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歷史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環境保護類
廢棄物清理法 非現行版本
民國 101 年 11 月 28 日
中華民國101年11月28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100264201號令修正公布第71、77條條文;並自101年9月6日施行
  • 第 二 章 一般廢棄物之清理
  • 第 11 條
    一般廢棄物,除應依下列規定清除外,其餘在指定清除地區以內者,由執 行機關清除之: 一、土地或建築物與公共衛生有關者,由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清除。 二、與土地或建築物相連接之騎樓或人行道,由該土地或建築物所有人、 管理人或使用人清除。 三、因特殊用途,使用道路或公共用地者,由使用人清除。 四、火災或其他災變發生後,經所有人拋棄遺留現場者,由建築物所有人 或管理人清除;無力清除者,由執行機關清除。 五、建築物拆除後所遺留者,由原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清除。 六、家畜或家禽在道路或其他公共場所便溺者,由所有人或管理人清除。 七、化糞池之污物,由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清除。 八、四公尺以內之公共巷、弄路面及水溝,由相對戶或相鄰戶分別各半清 除。 九、道路之安全島、綠地、公園及其他公共場所,由管理機構清除。
  • 第 12 條
    一般廢棄物回收、清除、處理之運輸、分類、貯存、排出、方法、設備及 再利用,應符合中央主管機關之規定,其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執行機關得視指定清除地區之特性,增訂前項一般廢棄物分類、貯存、排 出之規定,並報其上級主管機關備查。
  • 第 13 條
    各級執行機關,應視實際需要,於適當地點及公共場所,設一般廢棄物回 收、貯存設備。
  • 第 14 條
    一般廢棄物,應由執行機關負責清除,並作適當之衛生處理。但家戶以外 所產生者,得由執行機關指定其清除方式及處理場所。 前項一般廢棄物之清除、處理,執行機關得報經上級主管機關核准,委託 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或依報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之方式辦理。
  • 第 15 條
    物品或其包裝、容器經食用或使用後,足以產生下列性質之一之一般廢棄 物,致有嚴重污染環境之虞者,由該物品或其包裝、容器之製造、輸入或 原料之製造、輸入業者負責回收、清除、處理,並由販賣業者負責回收、 清除工作。 一、不易清除、處理。 二、含長期不易腐化之成分。 三、含有害物質之成分。 四、具回收再利用之價值。 前項物品或其包裝、容器及其應負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之業者範圍,由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 第 16 條
    依前條第二項公告之應負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之業者 (以下簡稱責任業 者) ,應向主管機關辦理登記;製造業應按當期營業量,輸入業應按向海 關申報進口量,於每期營業稅申報繳納後十五日內,依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之費率,繳納回收清除處理費,作為資源回收管理基金,並應委託金融機 構收支保管;其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輸入業於向海關申報進口量時,應同時申報容器材質及其他經中央主 管機關指定之物品或容器規格等資料。 製造或輸入之物品或其包裝、容器,不在國內廢棄或使用後不產生廢棄物 之責任業者,得檢具相關證明文件扣抵營業量、進口量或辦理退費。 第一項責任業者辦理登記、申報、繳費方式、流程、期限、扣抵、退費及 其他應遵行事項之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定之。 第一項之費率,由中央主管機關所設之資源回收費率審議委員會依材質、 容積、重量、對環境之影響、再利用價值、回收清除處理成本、回收清除 處理率、稽徵成本、基金財務狀況、回收獎勵金數額及其他相關因素審議 ,並送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資源回收費率審議委員會設置辦法,由中 央主管機關定之。
  • 第 17 條
    前條第一項之資源回收管理基金,應使用於下列用途: 一、支付回收清除處理補貼。 二、補助獎勵回收系統、再生利用。 三、執行機關代清理費用。 四、經中央主管機關評選委託之公正稽核認證團體,其執行稽核認證費用 。 五、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同意,與一般廢棄物資源回收有關之用途。
  • 第 18 條
