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三 章 租賃住宅服務業
- 第 三 節 業務及責任
- 第 29 條包租業應經出租人同意轉租其租賃住宅並與其簽訂租賃契約書後,始得刊 登廣告及執行業務。 包租業與次承租人簽訂租賃契約書時,應提供住宅租賃標的現況確認書及 前項經出租人同意轉租之書面文件,並於該契約書載明包租業與出租人之 住宅租賃標的範圍、租賃期間及得終止租賃契約之事由。 包租業應於前項契約書簽訂後三十日內,將該契約轉租標的範圍、租賃期 間及次承租人資訊以書面通知出租人。
- 第 30 條包租業轉租租賃住宅後,出租人提前終止租賃契約者,包租業除應於知悉 終止租賃契約之次日起五日內通知次承租人終止轉租契約,協調返還租賃 住宅、執行屋況及附屬設備點交事務、退還預收租金及全部或一部押金外 ,並應協助次承租人優先承租其他租賃住宅。 前項出租人提前終止租賃契約之情形,於包租業因故停業、解散或他遷不 明時,得由出租人通知次承租人。出租人或次承租人得請求所在地同業公 會或其全國聯合會協調返還租賃住宅或續租事宜,該同業公會或其全國聯 合會不得拒絕。 前二項出租人提前終止租賃契約之情形,因可歸責於包租業之事由,致出 租人或次承租人受損害時,適用第三十一條規定。
- 第 31 條因可歸責於租賃住宅服務業之事由不能履行契約,致租賃住宅服務當事人 受損害時,由該租賃住宅服務業負賠償責任。 租賃住宅服務業因其受僱人執行業務之故意或過失致租賃住宅服務當事人 受損害者,該租賃住宅服務業應與其受僱人負連帶賠償責任。 前二項被害人向全國聯合會請求代為賠償時,其所設基金管理委員會應即 進行調處。 被害人取得對租賃住宅服務業或其受僱人之執行名義或經基金管理委員會 調處決議支付者,得於該租賃住宅服務業繳存營業保證金及提供擔保總額 內,向全國聯合會請求代為賠償;經代為賠償後,即應依第二十二條第五 項規定,通知租賃住宅服務業限期補繳。
- 第 32 條下列文件應由租賃住宅服務業指派專任租賃住宅管理人員簽章: 一、委託管理租賃住宅契約書。 二、租賃契約書。 三、住宅租賃標的現況確認書。 四、屋況與附屬設備點交證明文件。 五、租金、押金及相關費用收據。 六、退還租金、押金證明。 前項第一款規定,於經營包租業務者不適用之;前項第二款及第三款規定 ,於經營代管業務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第一款契約書及第二款契約書中之轉租契約書,其定型化契約應記 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第 33 條租賃住宅服務業應於營業處所明顯之處及其網站,揭示下列文件資訊: 一、登記證。 二、同業公會會員證書。 三、租賃住宅管理人員證書。 四、代管費用收取基準及方式。 前項第四款規定,於經營包租業務者不適用之。
- 第 34 條租賃住宅服務業應於訂定契約之日起三十日內,將其受託管理、承租或轉 租租賃住宅之相關資訊,提供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包租業之租賃住宅轉租案件,應於簽訂轉租契約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申報登錄成交案件實際資訊(以下簡稱申報登錄資 訊)。 前項申報登錄資訊,除涉及個人資料外,得提供查詢。 第二項申報登錄資訊類別、內容與前項提供之內容、方式、收費費額及其 他應遵行事項,準用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之一第五項所定辦 法之規定。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查核申報登錄資訊,得向包租業或次承租人 要求查詢、取閱有關文件或提出說明。受查核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前項查核,不得逾確保申報登錄資訊正確性目的之必要範圍。 第一項資訊類別、內容、提供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中央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地政類
民國 112 年 02 月 08 日
中華民國112年2月8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200009171號令修正公布第5、10、11、34、46條條文;並增訂第38-1、38-2條條文;除第34、38-2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外,其餘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112年7月24日行政院院臺建字第1121030447號令發布第34、38-2條條文,定自112年9月1日施行