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三 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 第 17 條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別而有差別 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 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 第 18 條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材內容應平 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元之性別觀點。
- 第 19 條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性別刻板印 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中央歷史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教育類
性別平等教育法
非現行版本
民國 100 年 06 月 22 日
中華民國100年6月22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000131071號令修正公布第2、12~14、20~28、30、36、38條條文及第四章章名;增訂第14-1、36-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中華民國100年11月15日行政院院臺教字第1000060556號令發布除第36-1條外,定自100年11月15日施行
中華民國100年12月30日行政院院臺教字第1000068428號令發布第36-1條定自100年12月2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