    依第十五條第二項公告之物品或其包裝、容器,經食用或使用後產生之一 般廢棄物 (以下簡稱應回收廢棄物) ,其回收、貯存、清除、處理,應符 合中央主管機關之規定;其回收、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由 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稽核認證團體應依稽核認證作業辦法之規定,辦理應回收廢棄物之回收處 理量稽核認證;其稽核認證作業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一定規模以上應回收廢棄物之回收、處理業,應 向主管機關辦理登記,並申報其回收、處理量及相關作業情形。 前項回收、處理業之規模、登記、註銷、申報及其他相關應遵行事項之管 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責任業者及回收、處理業,得向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申請前條第一款之回收 清除處理補貼,經資源回收管理基金審核符合第一項設施標準及第二項作 業辦法之規定後,予以補貼。 前項回收清除處理補貼之申請、審核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第 19 條
    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責任業者,應於物品或其包裝、容器上標示回收相 關標誌;其業者範圍、標誌圖樣大小、位置及其他應遵行事項,由中央主 管機關定之。 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物品或其包裝、容器之販賣業者,應依中央主 管機關之規定,設置資源回收設施,並執行回收工作;其業者範圍、設施 設置、規格及其他應遵行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第 20 條
    主管機關得派員或委託專業人員攜帶證明文件進入依第十六條第一項、前 條指定公告責任業者、販賣業者之場所及依第十八條第三項指定公告回收 、處理業之回收、貯存、清除、處理場所,查核其營業量或進口量、物品 或其包裝、容器之銷售對象、原料供應來源、回收相關標誌、應回收廢棄 物回收處理量,並索取進貨、生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 其他產銷營運或輸出入之相關資料;必要時,並得請稅捐稽徵主管機關協 助查核。
  • 第 21 條
    物品或其包裝、容器有嚴重污染環境之虞者,中央主管機關得予以公告禁 用或限制製造、輸入、販賣、使用。
  • 第 22 條
    中央主管機關得指定公告以回收獎勵金方式,回收應回收廢棄物之種類及 其回收獎勵金數額。 販賣業應依公告之回收獎勵金數額支付消費者,不得拒絕。
  • 第 23 條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前,由責任業者組成之共同回收清除處理 組織及依相關法規成立之基金會賸餘回收清除相關費用,應移撥資源回收 管理基金,依規定運用。
  • 第 24 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執行一般廢棄物之清除、處理,應依清除處 理成本,向指定清除地區內家戶及其他非事業徵收費用。 前項費用之徵收方式、計算方式、繳費流程、繳納期限及其他應遵行事項 之徵收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得衡酌實際作業需要,增訂前項以外之費用徵 收相關規定及收費證明標誌。 第一項徵收費用之數額,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訂定公告之。 第三項所增訂費用徵收相關規定,應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 第 25 條
    前條第一項之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成本,包括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業務 之管理成本、人工成本、處理場 (廠) 土地使用成本、回饋金與各項清除 處理機具或設備、設施之操作維護成本及依使用年限每年平均應負擔之購 置成本、復育成本,並扣除代清除、處理一般事業廢棄物及其他收入。
  • 第 26 條
    前條之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成本,應依實際成本收費。但機具、設備、設 施、復育成本,自中華民國九十年起分年徵收。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針對民有民營一般廢棄物焚化廠之每公噸建設 成本、復育成本,應自中華民國九十年起分年徵收。 第一項之機具、設備、設施、復育成本及前項之建設成本,直轄市、縣 ( 市) 主管機關應自中華民國九十年起專款專儲,並於中華民國九十一年成 立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基金。中華民國九十年專儲之清除處理費,應於基 金成立後轉存。 前項基金之設置運用及管理辦法,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項設置之基金,應專款專用於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機具或設備、設施 之重置及一般廢棄物處理場 (廠) 之復育。
  • 第 27 條
    在指定清除地區內嚴禁有下列行為: 一、隨地吐痰、檳榔汁、檳榔渣,拋棄紙屑、煙蒂、口香糖、瓜果或其皮 、核、汁、渣或其他一般廢棄物。 二、污染地面、池溏、水溝、牆壁、樑柱、電桿、樹木、道路、橋樑或其 他土地定著物。 三、於路旁、屋外或屋頂曝晒、堆置有礙衛生整潔之物。 四、自廢棄物清除、處理及貯存工具、設備或處所中搜揀經廢棄之物。但 搜揀依第五條第六項所定回收項目之一般廢棄物,不在此限。 五、拋置熱灰燼、危險化學物品或爆炸性物品於廢棄物貯存設備。 六、棄置動物屍體於廢棄物貯存設備以外處所。 七、隨地便溺。 八、於水溝棄置雜物。 九、飼養禽、畜有礙附近環境衛生。 十、張貼或噴漆廣告污染定著物。 十一、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之污染環境行為。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