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歷史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消費者保護類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非現行版本
民國 96 年 07 月 11 日
中華民國96年7月11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600089591號令制定公布全文158條;並自公布日後九個月施行
  • 第 一 章 總則
  • 第 四 節 債權之行使及確定
  • 第 28 條
    對於債務人之債權,於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前成立者,為更生或 清算債權。 前項債權,除本條例別有規定外,不論有無執行名義,非依更生或清算程 序,不得行使其權利。
  • 第 29 條
    下列各款債權為劣後債權,僅得就其他債權受償餘額而受清償: 一、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所生之利息。 二、因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不履行債務所生之損害賠償及違約 金。有擔保或優先權債權之損害賠償及違約金,亦同。 三、罰金、罰鍰、怠金及追徵金。 前項第三款所定債權,於法律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 債權人參加更生或清算程序所支出之費用,不得請求債務人返還之。
  • 第 30 條
    數人就同一給付各負全部履行之責任者,其中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受法院 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之裁定時,債權人得就其債權於裁定時之現存額,對 各更生債務人或清算財團行使權利。
  • 第 31 條
    數人就同一給付各負全部履行之責任者,其中一人或數人受法院開始更生 或清算程序之裁定時,其他共同債務人得以將來求償權總額為債權額而行 使其權利。但債權人已以更生或清算程序開始時之現存債權額行使權利者 ,不在此限。 前項規定,於為債務人提供擔保之人及債務人之保證人準用之。
  • 第 32 條
    匯票發票人或背書人受法院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裁定,付款人或預備付款 人不知其事實而為承兌或付款者,其因此所生之債權,得為更生或清算債 權而行使其權利。 前項規定,於支票及其他以給付金錢或其他物件為標的之有價證券準用之 。
  • 第 33 條
    債權人應於法院所定申報債權之期間內申報債權之種類、數額或其順位; 其有證明文件者,並應提出之。 債權人因非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未於前項所定期間申報債權者,得於其 事由消滅後十日內補報之。但不得逾法院所定補報債權之期限。 監督人或管理人收受債權申報,應於補報債權期限屆滿後,編造債權表, 由法院公告之,並應送達於債務人及已知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之債權 人。 未選任監督人或管理人者,前項債權表,由法院編造之。
  • 第 34 條
    消滅時效,因申報債權而中斷。
  • 第 35 條
    債權人對於債務人之特定財產有優先權、質權、抵押權、留置權或其他擔 保物權者,仍應依本條例規定申報債權。 監督人或管理人於必要時,得請求前項債權人交出其權利標的物或估定其 價額。債權人無正當理由而不交出者,監督人或管理人得聲請法院將該標 的物取交之。
  • 第 36 條
    對於債權人所申報之債權及其種類、數額或順位,債務人或其他債權人得 自債權表送達之翌日起,監督人、管理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得自債權表公 告最後揭示之翌日起,於十日內提出異議。 前項異議,由法院裁定之,並應送達於異議人及受異議債權人。 對於前項裁定提起抗告,抗告法院於裁定前,應行言詞辯論。 對於第二項裁定提起抗告,不影響債權人會議決議之效力,受異議之債權 於裁定確定前,仍依該裁定之內容行使權利。但依更生或清算程序所得受 償之金額,應予提存。 債權人所申報之債權,未經依第一項規定異議或異議經裁定確定者,視為 確定,對債務人及全體債權人有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
  • 第 37 條
    關於債權之加入及其種類、數額或順位之爭議,經法院裁定確定者,監督 人、管理人或法院應改編債權表並公告之。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