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三 章 罰則
- 第 20 條依第七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或第十八條規定提出之文書,明知為不實 之事項而記載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三萬元以 下罰金。
- 第 21 條開發單位不遵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本法所為停止開發行為之命令者,處 負責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 第 22 條開發單位於未經主管機關依第七條或依第十三條規定作成認可前,即逕行 為第五條第一項規定之開發行為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 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 。必要時,主管機關得逕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其不遵行者,處負責人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 第 23 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 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日連續處罰: 一 違反第十六條之一或第十七條之規定者。 二 違反第十八條第一項,未提出環境影響調查報告書或違反第十八條第 三項,未提出因應對策或不依因應對策切實執行者。 三 違反第二十八條未提出因應對策或不依因應對策切實執行者。 前項情形,情節重大者,得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 實施開發行為。必要時,主管機關得逕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其不遵行 者,處負責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 開發單位因天災或其他不可抗力事由,致不能於第一項之改善期限內完成 改善者,應於其原因消滅後繼續進行改善,並於十五日內以書面敘明理由 ,檢具有關證明文件,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定賸餘期間之起算日。 第二項所稱情節重大,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 開發單位造成廣泛之公害或嚴重之自然資源破壞者。 二 開發單位未依主管機關審查結論或環境影響說明書、評估書之承諾執 行,致危害人體健康或農林漁牧資源者。 三 經主管機關按日連續處罰三十日仍未完成改善者。 開發單位經主管機關依第二項處分停止實施開發行為者,應於恢復實施開 發行為前,檢具改善計畫執行成果,報請主管機關查驗;其經主管機關限 期改善而自行申報停止實施開發行為者,亦同。經查驗不合格者,不得恢 復實施開發行為。 前項停止實施開發行為期間,為防止環境影響之程度、範圍擴大,主管機 關應會同有關機關,依據相關法令要求開發單位進行復整改善及緊急應變 措施。不遵行者,主管機關得函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廢止其許可。
- 第 23-1 條開發單位經依本法處罰並通知限期改善,應於期限屆滿前提出改善完成之 報告或證明文件,向主管機關報請查驗。 開發單位未依前項辦理者,視為未完成改善。
- 第 24 條依本法所處罰鍰,經通知限期繳納,屆期不繳納者,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中央歷史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環境保護類
環境影響評估法
非現行版本
民國 91 年 06 月 12 日
中華民國91年6月12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100119220號令修正公布第14、23條條文;並增訂第13-1、16-1、23-1條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