
  • 第 26 條
    勞資或僱傭間之爭議,非經過調解程序無效後,會員大會以無記名投票、經全體會員過半 數之同意,不得宣告罷工。工會於罷工時,不得妨害公共秩序之安寧及加危害於他人之生 命、財產及身體自由。 工會不得要求超過標準工資之加薪而宣告罷工。
  • 第 27 條
    工會每年十二月內,應將左列各事項呈報主管官署: 一 職員之姓名、履歷。 二 會員之入會、出會名冊。 三 會計簿。 四 事業經營之狀況。 五 各項糾紛事件之調處經過。 前項呈報事項,主管官署認為必要時,得令工會隨時報告。
  • 第 28 條
    工會章程之修改或重要職員之變更,應呈報主管官署。
  • 第 29 條
    工會或職員、會員不得有左列各款行為: 一、封鎖商品或工廠。 二、擅取或毀損商品、工廠之貨物器具。 三、拘捕或毆擊工人或雇主。 四、非依約定不得強迫雇主雇用其介紹之工人。 五、集會或巡行時攜帶武器。, 六、對於工人之勒索。 七、命令會員怠工之行為。 八、擅行抽取佣金或捐款。
  • 第 30 條
    工會之選舉或決議有違背法令或章程時,主管官署得撤銷之。
  • 第 31 條
    工會章程,有違背法令時,主管官署得令其變更之。
  • 第 32 條
    工會對前二條之處分有不服時,得提起訴願;但訴願之提起,應於處分決定公文送達之日 起三十日內為之。
  • 第 33 條
    工會理事、監事有違背法令或失職情事時,會員大會得議決罷免之,並報 告主管官署備案。
  • 第 34 條
    工會與外國工會之聯合,須經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之通過,呈經主管 官署之認可後行之。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