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歷史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環境保護類
環境用藥管理法 非現行版本
民國 86 年 11 月 10 日
中華民國86年11月10日總統(86)華總(一)義字第8600241460號令制定公布全文56條
  • 第四章 查驗及取締
  • 第 32 條
    主管機關得派員攜帶證明文件進入公、私場所檢查環境用藥製造、加工、分裝、調配、販 賣、貯存、使用、試驗研究及教育示範等運作情形。其認有違反本法規定、污染環境或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得暫行封存,由負責人保管;必要時,得出具收據,抽取樣品 ,實施檢驗。
  • 第 33 條
    環境用藥或有關物品經依前條規定封存者,依查核檢驗結果,為下列處分: 一、有違反本法規定之情事,除依本法規定處罰外,封存之環境用藥、物品經主管機關認 定為廢棄物者,應依廢棄物清理法有關之規定處理。 二、未違反本法之規定者,即予啟封。
  • 第 34 條
    環境用藥製造、輸入許可證經依第八條第二項規定撤銷者、製造、加工或輸入環境用藥之 業者,應於撤銷處分書到達翌日起七日內將庫存品列冊,二個月內將市售品收回列冊,分 別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當地主管機關應派員點驗、查扣,並為適當之處理。
  • 第 35 條
    查獲偽造或禁用之環境用藥,應通知製造、加工或輸入業者,自通知書到達翌日起七日內 將庫存品列冊,十五日內將市售偽造或禁用之環境用藥收回列冊,分別報請當地主管機關 核備。並由主管機關分別為下列之處分: 一、當地主管機關派員點驗、查扣,並得沒入或為適當之處理。 二、製造、加工或輸入偽造、禁用環境用藥,或頂替使用許可證、許可執照者,應由原發 證照機關撤銷其全部製造、輸入許可證或許可執照或工廠登記證,並公告其廠商、地 址、負責人姓名、偽造或禁用環境用藥品名及所犯情節。 三、販賣、意圖販賣而陳列或使用偽造、禁用環境用藥者,由原發照機關撤銷其許可執照 ,並公告其廠商、地址、負責人姓名、偽造或禁用環境用藥品名及所犯情節。
  • 第 36 條
    查獲劣質環境用藥,應通知製造、加工或輸入業者,自通知書到達翌日起七日內將庫存品 列冊,一個月內將市售之劣質環境用藥收回列冊,分別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當地主管 機關應派員點驗,並予以查扣。 前項查獲之劣質環境用藥,如係本國製造、加工,經檢驗後仍可改製使用者,原製造廠商 得於二個月內向中央主管機關提出改製計畫,經核准後,由省(市)主管機關責令縣(市 )主管機關派員監督限期改製;其不能改製、逾期未提出改製計畫或逾期未改製者,省( 市)主管機關得沒入,並為適當之處理。如係核准輸入者,由省(市)主管機關責令原輸 入廠商於二個月內退運出口;逾期未遵行者,得沒入並為適當之處理。 製造、加工、輸入、販賣、意圖販賣而陳列或使用劣質環境用藥者,由主管機關公告其廠 商、地址、負責人姓名、環境用藥品名及所犯情節;其情節重大或再次違反者,得撤銷其 各該許可證、許可執照或停止其營業。
  • 第 37 條
    環境用藥製造業、環境用藥販賣業或病媒防治業者歇業、停業,或經撤銷許可證或許可執 照後,其環境用藥之處理,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第 38 條
    依本法查扣或沒入之環境用藥,需為適當處理時,其費用由原製造、加工、輸入或販賣者 負擔。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